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一定要「日行萬步」?外科名醫破解迷思:「2技巧」走路,就能達到運動效果

tCol 2023年12月11日

元氣網/編輯葉姿岑整理

誰說一定要「日行萬步」?外科名醫破解迷思:「2技巧」走路,就能達到運動效果

每天走路,到底需走多少步才算有運動到?名醫江坤俊指出,不需要再糾結「日行萬步」,走路只要注意2個原則:速度要快、步伐要大,用快走的方式,每天走3次,每次走約10分鐘,就對身心健康有幫助。

閱讀更多

瘦身時應該多吃蔬菜、水果?破除迷思:2種飲食佔比千萬別少,專家推這樣吃才會瘦

tCol 2023年12月08日

楊沁弦

瘦身時應該多吃蔬菜、水果?破除迷思:2種飲食佔比千萬別少,專家推這樣吃才會瘦

傳統觀念裡「瘦身時應該多吃蔬菜、水果」,很多人就決定直接用水果來取代正餐,如晚餐只吃水果,而這導致了身體攝取過多的糖。

閱讀更多

壓力好大常失眠?恐是皮質醇過高所致!可靠這方法檢測

tCol 2023年12月08日

NOW健康

壓力好大常失眠?恐是皮質醇過高所致!可靠這方法檢測

不少人都知道壓力大的時候,身體皮質醇濃度會增加,長期下來可能進一步導致血壓、血糖、心臟、心血管、睡眠等問題,因此多數民眾都會將皮質醇認定為1個「壞」的存在,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醫師提醒,其實皮質醇無好壞之分,甚至是人體因應壓力的1個重要工具。

閱讀更多

這種魚超厲害!護心血管、調節血脂,Omega-3含量不輸「深海魚」…營養師揭3款台版長壽食物

tCol 2023年12月07日

中時新聞網 郭冀銘

這種魚超厲害!護心血管、調節血脂,Omega-3含量不輸「深海魚」…營養師揭3款台版長壽食物

活得健康又長壽是不少人追求的目標,而飲食選擇是重要關鍵之一。許多學者常針對世界長壽地區的飲食型態進行研究,至於台灣是否也有所謂的長壽食物?對此,營養師黃淑惠特別推薦3款超級食物,分別為午仔魚、地瓜及南瓜,皆能對身體帶來正面影響。其中,她提到,午仔魚的Omega-3脂肪酸含量不輸海魚,以及富含維生素B12,具護心、補血等作用。

閱讀更多

台灣傳奇名將「撞球之子」楊清順45歲肺癌病逝!醫籲「1檢查」揪病灶:早期發現存活率9成

tCol 2023年12月07日

郭美懿

台灣傳奇名將「撞球之子」楊清順45歲肺癌病逝!醫籲「1檢查」揪病灶:早期發現存活率9成

台灣花式撞球名將「撞球之子」楊清順昨(12/7)驚傳肺癌病逝,享年45歲,消息傳出後震驚撞球界。楊清順13歲開始打球,18歲拿下日本花市撞球錦標賽冠軍,成為賽史上最年輕的冠軍。 據悉,楊清順去年中發現肺部有腫瘤,由於位置包覆血管無法動刀,只能採取保守治療。今年中病情一度好轉,不料仍在昨天早上病逝。肺癌連續19年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一位,早期幾乎沒有症狀,一半以上的患者發現時都已是晚期。醫師呼籲,高風險族群每年應至少照一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早期肺癌存活率仍可達9成。

閱讀更多

臺大雲林分院拍片紀錄臨床故事,展現「護理力量」!邀民眾按讚分享,感謝堅守第一線醫護人員

tCol 2023年12月06日

數位內容部

臺大雲林分院拍片紀錄臨床故事,展現「護理力量」!邀民眾按讚分享,感謝堅守第一線醫護人員

提供病人舒適照護,這是護理的重要概念與基本的核心價值,也是護理最美的地方。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護理部今年透過參與2023年『護理的力量Power in Nursing』國際護理創意獎作品,藉由「護理師的發想、臨床經驗結晶」,透過拍攝影片傳達護您(護理)的心。

閱讀更多

入秋後皮膚乾燥脆弱?吃足5大營養素「由內而外」養出好膚質:補水、美白、抗氧化都做到了

tCol 2023年12月06日

郭美懿

入秋後皮膚乾燥脆弱?吃足5大營養素「由內而外」養出好膚質:補水、美白、抗氧化都做到了

入秋之後臉部油脂分泌減少,易使皮膚乾燥、變脆弱,特別是熟齡肌膚容易發生乾燥、脫屑、泛紅、細紋等問題,因此加強臉部保濕及防曬很重要。但營養師提醒,除了擦保養品保持皮膚Q彈水嫰,也別忘了吃到足夠均衡的營養,由內而外照顧身體才能治標又治本。

