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8日
陳啟祥
總結下來,投資的第一年,可以說是做了白工,但對我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為願意踏出投資的第一步,有許多人講了一輩子的『要投資』,但卻連開個戶都懶。
閱讀更多
2023年11月23日
郭美懿整理
具千億資金規模、涉嫌違法境外吸金的「澳豐基金」於今年5月宣告倒閉,高達1.3萬名投資人損失慘重。先前房產Youtuber安娜在頻道「安娜馭房術」自曝600萬嫁妝被騙光,昨再傳出前總統李登輝家族、萬海陳柏廷家族、DHC台灣公司,以及蘇有朋、洪曉蕾等藝人也是受災戶,其中李登輝家族遭詐金額高達5.5億元,堪稱「最慘受災戶」!
閱讀更多
2023年11月15日
李易紓整理
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第4季配息金額拍板!每單位配發金額0.35元,以周二(11/14)收盤價20.53元計算,單次殖利率1.7%。 今年4季配息合計1.24元,年均殖利率6.2%,除息交易日訂於周四11/16,最晚只要在周三11/15前持有或買進,皆可參與本次配息,配息將於12/12發放。 週三一開盤大盤暴漲逾200點、攻上17000點大關,00878除息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最高也來到20.82元。
閱讀更多
2023年11月15日
李瑞瑾
退休後沒有收入,如何養老成為迫切危機,「以房養老」除了可住在自己熟悉的房子養老,貸款月付金還能填補政府退休金缺口、減輕子女奉養壓力,讓退休生活更為舒適。
閱讀更多
2023年11月13日
樂透人生─吳家揚
幾年前,A女士的先生不幸過世,家中還有兩位未成年子女,共同居住在先生家族祖厝。她繼承遺產300多萬元和一塊農地,自己本身是彈性工時,每月收入3萬多元。 已屆熟齡的她顧慮單親只有一份收入,聽從理專建議,將繼承的現金買基金、股票和保險;又因為擔心未來無法住在祖厝,聽從房仲建議,在外縣市買一戶中古屋,心想萬一全家3口被趕出去,至少還有一個安身之所。 沒想到鎖住現金又增加投資的狀況下,A女士發現要給孩子生活費都很吃力,開始恐慌起來,要依賴藥物才能睡著……
閱讀更多
2023年10月23日
胡肇芳 整理
台北市長蔣萬安先前宣布,8月重啟發放重陽節敬老禮金1500元,民眾8/8~9/7可持敬老卡至各捷運站悠遊卡加值機、4大超商等靠卡領取,後續依序有現金匯款、公所指定地點及時間領取方式致送,如果逾期,10/12~11/13還可至定點親自領取。 人瑞則由各區公所里幹事到府致送,全市預計逾55萬名長輩受益。除了北市以外,全台各縣市近日也即將陸續發放敬老金,《今周刊》也一併統整各縣市重陽敬老金資訊,完整懶人包一次看。
閱讀更多
2023年10月18日
今周學堂
長期投資是實現財務自由目標的可靠途徑之一,然而,許多人卻常常陷入投資的阿呆谷,難以享受到複利增值的好處。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未能用適當的方式來投資,並且未能將「閒錢」這個概念妥善運用。一旦急需用錢而且錢必須從投資市場抽錢出來,往往就成為帳上曾經賺錢最後卻賠錢收場的失敗經驗!
閱讀更多
2023年10月15日
樂透人生─吳家揚
編按:1980年代《華爾街日報》曾舉辦競賽,由黑猩猩在一籃子股票中擲飛鏢選股,結果投資績效竟不輸專業經理人的組合。42歲就財富自由退休的理財顧問吳家揚認為,既然黑猩猩選股都能贏過明星經理,一般人應該也能如法炮製,他以「連續5年EPS大於3元」與「0050」成分股為交集,尋找好標的,自創「黑猩猩選股法」,5年績效竟打敗0050!
