2022年05月25日
潔媽
在整趟旅行中,所有的交通接駁最讓我擔心有意外的就屬從蘇格蘭愛丁堡到英格蘭劍橋這段行程了。兩地之間有五百七十公里的距離,火車行駛時間是五個半小時,但重點是這趟行程中需要轉兩次車,而在約克轉車的時間只有短短八分鐘。
閱讀更多
2022年05月20日
曾國棟, 李知昂
我有個朋友相當富裕,卻非常節儉,平常都穿Uniqlo、佐丹奴(Giordano)這些品牌,一定等到打折才買,而且買一件穿2、3年。同一個朋友圈的人都覺得很奇怪,這個老闆賺得也不少,何必對自己這麼苛刻呢?
閱讀更多
2022年05月19日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62
Q:我是麗華,今年58歲,老公62歲,結婚34年,跟我86歲媽媽同住娘家,養有2隻愛貓。他算是蠻高薪的公務員,我是百貨公司的兼職店員,有33歲兒子跟31歲女兒,都已經獨立。 我的苦惱是老公偶而不給生活費,至今仍靠我媽給錢來貼補,我覺得這樣的老公,實在太不可靠了,很想離婚。但我媽說:「就當多養一隻貓,他也不費事,不要輕言分手,妳就忍耐一下!」 但我實在不想忍耐,想離婚讓老公把退休金給我、去買個房子收租。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就過世了,媽媽撫養我們姊弟,還有房子收租,一直過著豐裕生活,我也想跟她一樣,才能確保老後,不知道要怎樣才能做到? 我老公常藉口不給生活費,像兒子讀大學時,費用較高,老公付了學雜住宿費,就說吃緊而不給3萬元生活費。當時我跟還在世的公公訴苦,老人家才補貼家用一陣子。 結婚以來,老公大概就是給這數字,這兩年物價漲了,才多給5千元,但有時生活費戶頭還是領不到錢,得靠媽媽支應。甚至女兒讀大學時,老公不出學雜費,是我媽媽拿出來的!我不知道老公薪水到底多少?但似乎很高,2、3年後的退休金也不少,他還常拿錢回去孝順父母。 我們住的房子是我媽的,一直不必付房租,水電也是媽媽付;娘家對外有婚喪喜慶時,老公還大模大樣以我先生身分出席,但我內心覺得這種不常給生活費的老公,怎能當我丈夫?或許因為是相親結婚,即使一起生活了34年,我覺得分手也不足惜! 當然老公也會抱怨,說自己在家「連貓都不如」,在我心中「自己排第1,其次是媽媽、貓,然後是兒女,他才排第5。」但我覺得這是他咎由自取。 雖然媽媽反對我離婚,但若能藉此固定拿到生活費就算了,不成的話,還是想離婚,一次拿到大筆錢來買房收租,才會比較划算;否則等我更老些,即使買房也還不了貸款。所以我是否直接訴請離婚較好?透過律師來爭取較多財產,有錢勝於一切!
閱讀更多
2022年05月19日
洪雪珍
在我的斜槓班學員群組裡,有兩位是學校老師,談到帶學生不容易。因為家長在職場壓力太大,家中爭吵不斷,引爆一連串問題,連帶影響到孩子的情緒,使得有些老師疲於處理學生的各種行為問題,身心出狀況。其中一位老師說:「我懷疑自己得了輕度憂鬱症,早上都不想去學校。」
閱讀更多
2022年05月18日
嫺人的好日子
退休後可以刪掉同事電話嗎?嘉裕西服前總經理江育誠寫過一篇《退休第一天,我把同事的電話全刪了》,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在我退休時,我也把同事的電話都刪除了,我並沒有個別檢視與取捨哪個該留、哪個不該留,「無差別」刪除,對我來說是向過去告別的儀式。
閱讀更多
2022年05月18日
「Icu醫生陳志金」授權轉載
下救護車時,學姊推著病床來接我,當下或許是因為恐懼,我仍是一邊喘、一邊流淚,學姊見狀,直接就將蜷縮在躺椅上的我,擁入懷裡! 學姊自己也哽咽的跟我說:「妳回來了!姊姊在這喔~姊姊會保護妳,不要擔心!」
閱讀更多
2022年05月17日
林靜芸醫師
強哥是上班族,典型的大好人,效忠老闆、照顧部屬,愛太太、疼兒女,卻從不知道對自己好。被職務綁著,無法脫身,所以強哥常羨慕別人旅遊。 他與太太約定,60歲退休,二人一起環遊世界。可惜的是,等不到約定實現,強哥在50歲的某個早晨心肌梗塞猝死。強嫂很難過,她想不通,為何強哥生前無法抽空帶她去一趟國內旅遊?!