閱讀更多

施明德肝癌病危「小孩正趕回台灣」!瘦子也會肝包油:脂肪肝恐致肝硬化、肝癌…醫曝「沒藥醫」

tCol 2023年12月05日

郭美懿

施明德肝癌病危「小孩正趕回台灣」!瘦子也會肝包油:脂肪肝恐致肝硬化、肝癌…醫曝「沒藥醫」

編按:資深媒體人陳文茜4日在政論節目上透露,82歲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因肝癌復發,現已住進加護病房10多天,正在洗腎、生命垂危,病情不樂觀。施明德的孩子已搭上飛機在回台路上,希望幫爸爸做最後的加油。 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施明德因肝癌復發於上月中旬(11/14)住進榮總,捨棄栓塞治療改用電燒,但成效不明顯,偶有出血狀況。原本病情一度穩定,卻在出院回家後大出血,6天前住進加護病房,目前仍未脫離險境。肝癌高居2022年國人主要癌症死因第2位,發生率則是第4位,每年有超過1萬人罹患肝癌,包括藝人蔡頭、香港演員吳孟達、作家金庸、日本設計師三宅一生等,都是因為肝癌離世。 很多人誤會罹有B、C肝炎才容易致癌,其實有2成的肝癌患者是因為高糖高熱量飲食及少運動而造成的「脂肪肝」,導致肝纖維化,甚至變成肝硬化、肝癌。特別是「脂肪肝」不是胖子的專利,外表纖細的「泡芙人」也隱藏脂肪肝危機,不能不慎。 (原文刊載於2023/7/28,更新時間為2023/12/5)

閱讀更多

吃炸物先墊衛生紙「吸油」,當心吃進螢光劑!醫曝「冒險行為」:恐引發皮膚過敏、哮喘

tCol 2023年12月05日

郭美懿

吃炸物先墊衛生紙「吸油」,當心吃進螢光劑!醫曝「冒險行為」:恐引發皮膚過敏、哮喘

許多人擔心炸物或熟食太油膩,習慣將食物放在衛生紙上吸附油脂再吃,但重症醫師黃軒提醒,由於衛生紙並非設計用來接觸食物,其上的螢光增白劑可能因此污染食物,引發皮膚過敏、哮喘等,「使用紙巾來包裹食物是一種冒險的行為」!

閱讀更多

心情不好、易跌倒、吃很多種藥…年紀大了都這樣?5症狀分辨長輩是「老」還是「病」

tCol 2023年12月04日

優照護

心情不好、易跌倒、吃很多種藥…年紀大了都這樣?5症狀分辨長輩是「老」還是「病」

「一般老化」與「老年症候群」還傻傻分不清嗎?其實它們有所不同,經常會被誤解和混淆。健康的長輩雖然身體功能仍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但在一般狀態下,自然的老化通常不至於影響個人執行日常生活的能力。

閱讀更多

外食族如何吃的健康?別擔心沒時間自己煮,7個點餐策略,避免NG飲食,吃的健康又安全

tCol 2023年12月04日

楊沁弦

外食族如何吃的健康?別擔心沒時間自己煮,7個點餐策略,避免NG飲食,吃的健康又安全

因為外食族很多,要每天自己做料理,或許對某些人有點困難,所以這一小節主要提供一些外食點餐的基本技巧。

閱讀更多

吃麵包擔心血糖飆?研究曝「多加2動作」升糖指數降近40%!白飯、番薯、馬鈴薯都能這樣做

tCol 2023年12月04日

中時新聞網 莊楚雯

吃麵包擔心血糖飆?研究曝「多加2動作」升糖指數降近40%!白飯、番薯、馬鈴薯都能這樣做

麵包是高升糖食物,不易消化且脂肪、鈉含量高,不適合多吃。但有研究發現,把麵包先冷凍再放到退冰解凍吃,升糖指數能降低31%,如果多一步驟,冷凍後再烤過,升糖指數能大降39%,更能降血糖、減少熱量吸收,增加飽足感。

閱讀更多

跑馬拉松足底筋膜炎好困擾!做足預防措拖1療法助舒緩

tCol 2023年12月04日

NOW健康

跑馬拉松足底筋膜炎好困擾!做足預防措拖1療法助舒緩

足底筋膜炎是一種常見且會引發疼痛的病症,常困擾著運動愛好者和需要長時間站立的人,特別是有長期馬拉松訓練習慣的選手,倘若沒有及時治療,可能會使病患在行走時感到疼痛難耐而影響活動,若仰賴人體的自癒能力又得花不少時間,然而根據專家所說,足底筋膜炎是能有效率地預防及治療的。