閱讀更多
2023年10月13日
郭美懿
台灣單身人口逐年提高,有些人即使進入婚姻,也難保會走到最後,如何規劃好一個人的生活更重要。有位網友在網路論壇發文表示自己43歲、離婚沒小孩,由於母親已經離世,因此想把名下房子賣掉改租房,價金一部份給爸爸養老,一部份拿來投資,其餘將用來環遊世界,卻意外引發兩派論戰。許多網友都勸別賣房,以免老後租不到房子住,真的是這樣嗎?
閱讀更多
2023年10月12日
謝富旭
「為什麼現在53元的新產(2850),比4年前38元的新產便宜!」這是一個很有趣、也很重要的命題。弄懂這個命題的玄機,有助於克服我們投資「成長型價值股」的迷思喔。 編按:原文發表於2023/6/9,今天(2023/10/12)新產股價再度創了歷史新高。能夠不被股票當前的價格所迷惑,看穿它背後所蘊含的潛力,才能幫助我們挑選到真正優良的股票。
閱讀更多
2023年10月11日
陳子萱
《今周刊》週三(10/11)舉辦第七屆幸福熟齡論壇,邀請遺產繼承法律專家劉韋德、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前理事長王儷玲,探討如何從退休理財規劃、預立遺囑,為樂齡族創造人生的幸福下半場。
閱讀更多
2023年10月06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近幾年來,我在投資理財界也算略有名氣,所以被詐騙集團利用,假冒我的名字,在臉書招攬會員,確實讓一些民眾誤信而損失慘重,其中又以銀髮族居多。要如何避免上當?他們的詐騙手法又是什麼?
閱讀更多
2023年10月06日
胡肇芳 整理
掛牌近4個月、規模突破800億元的首檔台股月配息ETF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第4次配息金額公布。依據復華投信官網收益分配期前公告,00929在10月每受益權單位預估配發0.11元,以評價日9月28日淨值17.21元計算,預估單次現金殖利率約0.64%、年化殖利率約7.67%。 擁有「不敗教主」稱號的陳重銘曾表示,00929專注在台灣的科技股,只要堅持「定期定額+逢低加碼+股利買回」的策略,持續累積張數並降低成本,將來就有40家科技公司幫你賺錢,讓你樂活退休。
閱讀更多
2023年10月04日
鄭鴻達
台幣兌美元匯率週三(10/4)一度跌破32.4創逾7年新低,央行總裁楊金龍在立法院指出並沒有所謂的「楊金龍防線」,他表示匯率由市場供需決定,且韓元、日圓、人民幣今年以來貶幅更大。 但楊金龍也強調若市場有激烈變動時,央行一定會進場。 學者吳中書認為,美國不排除進一步升息,因此擴大利差支撐美元,且不只台幣,其他主要幣別相對美元也都呈貶值現象。 他研判要等到台灣今年Q4、明年Q1出口情形改善、經濟動能開始爬升時,台幣貶值的力道才可能開始趨緩。 至於同樣重貶的日圓,有意赴日旅遊的民眾,是否到進場換匯的最佳時刻?吳中書強調匯率很難預測得準,但因為前述因素仍存在,「若問我有無(續貶)可能,是有可能的」。 此外,新台幣匯率在周三一早開低走低,盤中最低一度貶至32.435元,逼近32.5元大關,創下逾7年新低水準;然到午後風雲變色,新台幣匯率於近下午3時及最後收盤時都奇蹟似翻升,最終升值0.3分,以32.325元作收。
閱讀更多
2023年09月27日
胡肇芳 整理
「鋼價底部訊號浮現,下半年鋼市景氣,可望優於上半年。」中鋼6/16股東會上,董事長翁朝棟才對今年鋼市景氣發表上述看法。不過,在中秋節前夕,翁朝棟發出1封內部信指出,「今年恐遭遇建廠以來最大挑戰」,全體必須戰戰兢兢,引起業界熱烈討論。 在這封內部信中,翁朝棟先是回憶2021年,中鋼創下建廠以來獲利新高的榮景,然而自2022年下半年起鋼市卻瞬間急凍,迄今情勢依然險峻。 翁朝棟表示,面對鋼市持續已久的低迷景氣,亞洲主要鋼廠因應策略多為降低成本、提高售價及拓銷高品級鋼等3大方向,而中鋼也是如此。翁朝棟也向員工喊話,公司營運隨時能扭轉乾坤,目標力拚第4季及全年營運轉虧為盈。 