閱讀更多
2022年05月16日
張家麒
41歲台灣「桌球教父」莊智淵寶刀未老!周一(5/16)在世界桌球職業大聯盟(WTT)韋斯切斯特支線賽男單決賽報佳音,激戰56分鐘以4比3擊敗德國好手杜達(Benedikt Duda)奪冠,這是他6年來首度在國際單打賽事中奪冠。 莊智淵在男單世界排名第25,除了男單奪冠外,和陳思羽搭檔的混雙也奪冠,實力堅強,目前41歲的他沒有退休計畫,莊智淵說下一步會拚完9月的杭州亞運。 莊智淵有著「桌球教父」之稱,因為去年東京奧運的關係,讓他再次受到外界關注。 有網友分享一場莊智淵在2014年與比利時選手賽夫(Jean-Michel Saive)對戰的影片,直言「這場沒看過會後悔!」該場在YouTube觀看次數已高達3300多萬次以上,號稱是莊智淵參加「最好笑」的一場桌球賽。 (原文刊載於2021/8/14,更新時間為2022/5/16)
閱讀更多
2022年05月16日
賈德森.布魯爾
心理學家及治療專家發展出數種戒除壞習慣的策略,從焦慮、暴食到拖延都有。然而,這些方法是否有效,通常取決於個人的基因組成。幸運的是,現代科學可以解答某些古老方法是如何整合舊大腦和新大腦,並打敗壞習慣(無論你在基因方面運氣如何)。不過,首先讓我們回到前面說過的大腦模型。記得嗎?舊大腦會幫助我們生存。除了獎勵型學習,它還有另一招:盡快將學會的東西變成「肌肉」記憶。換句話說,大腦的結構就是要形成習慣,這樣才能把空間清乾淨,用來學習新事物。
閱讀更多
2022年05月15日
梅姬LU
「別人一誇讚我,一旁的他就要吐槽!」明明愛意濃烈的兩個人卻能吵到厭惡彼此,我倒抽一口氣,急著想幫忙澄清,只因這誤會我太熟悉。
閱讀更多
2022年05月13日
謙卑詩人
「盤點」一下我們身旁有哪些人,絕對是明智之舉。不管是親戚、朋友、泛泛之交還是同事,若非善類,斷絕來往吧!
閱讀更多
2022年05月06日
J小姐
某一天,我和表妹一起逛生鮮超市,我們看到了很多情侶在一起挑選蔬果,畫面十分溫馨。表妹嚷嚷著以後找男朋友一定要找個愛逛超市的,因為這樣的人更有生活情調。
閱讀更多
2022年05月06日
蘇絢慧
你可曾想過那些曾經以為的善良與體貼,究竟是你樂意如此?還是以為不這麼做,自己就不是一個可愛、足以讓人覺得喜歡的人?
閱讀更多
2022年05月04日
蘇絢慧
你若是真實地回看、檢視關係,就會發現過去曾經奮不顧身投入、在乎、重視,甚至一廂情願地付出,最後終將失衡,不會有好的結果。這並不是詛咒,而是邏輯,為什麼呢?因為當你奮不顧身地把自己投入在一段關係中,這種過度投入及過度付出,勢必早晚都會能量耗盡,不論身體或是心理能量,都會因為沒有補給而開始耗竭虛弱。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29日
何權峰
有一對衣衫破舊的母子到了一處風景區遊玩,他們雖然沒有錢,但還是玩得非常開心。當那對母子逛到了有攝影師在幫人拍紀念照的地方,拍照人站立的後面背景是整個風景區最美麗的地方。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29日
蘇絢慧
幸福的關係,來自生命的正成長力,而且是兩人之間都能同等這樣的進行。雖說你不能決定關係中的對方是否具備這樣的能力,但你要先具有這種能力,才能和有相同能力的人互動和相處。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29日
鄭教暎
這世上有許多想要改變、挑戰與夢想能夠成功的人,社會上也充斥著以變化、挑戰時代為關鍵字的箴言,例如「想要出人頭地,就應該這樣做」、「勇於嘗試改變」等等。然而作家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在《追憶似水年華》中說道:「真正的探險之旅不在尋找新風景,而是能用新的視角去欣賞。」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28日
林靜君談心室
5個多月前,美瑤臨危受命接下主管職,不到半年時間,壓力大到讓她一走到公司門口就開始心悸、胸悶、乾嘔,想離職又不甘心退休金嚴重受損,天天都在天人交戰,簡直如活在地獄邊緣。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27日
邱文仁
年輕時可能因為缺乏經驗,輕易信任他人而受騙,孰不知,年紀大了也可能誤判情勢,誤上賊船而受騙,被傷害!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27日
謙卑詩人
有時無須一味追尋快樂,只要留點空間給快樂,快樂自然就會來臨。我們的內心若滿載焦慮、悔意、怨恨與擔憂,何來微笑的空間呢?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26日
郭美懿