閱讀更多

睡覺不滿「這個」小時,失智機率高30%!失智權威:睡眠,是無可取代的養生

tCol 2023年12月04日

劉秀枝

睡覺不滿「這個」小時,失智機率高30%!失智權威:睡眠,是無可取代的養生

近日追劇,劇中一位焦慮的男士,慎重地對隔天要幫他父親動肝臟手術的外科醫師說:「今晚請早點就寢,也切記滴酒不沾。」 這位家屬雖然唐突,但凸顯出對於「睡眠剝奪」(sleep deprivation)的憂心。我回想起多年前聽一位醫師朋友聊到,他要接受腹部手術的當天早上,主刀醫師在手術前先跟他打招呼,不經意地說了句「我昨晚睡得好飽」,卻讓他大為安心。

閱讀更多

晚期腸癌新希望!標靶合併化療縮小腫瘤,有利手術治療

tCol 2023年12月01日

NOW健康

晚期腸癌新希望!標靶合併化療縮小腫瘤,有利手術治療

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9年大腸直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6,829人,已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每年約有6,000多人死於大腸直腸癌。所幸,沒有發生RAS基因突變的患者,臨床上已有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可使用,有望縮小腫瘤、提升手術切除機會;就算無法手術,亦可延長存活期,為患者帶來長期疾病控制、甚至治癒的希望。

閱讀更多

50肩怎麼來的?醫揭過勞肩常見症狀,積極治療加速好轉

tCol 2023年12月01日

NOW健康

50肩怎麼來的?醫揭過勞肩常見症狀,積極治療加速好轉

現代人常有肩部痠痛的問題,不論是長期久坐電腦前工作、炒菜曬衣做家事、搬重物或是運動時使用過度等,都可能因為姿勢不良或反覆承受外力而產生肩部的勞損或發炎。這樣的損害一旦發生,通常需要漫長的修復期;不過,專業醫師指出,目前透過妥善運用增生療法,能幫助患者從肩部不適中加快康復,重返正常生活。

閱讀更多

秋冬進補乾癬病友要忌口!中醫師提醒這個絕對不能沾

tCol 2023年12月01日

NOW健康

秋冬進補乾癬病友要忌口!中醫師提醒這個絕對不能沾

時序進入秋冬,又到了乾癬病友容易復發,甚至惡化的季節!乾癬屬於慢性發炎的皮膚病,患者常因紅腫斑塊和脫落的皮屑覺得搔癢不適,甚至對外表感到自卑、產生心理壓力,帶給病友的困擾不只是生理,還包含心理。但其實乾癬並不具傳染性,透過中醫內外耐心調理,有機會達到不易再犯的治療目標。

閱讀更多

長壽未必活得好,國人「不健康餘命」達8年!醫揭高齡社會更要健康老:顧好「三筋」優雅老去

tCol 2023年11月30日

郭美懿

長壽未必活得好,國人「不健康餘命」達8年!醫揭高齡社會更要健康老:顧好「三筋」優雅老去

全世界人口正面臨急遽老化,據聯合國數據,2019年全球80歲以上人口達1億4300萬,預估至2050年,將倍增至4億2600萬人。在此同時,台灣人口年齡結構也正老化中,國發會推估2026年台灣老年人口占比將達2成,到了2070年台灣更有一半以上的人超過60歲。 人口老化不僅帶來勞動力、社福等問題,逐漸老化的社會也造成醫療照護體系嚴重的負擔。2019年台灣全國健康照護花費佔GDP的6.1%,遠低於OECD平均數8.8%;而2011年到2021年的十年間,全國健康照護花費增長率逐漸增加,2020與2021年增長率更是突破7%。 若以目前台灣老化速度的趨勢看來,醫療花費的負擔越來越大,如何確保健康老化將是必須正視的課題。

閱讀更多

老婦遵夫遺願分家產,卻被女兒告上法院…律師嘆「少做這事」遺產非幸福,勸離世前寫「愛的家書」

tCol 2023年11月29日

郭美懿

老婦遵夫遺願分家產,卻被女兒告上法院…律師嘆「少做這事」遺產非幸福,勸離世前寫「愛的家書」

80歲老太太與丈夫結褵60年,兩人育有2子2女,前不久老先生過世,生前雖未留下遺囑,但曾以口頭方式交代遺產分配方式。於是老太太按照丈夫意思,把他名下股票賣掉,連同現金、定存等近5000萬元全數匯給兒子。 沒想到,老太太雖是據丈夫指示分產,但口頭遺言不具法律效力,也確實侵害女兒權利,八旬老媽媽竟被兩個女兒一狀告上法院…「老太太一生奉公守法,被告就算了,竟然還是生她、養她、一手拉拔長大的親女兒提告,這種親情的撕裂,真的蠻遺憾的…」遺傳繼承法律專家劉韋德感嘆。