由於中鋼股東人數突破120萬人創下新高,董座釋出今年恐遭遇建廠以來最大挑戰訊號,周三(9/27)開盤股價最低來到25.3元,下跌0.75元、跌幅2.8%,終場下跌0.6元,收在25.45元,跌幅為2.3%。 中鋼去年3月股價一度站上40元關卡,10月最低跌到26.2元,如今再破前低來到25.3元附近,若是在高檔買進的等於已經慘賠逾3成,對於120萬股民來說,最關心的就是未來股價會怎麼走。 不敗教主陳重銘過往曾說,中鋼的殖利率真的是不高,他會把中鋼換到高股息ETF上,像是00882、00878,長期投資領股利。 以下為中鋼董事長翁朝棟信件全文。
閱讀更多
2023年09月26日
姜芳千, John Lee
大部分含著「土湯匙」出生的人都覺得自己很難成為有錢人,但是我並不這麼認為。因為我看過身邊好多含著土湯匙出身的人變成有錢人,反而沒看過一輩子含著金湯匙的人。含金湯匙出身的人習慣花錢、不懂省錢,因此若不是超級大富豪,錢花著花著變得很落魄的情形很多。到頭來,出身是否有錢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具備讓自己變有錢的習慣。
閱讀更多
2023年09月25日
丁菱娟
在第人三生退休之後,賺錢的能力弱了,能花錢的時間變多,趁我們體力還行,身上有些積蓄,子女都長大了,這是花錢的最好時機,不需要愧疚,自己掙的錢自己花,用在對的地方,值得的地方,來為我們的第三人生增加一點色彩。
閱讀更多
2023年09月22日
肯恩.費雪, 菈菈.霍夫曼斯
你完全無法又保本又追求資產成長。你不可能只擁有上漲波動,卻沒有下跌波動。如果有人告訴你可以,那他們就是在騙你。或許,他們是無心這麼說的,是不良示範;但也有可能是有心這麼說的,那是更糟糕的示範!你愈是追求成長,就愈要預期波動率會更大。這種情況是無法避免的。請你現在就接受,才不會有不合理的預期。
閱讀更多
2023年09月13日
樂透人生─吳家揚
有些人生勝利組,也可能因不景氣翻船。最近認識一些不景氣下的受害者,他們曾是科技新貴,只是中壯年被迫失業而失去往日光環。時運不濟,上有高堂,下有未成年小孩,僅靠另一半薪水和不夠多的積蓄過活,省吃儉用生活甚是辛苦,鬱悶心情全寫在臉上。人生遭遇逆境時,有些該做或不該做的事,身為理財顧問的我在這裡做一些提醒。
閱讀更多
2023年08月31日
周行一
許多人檢視自己的工作,常會覺得靠所得致富困難,想於短期致富更難,因此轉於想靠投資理財迅速累積財富,但是多少人真的因為理財而致富呢?以下是你在投資理財之前,必須先知道的重要理財觀念。
閱讀更多
2023年08月29日
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
兄弟如手足,弟弟沒地方住,搬來和自己住,不收弟弟房租,一切很合理。不過,少了一動作,可能就會被課重稅。
閱讀更多
2023年08月28日
翁申霖 整理
有錢人的生活是如何?每天穿名牌衣、拿精品包,還是吃一餐萬元起跳的大餐?不少人想像富人的生活就是在食衣住行上有奢靡的開銷,但事實上真是如此嗎?其實,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前日本國稅局官員道出他在第一線的種種觀察,並點出窮與富的最大差別。
閱讀更多
2023年08月22日
粉圓妹
編按:不擅長念書、勉強考上高職夜間部的粉圓妹,20多歲就得靠吃止痛藥才能走路,讓她在29歲意識到「老了誰來養我?」這個問題,於是擬定退休計劃並嚴格執行,卻又在32歲遇股災負債變卡奴……以大眾眼光來看,活脫脫是人生失敗組的寫照。 之後她勒緊褲帶10年、每月存薪50%~60%,堅守投資紀律,利用基金、保險存退休老本,43歲在被逼離職前,主動宣示:「我要退休了!」當時很多同事抱著看戲心態,想著:「看妳能撐多久!」 2023年,粉圓妹退休滿12年了,不但沒有錢不夠用的問題,還過著游牧世界的逍遙生活,她用行動告訴所有人:「不用家財萬貫,也可以提早退休。」 沒工作等於斷了金流?粉圓妹教你退休也能擁有些現金流水庫!