119歲的「全球最長壽人瑞」田中加子(Tanaka Kane)昨(4/25)傳出已於本月19日逝世。這位1903年出生的日本阿嬤,見證了明治、大正、昭和、平成、令和5個時代,2021年更曾出任東京奧運火炬手,以坐輪椅的方式完成近100公尺的聖火傳遞。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22日
J小姐
二十七歲以前,我是個思想極度匱乏,自我意識很差的人。 那時,我的世界裡只有兩件事:變漂亮和沉迷於戀愛中。我會因為愛情選擇學校,因為愛情遠走異國他鄉,因為愛情重新改變工作跑道,因為愛情變得歇斯底里,因為愛情於是不停換城市、換工作……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15日
林靜君談心室
「妳看起來怎麼恍神、恍神的,還好嗎?」已經好幾位朋友這樣關心佩玲,她覺得煩躁只是搖搖頭。沒有說出口的是,自從工作場所發生工安事件之後,她腦中常閃出意外當時血淋淋的畫面,晚上頻頻做惡夢、覺得不安、不想理人,和家人也不停吵架。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15日
趙士懿, 陳秋華(採訪撰文)
生命很神聖,過程可能很辛苦跟有許多無奈,但是卻也可以很有趣。人生要過得很開心,好像不容易,畢竟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很難盡如人意。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15日
趙士懿, 陳秋華(採訪撰文)
二00九年二月,我遇過一場非常令我措手不及的離別,一位昔日的下屬Kevin,在原本跟我相約見面吃飯的當天,出了意外去世了。無常來得這麼突然,他卻連一句道別的話,都來不及說。而且,他才二十九歲!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15日
留佩萱
我們內心除了有不同「部分」(parts)外,還有一個「自我」。當你的內在部分能夠暫時跟你分離,剩下的就是你的存在、你的本質。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15日
蘇益賢
在心理治療時, 心理師會介紹一個觀念給個案, 叫做「主觀不適量尺」(subjective units of distress scale, SUDS),這把尺特別常用在焦慮症患者身上。在協助焦慮症患者時,我們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是,患者在面對引發他們焦慮情緒的人、事、地、物時,很難去「精確」評估這次焦慮的強度、焦慮帶來的不舒服是大還是小。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14日
趙士懿, 陳秋華(採訪撰文)
Dear baby: 謝謝妳來到我的生命。 謝謝妳在知道我有憂鬱症的狀況、很大男人主義,又足足大妳十八歲的情況下,年輕可人的妳,居然還是願意接受我的一切,成為我的人生伴侶。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08日
Donna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名為「懶惰」的小惡魔,總是想著有人可以幫忙做得好好的,不是挺好的嗎?在投資上也是,所以才會有「聽說」策略:「聽說某某名嘴講,最近航運股很夯,要不要投資一點?」、「聽說××財經臺有報導電動車超火,連中國都好幾家搶入,快趁現在卡位」,或是聽說哪個朋友的內線消息──某一檔會漲到哪就盲目進場。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07日
留佩萱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生命中需要學習的課題,這些課題在我們內心裡─我們的內在部分揹著許多重擔,這些信念和情緒有些來自過去經歷、有些來自祖先傳承、以及來自社會文化。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06日
角子
「角子,我們是醫學系的同學,在一起三年多的時間裡,他總是不經意卻也輕易地傷害我,我始終認為是自己不夠好,才會遲遲無法獲得他的重視,所以即便那段感情經常讓我苦不堪言,我仍咬牙苦撐。」她在信裡對我訴說著,這種又孤單、又堅定的心情,應該也只能對一個遙遠的陌生人吐露吧!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01日
角子
好像真的是這樣。我們都是先從「愛別人」,才開始學會「愛自己」的。 在分手後的傷心裡,「愛自己」成為我們可以寬慰自己的一句話,甚至會讓人心酸地熱淚盈眶,是啊!這一路也只有自己明白,為了這份感情、為了他,你曾經多麼地不愛自己,讓自己受了多少委屈。 於是我們便帶著「愛自己」的信念往前走了,可是好像也只好了幾天,那種無力感就又回來了。終於你忍不住感嘆:愛別人,比較容易;愛自己,真的好難。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01日