閱讀更多

不是手搖飲!40歲業務經理愛喝「1健康飲品」,嚴重脂肪肝變肝癌…醫曝「恐怖成分」直搖頭

tCol 2023年11月28日

郭美懿

不是手搖飲!40歲業務經理愛喝「1健康飲品」,嚴重脂肪肝變肝癌…醫曝「恐怖成分」直搖頭

台灣成年人脂肪肝盛行率高達3成,粗估全台就有600萬人有脂肪肝,許多人都知道喝手搖飲可能攝取過多熱量,沒想到一般認為健康的「果汁」,卻也可能是造成脂肪肝的原因之一! 外科醫師江坤俊日前分享案例,表示一名40多歲男子因腹部疼痛、高燒就醫,檢查左肝有3公分大腫瘤。由於男子沒有B肝、C肝,體型中等、也無家族遺傳高血脂,讓醫師一度摸不著頭緒;結果開刀一看才發現他的脂肪肝非常嚴重,進一步詢問得知男子每天要喝好幾杯果汁,「這麼大量的果糖,久而久之當然有脂肪肝!」

閱讀更多

眼科醫師揪乾眼症壞習慣!容易罹患乾眼症族群是你嗎?

tCol 2023年11月28日

NOW健康

眼科醫師揪乾眼症壞習慣!容易罹患乾眼症族群是你嗎?

小心,你可能在不知不覺犯下容易罹患乾眼症的禁忌!像是長時間使用電腦跟手機,死盯著螢幕上的資訊,卻經常忘了眨眼,或是習慣化眼妝、種睫毛、戴隱形眼鏡,卻沒有做好清潔或超時配戴,這些生活習慣都有可能導致乾眼症上身,進而影響日常生活品質、情緒、視力和工作效率,甚至會增加角膜受損的風險,進而造成不可逆的視力問題。

閱讀更多

人走了,大體卻只能擺冰冷鋼板!母逝促他改造醫院太平間…60歲「萬安生命」吳珅篁離世,留下善循環

tCol 2023年11月27日

胡肇芳 整理

人走了,大體卻只能擺冰冷鋼板!母逝促他改造醫院太平間…60歲「萬安生命」吳珅篁離世,留下善循環

萬安生命集團榮譽董事長吳珅篁,11月22日在家屬陪伴下安詳離世,享年60歲。集團發出聲明深感哀痛與不捨,表示吳珅篁將往生室管理導向專業經營模式,用前瞻思維引領產業創新,不僅是1位企業家也是1位慈善家,對社會秉持付出愛心,讓善循環,成為行善的目標。 吳珅篁與今年3月罹患腦瘤病逝的龍巖集團總裁李世聰、70歲的國寶集團總裁朱國榮,並列殯葬3大亨,家族3代都從事殯葬業,父親吳伙丁1965年於一殯落成後,成立「萬泰禮儀用品公司」,為當地百家葬儀社的鼻祖,曾處理數千具無名屍的後事,被外界稱為「殯葬界善人」。 吳珅篁25歲時以5萬元開設「萬安禮儀鮮花店」起家,在殯葬3大亨中年紀最小,卻最早交棒,10多年前就因健康因素,將事業交給弟弟吳賜輝。吳珅篁在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18歲時感到關節不適,當時未查出病因,23歲劇痛後確診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已近40年。

閱讀更多

65歲以上「公費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開打!防秋冬呼吸道感染,打「這針」還有500元禮券可拿

tCol 2023年11月27日

數位內容部

65歲以上「公費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開打!防秋冬呼吸道感染,打「這針」還有500元禮券可拿

秋冬季節轉換溫差大,除新冠肺炎、流感患者增加,呼吸道的另一威脅「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也蓄勢待發。肺炎鏈球菌已被WHO列為抗藥性高的「超級細菌」,65歲以上、糖尿病、吸菸、高飲酒量及慢性病都是感染高風險群,衛福部疾管署今(11/27)日起開放1958年(含)以前出生的65歲以上民眾施打公費接種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及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疫苗,呼籲民眾快接種!

閱讀更多

爬樓梯能降低心臟病風險!研究:每天爬X層以上有幫助

tCol 2023年11月27日

NOW健康

爬樓梯能降低心臟病風險!研究:每天爬X層以上有幫助

不少人都聽過每天走1萬步對心臟健康有益,實際上,可能不需要走到1萬步這麼多就有效,最近1項研究發現,每天爬超過5層以上樓梯,可以顯著降低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的風險。研究團隊評估了爬樓梯的強度與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他們發現,每天爬超過5層樓的高度,可將罹病風險降低20%,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動脈硬化期刊》(Atherosclerosis)。