閱讀更多
2023年08月21日
橘世代編輯部
許多勞工辛苦工作大半輩子,就是希望安享晚年。為保障勞工退休後的生活,政府提供「勞工保險老年給付」(俗稱勞保 ),讓勞工退休後得到一筆退休金 ,不論是選擇「一次領」或是「按月領」,皆希望能領到最多。Youtuber《勞工朋友的秘書-張秘書》透過影片提供勞保提領和累積退休金的小技巧,教大家領到最多退休金。張秘書提醒,退休金的多寡與年資和投保薪資 有關,想要領更多,無論是投保私人公司或職業工會,都可以把握這兩大關鍵!
閱讀更多
2023年08月17日
資深保險經紀人 廖嘉紅(R姐)
老客戶李先生擺個小攤賣湯包20年,生意不錯。昨天去他家聊到退休的話題,才知道60歲的李先生在賣湯包之前有5年的勞保投保年資,自己擺攤後就沒有繼續投保。直到民國97年10月1日國民年金開辦後,繳費單寄來他就乖乖的繳了13年。
閱讀更多
2023年08月14日
林依榕整理
隨著疫情趨緩,國人出國旅遊需求大增,加上明(2024)年過年及寒假一共長達27天,不少人早早開始規劃旅程,一到機場便會打卡自拍,或是沿途美景即時上傳社群平台和親朋好友們分享。 但有國外資安專家警告,千萬不要這麼做,尤其是在機場自拍,「你的美好假期恐怕就毀了」。
閱讀更多
2023年08月14日
樂透人生─吳家揚
進入熟齡階段,要準備多少退休金,要怎麼安排開銷,才不會遇到「人在天堂,錢在銀行」或是「人還沒走,無錢可花」的窘境?最近常聽人說退休金要準備1000萬元才夠,從CFP的角度來看「4%法則」,能否用1000萬元「年初帳戶價值」,讓晚年開銷能不虞匱乏,安穩度日呢?