Peter Su
我們常會不經意忽略心裡的某些感受,包括那些害怕被人發現的「在意」。 曾經,我在網路上寫了一段被人亂貼標籤的事情,文章裡,我分享了許多內心的真實感受。後來,收到了一位網友的留言回覆,原文是這樣說的:「我們也得承認,努力解釋一件事情的時候,或許也證明了自己真的很在意這個標籤。」 看到留言當下,我完全能理解他的意思,因為過去的我也曾有這樣的想法。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01日
留佩萱
「我不知道如何『不工作』……我可以跟妳保證,等一下走出這個門我就會立刻打開手機收電子郵件、回老闆訊息,然後每五分鐘就會再確認一次郵件。」卡拉笑著說。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01日
Peter Su
網路上的輿論和調侃不知道延續了多久,對我來說,似乎成了一種日常。我不曾洩露過任何心聲,以為沒有試著在同溫層取暖,就代表能更堅強的獨自面對,結果我發現這根本是一種自殺式的行為,殺掉了所有真實的關係。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01日
林靜君談心室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皮膚通透有光澤的人,日子通常不會過的太差。從事保養品經營的朋友有天問我:「皮膚科醫師常常向病患說,『不要壓力太大,放輕鬆一點』,心理壓力真的會造成皮膚的問題嗎?」 我不是皮膚科醫師,無法為皮膚下診斷,但是在第一線心理諮商工作上的確發現,人的情緒狀況會經由皮膚「洩漏天機」。
閱讀更多
2022年03月30日
吳惠瑜、王蘭芬
「我知道那不是飛蚊症,因為我長期近視,很清楚飛蚊症的感覺。但這固定黑點不同,是很清楚的一顆,感覺很怪,一整個早上都在眼前,不管瞥往哪個方向它都在。」
閱讀更多
2022年03月29日
Peter Su
曾經有網友 這樣問我:「我很好奇,你有放不下過嗎?」 我:「當然有,但我也會儘量去享受放不下的那段日子。」 網友:「為什麼?這樣不會讓自己更難受嗎?」 我:「對我來說,每一種感受,無論是正面、負面,都是能與它共生共存的。」
閱讀更多
2022年03月29日
Peter Su
討厭你的那些人並沒有實質的傷害你,可你因為害怕「被討厭」,所以活成了對方認同的樣子。當你選擇將自己活成了對方所期待的模樣,這才是他們對你最大的傷害。
閱讀更多
2022年03月23日
張文成
二十世紀二○年代,蘇聯心理學家布盧瑪.蔡加尼克(Bluma Zeigarni)做了一項有關記憶的實驗,她讓被試者做二十二件簡單的工作,這些工作所需要的時間大致上相等,一般為幾分鐘。這二十二件工作被隨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是允許被做完的,而另一組在沒有做完時就受到阻止。
閱讀更多
2022年03月23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前個禮拜,父親晚上身體有些小狀況,必須搭計程車去急診。因為父親所住地方並不是商業鬧區,到了晚上很少會有計程車經過。大約過了10分鐘,才終於碰到一輛空車。幸好當晚沒有下雨,否則難度肯定更高。 如果我還在職場,或許對APP叫車早就上手,但退休之後,時間較充裕,也就沒有使用APP的強烈動機。每次叫不到車,就發誓一定要跟年輕子女請教,但後來又不了了之。相較之下,學會在餐廳掃QR Code,然後在手機上點餐的迫切性,可能更勝叫計程車。
閱讀更多
2022年03月22日
張文成
「踢貓效應」(Kick the cat effect)源自一則有趣的寓言:一位騎士在晚宴上被領主訓斥了一頓,他怒氣沖沖地回到自己的莊園,對沒有及時迎接的管家大發了一頓脾氣。管家心裡惱火,回家後找了個雞毛蒜皮的理由,又把自己的妻子罵了一頓。妻子受了委屈,正好看到兒子在床上蹦跳,上去就給了兒子一耳光。最後,那孩子莫名其妙地挨了一耳光,心情極度糟糕,一腳把正在身邊打滾的貓踢了個跟斗。
閱讀更多
2022年03月21日
童小言
這一生我們希望找到同類,懂你、明白你,雖奔跑在各自的奮鬥路上,但仍能與你互相鼓勵,更幸運者甚至並肩作戰。
閱讀更多
2022年03月18日
童小言
情誼,能讓春天裡的溪水唱起歌,能把大草原的遼闊裝進懷裡。情誼在善良人的心中。有同類,不孤單。有朋友的地方,就是我的靈山。哪怕在摩天大樓裡,也能感受到那首歌詞的意境:「讓我們紅塵做伴活得瀟瀟灑灑,策馬奔騰共用人世繁華,對酒當歌唱出心中喜悅,轟轟烈烈把握青春年華。」也如《西遊記》中言:「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