閱讀更多

不是失智!80歲嬤突「半夜找亡夫」,竟是泌尿道感染引發這毛病…醫曝5症狀恐「急性譫妄症」

tCol 2023年11月24日

郭美懿

不是失智!80歲嬤突「半夜找亡夫」,竟是泌尿道感染引發這毛病…醫曝5症狀恐「急性譫妄症」

譫妄症常好發於年紀大的長者、失智症或腦傷患者身上,往往只是生理不平衡而造成大腦失調,出現突然的意識混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突然變差、時間地點人物的定向感障礙、幻覺、妄想、思考混亂和急遽情緒變化等症狀。其實只要找出病因並加以治療,很快就能恢復正常。

閱讀更多

照顧病母26年,體會「無常即日常」!吳若權:中年後獨立不孤立、和諧不委屈,單身更要好好過

tCol 2023年11月24日

郭美懿

照顧病母26年,體會「無常即日常」!吳若權:中年後獨立不孤立、和諧不委屈,單身更要好好過

作家吳若權從35歲起成為母親的主要照顧者,歷經母親兩度中風、罹癌,一晃眼就是26年,而他也從青壯年,走到了熟齡銀髮的階段。儘管一切恍如昨日,往事卻並不如煙,身為照顧者的900多個日子裡,吳若權如何在照護長輩的同時,用愛與陪伴,迎接人生的下半場?

閱讀更多

頭好痛,我是不是長了腫瘤…停止誇大情節、杞人憂天!1招協助焦慮症親友,找回平靜生活

tCol 2023年11月24日

金雅拉

頭好痛,我是不是長了腫瘤…停止誇大情節、杞人憂天!1招協助焦慮症親友,找回平靜生活

處於焦慮狀態的人,最大的特徵就是會不斷地產生擔憂,即使沒有讓自己不安或恐懼的特定對象,腦海中也會接二連三地浮現憂慮的想法,導致身心都處於緊張狀態。其實,這種擔憂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亦即每個人都會為緊繃和不快的狀況感到擔心與焦慮。然而,誇大性的思維模式,就是焦慮最典型的症狀。首先,我們要探討的焦慮思維就是「過分高估」。

閱讀更多

「少量多餐」可以減肥?其實這樣瘦不下來又傷身,6大壞處越減越胖,快看看你中幾項

tCol 2023年11月24日

楊沁弦

「少量多餐」可以減肥?其實這樣瘦不下來又傷身,6大壞處越減越胖,快看看你中幾項

「少量多餐」是我在瘦身和健康飲食兩方面都絕對不會宣導的習慣。

閱讀更多

癌症腫瘤進展多變複雜!中醫分階段治療朝向不復發體質

tCol 2023年11月24日

NOW健康

癌症腫瘤進展多變複雜!中醫分階段治療朝向不復發體質

許多研究發現,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有助抑制惡性腫瘤生長或轉移,目前不少大醫院採用中西醫合併療程,幫助癌症患者接受西醫治療的同時,讓中醫介入輔助癌症治療,以中醫藥做症狀療法、營養療法,提升患者自體免疫力,並降低副作用所帶來的痛苦。

閱讀更多

8旬嬤腎結石引起腎水腫!採1療法碎石防泌尿道反覆感染

tCol 2023年11月24日

NOW健康

8旬嬤腎結石引起腎水腫!採1療法碎石防泌尿道反覆感染

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國內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有腎結石的問題,男性發生率大於女性,如果每日喝水量不足,以致排尿量減少、尿液過於濃稠,易使結石卡在泌尿道,輕則腰酸背痛,嚴重恐合併感染、血尿等,甚至有些結石長期阻塞沒有痛感,卻對腎臟造成損傷,進而釀成嚴重的併發症。

閱讀更多

跑步可望改善憂鬱症狀?研究:效果與抗憂鬱藥物一致

tCol 2023年11月23日

NOW健康

跑步可望改善憂鬱症狀?研究:效果與抗憂鬱藥物一致

近來有1項研究發現,進行規律運動,對於提升心理健康相當有益,並將運動治療與抗憂鬱藥物在焦慮和憂鬱症治療中進行比較,結果發現2種治療方法的結果同樣有效。

閱讀更多

瘀青、嘴破、指甲斷…為何身體老是出狀況?營養師盤點9常見毛病:「吃對食物」不生病

tCol 2023年11月22日

郭美懿

瘀青、嘴破、指甲斷…為何身體老是出狀況?營養師盤點9常見毛病:「吃對食物」不生病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作息不正常,常見失眠、牙齦出血、嘴破、乾眼症等毛病,這些身體小狀況雖然可尋求藥物改善,但其實更可能是身體缺乏某些營養素所致。與其狂吃止痛藥、擦藥膏、點藥水緩解,不如跟著營養師對症補營養,或許就能有效解決身體小病不斷的問題。

