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生日心願是幫助遊民!他說他不要生日禮物,而是讓世界變更美好、發揮鼓勵效果,讓其他人效法

我兒子生日心願是幫助遊民!他說他不要生日禮物,而是讓世界變更美好、發揮鼓勵效果,讓其他人效法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達志

那天是聖誕節,我和家人正準備前往附近的遊民收容所當志工。我們要在那裡協助分發衣服、鞋子和其他捐贈物資。四個孩子本來對這次的志工服務很興奮,但因為他們現在抱著聖誕禮物賴在沙發上,竟有點捨不得離開家。

 

當我們出門時,我把聖誕節當天收到紅包塞進口袋裡,並要求孩子們也這樣做。我對他們四個說:「我把聖誕節紅包帶在身上了。因為上帝有可能會要我們捐出去,以防萬一,你們也要帶上紅包。」

 

結果,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爸,我們好累,可以待在家裡嗎?」

 

「去那裡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我提醒他們:「要常保一顆慷慨的心,要樂於付出。」

 

孩子們現在會告訴你,他們知道我是對的,但他們當時可是心不甘情不願的把紅包隨便塞在包裝紙和卡片之間。然後,我們上了白色雪佛蘭休旅車,開著車前往收容所。

 

收容所的停車場擠滿了人。在停車場的柵欄外,一大群遊民排隊等著入場。停車場的水泥地上放著一排排募來的鞋。有小到不超過食指長度的童鞋,也有成年人穿的皮鞋、拖鞋和運動鞋。它們一字排開,等著被人穿回家。

 

一個小時過去了。我女兒勞倫還在手忙腳亂的替遊民找雙他穿得下的皮鞋,這個人剛剛找到了合適尺碼的褲子和西裝。

 

這時候,她看到一名年輕的志工走到鞋堆旁,默默的將自己原本穿在腳上的新鞋,放在遊民選好的衣服旁邊。

 

當他走在厚實的水泥地上時,雖然腳上只剩下白色襪子,但臉上卻帶著淺淺的微笑,準備去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勞倫站在一邊看著,突然眼淚奪眶而出。她想知道自己能不能也這樣不顧一切的付出?

 

另一名男子問我兒子康納,有沒有十號半的鞋子。尺寸比較大的鞋子幾乎都被拿光,所以康納對他搖了搖頭,但於此同時他彎下了身,開始解鞋帶。他說:「給你,這雙應該剛好。」然後就把自己的愛迪達遞給了那個男人。

 

馬上又有另一個女人走近數量變少的鞋堆,她低聲的說:「我在找七號半的網球鞋。」勞倫跨過鞋堆,脫下自己的鞋。

 

勞倫說:「這是你要的大小。」女人不願意接受,但勞倫很堅定的對她說:「這是你的。」然後把鞋子塞進女人的包包裡。在沒有人知道的情況下,漢娜和狄倫也都把自己的鞋子送了出去。

 

我感動的雙眼含淚。就在兩個小時之前,孩子們甚至不想離開舒適的沙發,但現在他們卻穿著襪子在粗糙的水泥地上走來走去。

 

幾分鐘後,勞倫轉身看到一個女人站在鞋堆的對面,看著她。她說:「你好,我是地方報的記者,我看到你剛才的所作所為。你為什麼要那麼做?」

 

勞倫笑著對她說,因為有個男人樹立了典範,她只不過是照做罷了。

 

身為父親,當我看到我的孩子向他人敞開心扉時,我的心中充滿自豪。沒錯,那不是一百萬美元,也不是輛全新汽車,只是雙鞋子,並非無可取代。

 

鞋子總有一天會破、會髒、會壞。但是當康納彎下身、開始解鞋帶的時候,那個男人臉上的震驚表情,讓我終生難忘。

 

那天下午,我家的五個成員腳上都沒穿鞋,臉上掛著純粹的喜悅,走回我們的休旅車。這就是奉獻的力量,這一切始於那個以身作則的陌生人。

 

付出時產生的漣漪效應,會鼓勵他人也一起付出。藝術家肯特.楊史東(Kent Youngstrom)指出,慷慨不僅是善意的回饋,也是善意的傳遞,對當代的文化可以發揮重塑的作用。

 

換句話說,付出具有傳染性。哈佛大學研究員詹姆斯.福勒(James Fowler)和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吉斯(Nicholas Christakis)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當一個人表現出慷慨的行為時,會激勵觀察者也變得慷慨。

 

事實上,研究人員發現利他主義可達三度傳播,也就是從一個人傳給另一個人,那個人再傳給另外一個人。研究人員寫道:「每個人都可以影響數十、甚至數百人,其中有些人根本是全然的陌生人。」