閱讀更多
2023年08月11日
田英洙
台股從去年的萬三一路到近期的萬七、萬八,究竟市場目前處於什麼狀態?景氣是否已經恢復?投資人應該要進場了嗎?此時應該瞄準的投資標的又有哪些,關於這些,股市循環大師浦上邦雄的《股市循環的選股時機》都有解答,為投資人提供一套觀察市場週期,不論熊市牛市都能賺錢的進場策略。
閱讀更多
2023年08月09日
郭美懿整理
憑藉電影《倩女幽魂》走紅華人圈的王祖賢雖已息影19年,但一舉一動都牽引廣大粉絲關注。56歲的她近年定居加拿大,常被網友野生捕獲,近日除了網友發文貼出超市偶遇王祖賢的奇遇文,日前她更在社群分享自拍照,散發仙氣之餘,更看得出很享受悠閒的退隱生活。
閱讀更多
2023年08月09日
朱睿, 童璐瓊
2020年疫情暴發,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很多人開始感覺到現金流的重要性,而如何多存錢也成為年輕人很關心的問題。存款不足,會帶來很多隱患,在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期間,大家可能都有深刻的體會。很多個人和家庭突然陷入捉襟見肘的困境。對於未來不可預測的風險,我們都需要有足夠的儲備來支撐。你可能會說,不是我不想存,而是根本沒錢可存!現在日常生活需要的花銷太大了。 但真的如此嗎?其實有研究證明,即使是窮人,那些每天靠不到1美元生活的人,也會把錢花到非必要的消費上,比如煙、酒、電視。可見並不是沒有錢可以存,只是你沒有找到好的辦法。從行為心理學的角度出發,讓你在能力範圍內存下更多的錢,就是這一講我想和你分享的內容。
閱讀更多
2023年07月31日
黃明惠 整理
詐騙手法又有新招!有民眾收到假冒台灣自來水公司寄發的手機簡訊,內容指出「若是未盡快繳費今晚12點就會停水」;對此,台水澄清該簡訊為詐騙簡訊,提醒民眾有疑問可撥打水單上服務電話或1910專線,千萬別信以為真。
閱讀更多
2023年07月31日
精算媽咪珊迪兔
首先我們必須要正視自己的財。那談什麼理想都是枉然,首先我們必須要正視自己的財處於安全的狀態,首先我們必須要正視自己的財務問題,讓自己的財務處於安全的狀態,心才能定下來。為此,我們必須先給「財務安全」方向跟定義。
閱讀更多
2023年07月29日
翁申霖
鴻海(2317)在週五(7/28)發放現金股利,每股配息5.3元,創下歷史新高,而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也領到逾92億元,外界好奇他會如何使用這筆股利,郭台銘親自解答了。
閱讀更多
2023年07月28日
王學呈
我處理財經新聞30幾年,看過很多有錢人。姑且把有錢人分成兩種:新富和舊富。新富和舊富之間,觀念和行為的差異很大,謹此分享如下:
閱讀更多
2023年07月28日
林韋伶
又有銀行理專挪用客戶資金!金管會在週四(7/27)例行記者會中公布,一名中信銀行前理專在6年6個月內,挪用款項與導致客戶損失金額合計約4381萬元,受影響客戶數有3位,其中包括1位高齡客戶(今年83歲)。 金管會指出,此案顯示中信銀就洗錢防制之存款帳戶或交易持續監控涉有缺失,且未完善建立及未確實執行內部控制制度,依據銀行法第129條第7款,核處新臺幣1000萬元罰鍰。
閱讀更多
2023年07月27日
胡肇芳 整理
臉書詐騙層出不窮,有民眾因為喜愛吃速食,臉書滑到麥當勞優惠資訊,超值雙人套餐只要99元,快速搶購後發現,沒有收到可兌換的票券,還在4分鐘內被盜刷10萬元。她將慘痛的經驗PO至臉書社團,才發現受害者不只她一個。 律師則表示,一旦被盜刷越早掛失越好,平日也要養成信用卡管控的好習慣。