閱讀更多

紅豆湯僅排第7!公開15款甜湯熱量,這款竟是熱量殺手

tCol 2023年11月22日

NOW健康

紅豆湯僅排第7!公開15款甜湯熱量,這款竟是熱量殺手

雖然冬天還沒到,但由於最近氣溫轉涼,許多人都會喝來碗熱甜湯暖胃,雖然甜滋滋的味道讓人難以抗拒,但仍須小心喝太多可能會帶來甜蜜的負擔,裡面所加的精製糖,更是熱量殺手。高敏敏營養師將提供你市面上常見的15款甜湯熱量,並告訴你在購買甜湯前應該注意的事項,讓你吃的安心又健康。

閱讀更多

嚴控飲食狂健身,為什麼「膽固醇」還是沒降?醫師大推1飲品:有效降血脂、穩定血糖

tCol 2023年11月22日

中時新聞網 莊楚雯

嚴控飲食狂健身,為什麼「膽固醇」還是沒降?醫師大推1飲品:有效降血脂、穩定血糖

膽固醇為何降不下來?中醫師李姿宜表示,診間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為什麼已經嚴格控制飲食、積極運動,膽固醇數字卻無法降下來?李姿宜指出,控制膽固醇關鍵是血糖要穩定,因此日常飲食上,要訓練身體有良好的膽固醇環境,喝高蛋白的無糖豆漿跟吃高纖蔬菜能達到效果。

閱讀更多

58歲「漫畫才子」蕭言中大腸癌逝!曾曝「日夜顛倒、暴飲暴食」…醫嘆:防腸癌要遠離這些事

tCol 2023年11月21日

郭美懿

58歲「漫畫才子」蕭言中大腸癌逝!曾曝「日夜顛倒、暴飲暴食」…醫嘆:防腸癌要遠離這些事

以《笨賊一籮筐》、《童話短路》聞名的漫畫家蕭言中,罹患大腸癌4年,儘管已度過當初醫師預測的2年存活期,但仍於日前不幸病逝,享年58歲。蕭言中2019年7月發現罹患大腸癌,當時已是第4期,據悉他過去作息日夜顛倒,飲食型態也不佳,還常暴飲暴食,而這些都是大腸癌的高風險因子。醫師呼籲,大腸癌是典型與不良生活習慣相關的癌症,要預防腸癌上身,一定要遠離這些事!

閱讀更多

56歲衛福部司長睡夢中猝死!太太凌晨驚「他全身冰冷」,疑天冷致心肌梗塞…重症醫揭6大危險習慣

tCol 2023年11月20日

郭美懿整理

56歲衛福部司長睡夢中猝死!太太凌晨驚「他全身冰冷」,疑天冷致心肌梗塞…重症醫揭6大危險習慣

衛生福利部口腔健康司司長賴向華昨(11/19)驚傳在睡夢中失去呼吸心跳,救護人員緊急搶救仍宣告不治,得年56歲,死因疑似天冷引發心肌梗塞。賴向華生前身體健康、無慢性病,怎麼會發生猝死意外?重症醫師黃軒提醒,許多猝死案例往往發生在「臥室、客廳、浴室」,而不是在外頭,呼籲民眾要注意隱藏在生活習慣中的6大危機,居家也要做好保暖措施,勿讓猝死意外來敲門。

閱讀更多

95歲奇美創辦人許文龍辭世!幸福企業家傳人生智慧:賺錢不是留給子孫享福,而是要自己享受

tCol 2023年11月19日

黃筱雯

95歲奇美創辦人許文龍辭世!幸福企業家傳人生智慧:賺錢不是留給子孫享福,而是要自己享受

2023-11-18編按: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傳出週六(11/18)上午在醫院過世的消息,享耆壽95歲,各界紛紛表達哀悼之意;對此,奇美集團證實,「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已於今天上午11時17分過世」,目前許文龍家屬與奇美集團正在處理相關事宜。 據悉,許文龍近年來的健康狀況不如以往,多次往返住家與醫院,親友得知後難過不已。面對外界詢問,奇美集團只簡短發出聲明「謝謝關心」,並沒針對許文龍過世原因對外說明。 集團表示,「請給我們一點準備的時間,將會盡速對外發布聲明稿」。 1928年2月25日在台南出生的許文龍,在1960年創立奇美實業廠;與日本三菱油化株式會社合作生產石化原料聚苯乙烯。1977年,奇美文化基金會成立,1989年2月成立奇美藝術資料館籌備處,1992年成立奇美博物館,2004年5月許文龍屆齡退休。 許文龍不僅專注於奇美實業、奇美醫學中心,及奇美博物館,熱心公益的他也全力推動藝術教育扎根。 他曾在2009年返回母校成大附工演講,分享他從高中落榜生到幸福企業家的精采歷程,鼓勵學弟妹們只要努力、有耐心,就有機會成為下一位許文龍。 以下為2009年今周刊報導。

閱讀更多

老母照顧失智父力不從心,連外籍看護也喊吃不消…這招解「老老照護」困境:接力照顧更放心

tCol 2023年11月17日

優照護

老母照顧失智父力不從心,連外籍看護也喊吃不消…這招解「老老照護」困境:接力照顧更放心

秋傑是家中獨子,從小就備受父母寵愛,讓他受最好的教育,並且出國深造。但他並沒有因為這份「寵」,就忘了父母的辛勞,即便留學回國找到高薪的工作,也堅持每兩三天就回老家探視父母。如今,他更體會到自己的責任重大,因為父親近年失智需要人照顧,而他身為獨子,父母除了他還能依靠誰呢?

