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開始,勾勒美好第二人生
有一次,聽見我先生跟朋友聊到夫妻相處的話題,他提到某一天夜裡幫我買了消夜後,發現我吃完了,沒有立刻把用過的餐具洗好,以為我太累隔天才會洗,結果,那副碗筷一直到第三天傍晚他受不了,主動去洗它們。他說:「一開始覺得很不可思議,怎麼會有女生這樣?直到三天後,我才了解到她就是跟一般女人不同,一個會在事業上表現得有聲有色的女人,為什麼還要去要求她,連家事也要做得很好?」
閱讀更多
一位投資朋友來信,分享他在5年前,從領4萬元的月薪開始定期定額存股,到現在年領大約20萬元股利的經歷。開始存股的第一年,這時他的薪水還是4萬元,他說,最難就是剛開始的這時候,畢竟扣掉7成的投資資金,再扣掉每個月的保險費,大概只剩下9000元左右……
「我就是太呵護她,所以才會造成今天她的懶惰跟無能。」遇上對的人,是彼此的生命一同成長;錯的人,就算再忍,也終究無法一起走到最後。一名網友在FB社團吐露自己心聲,並堅決結束多年婚姻。「對妳我已經付出快400萬,卻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今天妳不高興就叫我滾,要利用我的時候,就說我有老公,沒有利用價值的時候,我只是個司機,謝謝妳的24年,讓我從一個18歲男孩,變成一個思想成熟的40歲中年大叔。」
我的母親很早婚,我又是家中第一個小孩,所以我們的年齡差距很小,彼此之間沒有所謂的親子代溝,很多時候她倒更像是我的朋友,總有聊不完的話題,好幾次她看著我感嘆地說道:「妳這麼聰明,如果當初不要休學,書讀高一點,也許就不用過這麼多辛苦的日子。」我也會附和地回答:「對啊!早知道那個誰誰誰跟我求婚的時候,我就嫁給他當少奶奶就好了。」
每次進到委託者的親人家,遺物整理師廖心筠會先「打招呼」,告訴往生者或生者:我們要到人生下一階段了。遺物,是往生者留給我們最後的禮物。無論過世者因為什麼理由離開,親人家屬懷抱什麼心情,整理遺物都是一段重要的歷程。「翻開往生者所留下的一切,不只是面對回憶來襲,還有無法防備的悲傷,可是透過遺物整理,我們也才能好好告別。」
《今周刊》幸福熟齡網站長期專注健康、樂活、退休等第二人生議題,《我們的第二人生,100分!》系列,獲得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第一屆銀響力新聞獎網路新媒體類-專題報導獎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