閱讀更多
2023年07月21日
田英洙
坦伯頓為此調查了全球 1.5 萬家企業,發掘了許多被低估的標的,平均持有期限為 5 年。他出售股票的時機,只有在「股價大幅上漲,不再便宜」和「發現有比現在持有的股票便宜 50% 以上的其他股票」的時候。對於購買時機,他則強調,當市場極度悲觀時,就是買進的最佳時機,但是「人類脆弱的本性」卻往往阻止人們將這種信念付諸行動,因此,投資人需要逆向思維,要想投資成功,就必須透過精神上的蛻變,來克服人類脆弱的本性。
閱讀更多
2023年07月18日
胡肇芳 整理
「媽媽,我們是不是又要去睡公園了?」孩子的童言童語,讓人聽了好揪心,新北板橋區這名45歲單親媽,獨自扶養兩名6歲及13歲兒子,平時打零工維持家計外,還得償還跑路的前夫留下的大筆債務,3人窩在約2坪大的小套房,晚餐共吃1個便當,由於繳不出房租,面臨被房東趕走的窘境。 據了解,申請低收入戶需符合2個條件,第一是收入部分,依照家庭總收入除以「全家人口數」,每人每月的生活費少於公告的最低生活費以下;第二是家庭財產沒有超過居住縣市公訂的門檻。不過,各縣市生活水平以及物價有所不同,地方政府設立的門檻也會有差異。
閱讀更多
2023年07月14日
青春向錢看-施昇輝
編按:存股族年中發紅包囉!7月合計有18檔ETF除息,其中首度季配息的元大高股息(0056)、半年配的元大臺灣50(0050)等15檔ETF將同步在7月18日除息,若想搭上除息列車,投資人最後買進日為7月17日(周一),股息將在8月11日入袋。 其中,0050將配發1.8元,0056則配發1元,激勵股價來到今年高點,這時間還能買0050、0056嗎?對此,樂活大叔施昇輝認為,平衡型的投資人可以在大盤日K<20的時候,考慮買進0050,即使沒賺到價差,每年還能領到股息。而若是保守型的投資人,只想每年穩定「領股息」,那麼應將投資時間拉長,而非等到除息前才買。 (原文刊載於2021/7/2,更新時間為2023/7/14)
閱讀更多
2023年07月13日
郭美懿
以《風飛沙》、《海海人生》紅遍全台的歌壇大姊大陳盈潔,因被控教唆偽造有價證券,被判刑入獄定讞。陳盈潔為向友人借款280萬,涉嫌教唆胞姊在本票上簽下小妹陳郁心的姓名,法官認為陳盈潔犯後卸責飾詞,並無犯罪情狀顯可憫恕,原1年8月改判3年2月,最終駁回上訴,全案定讞。
閱讀更多
2023年07月11日
小花平台
最近很流行的網路流行語「回憶殺」,意指對於過去的回想伴隨著各種錯綜複雜的情緒,從濃烈的思鄉情懷到朦朧真切的深刻情感……。 說到台灣女子二人歌唱組合「錦繡二重唱」,5、6年級生一定不感陌生,這個由錦雯與琇琴組成的女子二重唱於90年代崛起,他們一路推出「明天也要作伴」、「天涼好個秋」、「單飛」、……等暢銷名曲,兩人歌而優則演,演歌雙棲之餘,還很有理財頭腦。 其中,琇琴(于子育)以台劇《俗女養成記》榮獲金鐘獎最佳女配角獎殊榮,並贏得了「國民媽媽」的稱號,但是看似事業成功的背後,你能想像她曾經背負新台幣近60萬元的卡債,最終靠著自創的5本帳戶理財法逆襲人生、成功由負轉正,自此人生逆轉勝。 以下本文帶領讀者一窺琇琴的獨家致富之道,與先前小花平台提出的聰明理財法竟有異曲同工之妙,一起來看看吧!
閱讀更多
2023年07月11日
樂透人生─吳家揚
近來0056改採季配息並增加投資標的,可與其他季配息的ETF搭成「月月配」組合,一時蔚為話題。這種「月月領息」的投資方法,對熟齡族也是很好的退休理財規劃,但究竟應該怎麼進行配置、組合?這樣做的優點是什麼?有什麼缺點需要注意?準退休族群與已經退休者在佈局又該怎麼做,才能降低風險?