閱讀更多

胃真能越餓越小、越撐越大嗎?每餐1招「把胃口變小」增加飽足感,不忌口、健康瘦

tCol 2023年11月17日

楊沁弦

胃真能越餓越小、越撐越大嗎?每餐1招「把胃口變小」增加飽足感,不忌口、健康瘦

以前常聽爸媽或長輩說,越吃越多,胃就會越撐越大,這是真的嗎?其實客觀地講,人的胃不太會被撐大,也不太會被餓小,人之所以感覺胃被撐大或餓小了,只不過是身體的舒適區發生了變化而已。

閱讀更多

私密處保養是女人一生重要課題!常見問題及改善全解析

tCol 2023年11月17日

NOW健康

私密處保養是女人一生重要課題!常見問題及改善全解析

女性在意的保養不只侷限於臉部和頸部,私密處保養更是女人一生中重要的課題。隨著女性年齡的增加、生活習慣和個人經歷,都會影響私密處的健康,小資美學診所李沁鴽醫師提到,不同年齡層的女性可能會面臨到不同的私密處困擾,但是各年齡層女性私密處的常見問題以陰道感染及尿道感染為大宗,且反覆感染者不在少數,顯現私密處的健康需要被重視。

閱讀更多

骨質疏鬆會遺傳?7高風險族群包括「這一項」…醫籲3指標自我檢測:骨密度流失「再增加就難」

tCol 2023年11月17日

郭美懿

骨質疏鬆會遺傳?7高風險族群包括「這一項」…醫籲3指標自我檢測:骨密度流失「再增加就難」

蔣太太的媽媽原本身體康健,卻在一次跌倒後,髖部骨折從此臥床不起,經醫師診斷為骨質疏鬆。60歲的蔣太太深怕自己步上母親後塵「一跌不起」,特別到家醫科做骨鬆諮詢與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她有骨質疏鬆。經醫師評估後,她每半年施打一次骨鬆藥物,並額外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再配合運動,經過一段時間再次檢查,她的骨密度數據未再持續下降,成功守住骨本,預防老年骨折。

閱讀更多

襪子正面洗?反面洗?專家:這樣洗保持彈性又不臭

tCol 2023年11月17日

NOW健康

襪子正面洗?反面洗?專家:這樣洗保持彈性又不臭

襪子是生活最常見的用品之一,可以避免足部與鞋子摩擦,也能吸走腳掌排出的汗水,通常襪子會因材質讓價格不同,售價比較高,大多會強調吸汗、排溼、不容易腳臭,但襪子屬於消耗品,買太貴常讓人捨不得,洗壞更讓人心痛,日本NHK節目「ガッテン!」提供保護襪子好妙招,就是把襪子反過來洗。

閱讀更多

李連杰駁烏龍死訊「我還沒死」!樂觀面對甲狀腺亢進「治不好也幸福」…醫揭9症狀要留意

tCol 2023年11月16日

郭美懿

李連杰駁烏龍死訊「我還沒死」!樂觀面對甲狀腺亢進「治不好也幸福」…醫揭9症狀要留意

久未露面的60歲「功夫皇帝」李連杰,近日特別為新書《超越生死:李連杰尋找李連杰》來台宣傳,近年外界屢傳他健康亮紅燈與烏龍死訊,今(11/16)日他出席靜思書軒心靈講座,一出場便幽默說:「大家好,我還沒死!最近還在被傳說我死了,已經10年了,還有1千多萬人關注!」