 

傑西.科爾(Jesse Cole)在喬治亞州薩凡納投資一支表現不佳、無利可圖的小聯盟棒球隊。他的精力和影響力讓香蕉隊扭轉頹勢,自此以後該球隊的球賽場場爆滿。

 

他是怎麼辦到的呢?他落實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他表示:「對我們來說,幫助一個球迷,就是對社區有所貢獻。很多人都以為,偉大的事業和付出才是對社會的貢獻,但殊不知,當你每一次為一個生命帶來改變,這份改變轉化成的力量,會接著為更多生命帶來影響,而你也將因為付出而獲益。」

 

傑西說的沒錯。不管是脫掉腳上的鞋,還是掏出口袋裡的現金,付出都會帶來改變。它改變了你和你周圍的人;它甚至還能改造你的事業,讓你變得更為富有。

 

但請記住,金錢對於快樂度的提升,只能發揮一定的效果。你用錢了做什麼(也就是你的慷慨目標),比你多有錢來得重要的多。

 

麥可.諾頓博士(Dr. Mike Norton)提醒我,他所說的「投資他人」是世界上每個宗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表示:「每個宗教和哲學都提到一些關於無我和助人的思想。投資他人是指,當我們用自己的金錢造福他人時(例如:購買禮物或慈善捐款),往往會比為自己而消費來得更開心。」

 

麥可並非唯一提出這種論點的人。在《人格與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y)上一份詳盡的研究報告中,分析十多份學術和心理學研究。

 

報告顯示,人類透過使用財務資源造福他人,會進而得到情感上的回報。以下是該份報告得出的部分具體結論:

 

1.被定義為利用個人財務資源幫助他人的「利社會支出」(編按:prosocial spending;廣義而言指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支出行為,狹義來說是能夠增進團體或他人利益的慈善捐贈)與更大的幸福感相關。這個相關度在考慮到個體收入差異時依然成立。

 

2.將一群得到一小筆錢的北美學生隨機分成兩組,一組要把得到的錢花在陌生人身上,另一組則是用在自己身上。結果顯示,前者從中得到更大的快樂。

 

3.年僅兩歲大的幼兒在送出有價值的資源後,表現得更為快樂。

 

4.善良的行為能為情感或身體的復原帶來好處。

 

5.比起買禮物給自己,買禮物捐給慈善機構能夠帶來更高層次的正面影響。

 

6.針對來自一三六個國家,超過二十萬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利社會支出與較高的主觀幸福感有關。

 

7.人們能從與他人分享個人財務資源中,獲得情感上的益處,這個結論不僅適用在資源豐富的國家,連貧困國家也是如此。原本這些國家被認定為因為資源稀缺,人們從付出獲得益處的可能性大為受限。

 

此外,慷慨所具備的的獎勵特性,可以在神經層面上被檢測到。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支持的另一項研究顯示,當人們捐款給慈善機構時,會刺激大腦中與快樂、社會聯繫和信任相關的區域,從而產生「溫情」(warm glow)效應。

 

科學家認為,利他行為會釋放大腦中的腦內啡,從而產生所謂的「助人快感」的正向感覺。

 

 

我兒子十歲的生日心願是幫助遊民。他說他不要生日禮物,只要大家買毯子和襪子給他。他也接受捐款。另外,他還採購了花生醬、餅乾和瓶裝水,然後將這些物資分裝在一個個的袋子裡。

 

我們把這些分裝好的袋子放在車子的後座,這樣每次出門看到遊民時,就能隨時把東西送給他們。

 

每個十歲的孩子當然都會想要生日禮物,迪倫也不例外;只是他很清楚,新禮物帶來的快樂幾天後就會消失(禮物也可能會被弄壞),幫助遊民則是他的慈善目標。

 

這麼做,不僅讓迪倫可以就他熱衷的社會問題貢獻棉薄之力,他的親友也都對參與這個計畫很感興趣。

 

無論是聖誕節的一雙鞋,製作一個遊民提袋,還是只是為朋友或陌生人支付一頓飯錢,你的付出都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並且發揮鼓勵的效果,讓其他人效法。付出的行為會改變態度,改變心靈,改變生活,讓你更加健康。

 

10月25日 09:00準時直播!【擁抱熟齡 幸福必修學分】第六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 精彩內容,邀請您一起線上參與!https://youtu.be/Oqk3ez2Bfhg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讓幸福流進來的賺錢框架:愛錢不丟臉,告別金錢焦慮, 財務自由和成就感我全都要!》,如何出版,莎莉夫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