閱讀更多
2023年07月10日
郭美懿
「存夠錢退休」是許多人矢志追求的目標,但為了達成夢想,你願意犧牲到什麼程度?日本有位45歲網友自述花20年存下9470萬日圓(約2000萬台幣),預估今年就能存到1億日圓提早退休。為達此目標,他20年來住破爛屋、不吹冷氣,晚餐更只有一碗白飯、一顆梅乾和一盤玉子燒。
閱讀更多
2023年07月09日
黃明惠 整理
作家黃大米日前在臉書發文,整理網友分享的「路邊攤隱形富豪」。像是早餐車阿伯擁有一整排出租房、賣便當阿姨可以買下天母12間房,無論是在路口賣小吃,或是撿回收,他們都可能是表面上看不出來的有錢人。 巧合的是,這些分享的故事幾乎一半以上都是賣傳統小吃,讓不少人直呼是「因為不用繳稅」;但也有人認為,其實重點在於「勤儉持家」。 其中,有個賣肉圓的攤販老闆娘,她50年內用現金買了10間房,但兒女都不想接她的肉圓攤,喜歡去有冷氣的地方做月薪3萬的工作,因為覺得「等遺產就好了」。
閱讀更多
2023年07月07日
謝富旭
存股族如果遇到大盤指數漲一千多點,但手中的股票卻靜悄悄地水波不興,有些股票甚至還反向下跌的情境時,心理感受一定不好。殊不知,克服這種「賺了指數、賠了差價」的糟糕感覺,是您邁向存股致富之路的一個必經蛻變。
閱讀更多
2023年07月04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絕大多數的人在退休後,還是對自己的經濟狀況不太放心,仍需要透過投資來增加生活的安全感,但該投資什麼呢?首先,絕對不能把所有的錢都拿去銀行存起來,因為就算最高的定存利率,都無法打敗每年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率。我建議留下兩年的生活緊急預備金存在銀行,其他都該進行較積極的投資。
閱讀更多
2023年06月29日
朴成賢
投資要在何時開始才好呢?就像「收集灰塵後仍舊是灰塵」這句話,如果只用少少的錢去滾動獲利,似乎沒有太大的作用,那麼難道必須等到存下大筆錢後才能投資嗎? 也不全然如此,因為投資並非加法遊戲,而是乘法遊戲,灰塵再加上灰塵的話就只會有兩粒灰塵,但灰塵乘上灰塵的話就會成為塵土、再成為砂土,最終就能成為高山。要如何讓小錢滾動,再讓大錢滾動?那就是一邊存錢一邊進行投資。
閱讀更多
2023年06月19日
張道麟
記得小時候,排隊等待著遊樂園的旋轉木馬嗎? 音樂響起,旋轉木馬開始隨音樂上上下下,小朋友的歡笑聲此起彼落,然而看似前進的木馬,卻永遠在大大的傘棚下繞著圈圈。 我們的人生,是否像是旋轉木馬呢?我們每個人都選了一匹屬於自己的木馬,騎向未知的未來,起起伏伏,兜兜轉轉。 我們都以為坐上馬車後,就能達到終點,誰知道終點怎麼也看不清;我們都以為坐上馬後,自己就能不停的前進,卻發現只在原地繞圈圈。 我們不能等到曲終人散,才發現自己離奮鬥的起點, 相差只有一點點,要走在真正累積的道路上,離開看似穩固卻繞圈的人生,才有機會安心的迎向自由人生。 這是個發生在阿巧和小戴身上的故事。
閱讀更多
2023年06月19日
林依榕整理
近期高股息、季配型ETF深受投資人喜愛,除了0056、00878先前備受關注,搭上大盤漲勢及除息行情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每股配發0.54元、年化殖利率上看10.72%,也成功吸引了許多人買入投資。 不過ETF一向被視為較適合保守型、沒有太多時間關注的人,較為合適的投資選擇,一名網友就疑惑表示,關注了不少高股息ETF的表現不比0050差,卻被調侃「高股息ETF只適合退休族買」,真的是如此嗎?
閱讀更多
2023年06月17日
翁申霖
買房話題夯,但其中關於換屋、賣屋的細節更是要留意,想要合法節稅的話可得好好做功課。資深地政士分享一真實案例,一名男子先賣掉持有近10年的房屋,再以800萬的價格買下媽媽手上的房子,向國稅局申請「重購退稅」,因符合資格,原先被課走的25萬土地增值稅,最終原封不動再回到男子口袋。 然而,親人間的不動產買賣通常踩在模糊地帶,為什麼該男子不會被課到贈與稅呢?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