閱讀更多

離世前沒遺言、手機沒解鎖,連通知朋友都靠前妻幫忙…不留遺憾負擔,2方向準備「人生清單」

tCol 2023年11月16日

林靜君談心室

離世前沒遺言、手機沒解鎖,連通知朋友都靠前妻幫忙…不留遺憾負擔,2方向準備「人生清單」

生前的整理,要怎麼開始著手呢?每個人都可以有專屬獨特的做法,我比較庸俗的以「有價」、「無價」做大分類。

閱讀更多

沒搭飛機也會中!他通勤久坐、回家就躺沙發,竟罹「經濟艙症候群」…醫曝3症狀出現快就醫

tCol 2023年11月15日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蘇彥伯、郭美懿整理

沒搭飛機也會中!他通勤久坐、回家就躺沙發,竟罹「經濟艙症候群」…醫曝3症狀出現快就醫

陳先生是一位60歲的大學教師,中年之後一直有肥胖的情形,學校定期健檢也發現血壓和血脂肪偏高,但因為他平常沒什麼不舒服,也就沒有特別在意。只是陳先生的住處離學校有一段距離,平常來回往往要搭上1~2個小時的車程,回家後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也不大運動。 有一天,他起床時發現右腿整個腫漲,顏色也略為泛紅,感覺緊繃疼痛,趕緊到醫院檢查,醫生安排了血管超音波,發現他右腿的深層靜脈內有大塊血栓阻斷血流,住院使用抗凝血藥之後,腫脹的狀況才獲得緩解。

閱讀更多

經統計分析,這簡單方法讓失智症機率減少51%!失智權威大推:預防是最好的治療

tCol 2023年11月15日

劉秀枝

經統計分析,這簡單方法讓失智症機率減少51%!失智權威大推:預防是最好的治療

讀醫學院時,我對細胞的「不正常增生」(即癌症)與「凋亡」(即退化)特別好奇,很想探究這兩種生命極端的奧祕。 半世紀後,銀髮族的我看著癌症的治療突飛猛進,從手術、放射線治療、化療、標靶療法與免疫治療等,不斷推陳出新,讓不少癌症能被治癒或控制。相反地,阿茲海默症的藥物研發雖然蓬勃,常以為會有突破,結果療效卻不如預期,因此目前仍僅止於症狀治療。

閱讀更多

弘道「獨居弱勢長輩關懷計劃」起跑!Ella連6年擔任公益大使,籲用愛助角落孤老走出寒冬

tCol 2023年11月15日

數位內容部

弘道「獨居弱勢長輩關懷計劃」起跑!Ella連6年擔任公益大使,籲用愛助角落孤老走出寒冬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寒冬助老 刻不容緩」獨居弱勢長輩關懷計劃起跑!希望在4個月內募集3,000萬元助老經費,以除舊佈新、辦年貨、圍爐餐、送年菜、走春迎新等服務,陪伴角落孤老長者溫暖度過寒冬,亦延續「從看見,去改變」精神,藉由設計創意吸引民眾關注銀髮議題,進而同理長輩處境一起助老

閱讀更多

全台每10人就1人有糖尿病!肥胖專科醫激推3招簡單控糖:「這時間點」散步15分鐘最有效

tCol 2023年11月14日

郭美懿

全台每10人就1人有糖尿病!肥胖專科醫激推3招簡單控糖:「這時間點」散步15分鐘最有效

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截至2022年全台糖尿病患者已超過256萬人,並以每年新增2.5萬人的速度持續增加,其中18歲以上成人盛行率達12%,男女患病比率分別為11.4%及8.9%;國人最新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更位居死亡率第6名。 近年糖尿病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台灣每3名患者就有1位不到60歲,防制糖尿病要從年輕就開始!醫師特別分享3招簡單的控制血糖方法,並提醒糖尿病患者有4種食物絕對不能吃!

閱讀更多

「天冷還堅持睡地板」…長輩失智後成任性老人怎麼辦?台大護理師教6技巧照護:適應不控制

tCol 2023年11月14日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3A護理師 吳建緯

「天冷還堅持睡地板」…長輩失智後成任性老人怎麼辦?台大護理師教6技巧照護:適應不控制

2014年一部美國劇情片《我想念我自己》述說了早發性失智症的故事。主角是大學教導語言學的教授、事業有成,然而患上阿茲海默症卻讓生活不得不停下腳步。 英文片名《Still Alice》,或許是想表達即使個性改變,認不出人,但陪伴她的人要記得她依舊是從前的她,不要因為個性變了,和以前不同了,就剝奪她的生活、奪去她的名字。我們也要記得,當身邊的親朋被疾病奪去記憶後,也是彼此重新諒解的開始。

閱讀更多

「便秘」不能只吃纖維!營養師教「清腸排毒」飲食法:奉行5法則讓皮膚漂亮、腸道不卡卡

tCol 2023年11月13日

郭美懿整理

「便秘」不能只吃纖維!營養師教「清腸排毒」飲食法:奉行5法則讓皮膚漂亮、腸道不卡卡

便秘是許多人的困擾,不但可能使身體累積毒素,造成皮膚暗沉、小腹凸出,還可能導致潰瘍、痔瘡、大腸癌等疾病。雖然大家都知道多吃纖維質就能改善便秘,但究竟吃多少才足夠?對此,營養師高敏敏提出「4381+1/3」法則,提醒除了每天吃足4份蔬菜、3份水果,也要喝8杯水、吃1湯匙堅果,以及每餐攝取1/3的「未精緻全穀雜糧」等,幫助排便更順暢。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