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06日
朴末禮, 金宥拉
人生,究竟是什麼呢?究竟該怎麼樣過下去,才不會留下後悔呢?人人都說要好好過生活,所以認真地過了。可是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那樣認真的結果,卻似乎不一定過得很好。
閱讀更多
2020年01月03日
游乾桂
謝謝他把這些哲理提早告訴我,即使過了二十年,每每想起還是受益良多,人生最容易的是提得起,放下很難。工作讓他有了成就,竊取金錢,但失去健康,生病之後,他才理解,這三件事原來是同一件事。
閱讀更多
2020年01月03日
游乾桂
每一次團體的旅行,我們總會看見不同形式的爭議,這也正是我一直習慣一個人旅行的原因,我是出來解壓的,不是找麻煩。
閱讀更多
2020年01月03日
游乾桂
這些字眼一聽便知是「疲倦症候群」的前兆,它也一度發生在我的身上,馬不停蹄的把美麗人生轉成了風火輪般,天天快攻上籃,誰踩過人生煞車呢?金錢的貪求慢慢成了一種是原罪無誤,但「錢萬能嗎?」
閱讀更多
2020年01月03日
三條凜花
它的目的是要讓你仔細考慮是否真的想要這個東西,以避免衝動購物;同時比較各廠商同樣的品項,以免買了才後悔。
閱讀更多
2020年01月03日
雪兒Cher
總有人問為什麼要離開,往往都有言不由衷的理由。三十歲那一年離開,是因為工作跟感情都遇到巨大的瓶頸,不再執著工作的回報,能不能踏入婚姻,戀愛非要有什麼條件,我跟自己說「趁年輕能走多遠,就走多遠。」
閱讀更多
2019年12月31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我其實也知道自己被一兩個高中同學斷捨離了,這都是難免的事,但在第三人生,真的該為自己多活一些,覺得討厭的老朋友就不必費神去互動了。
閱讀更多
2019年12月25日
黃越綏
人在心態上若先向「老」妥協,所有行為舉止就會不自主地配合著新角色扮演,不但給自己設限,也給自己找了很多藉口。
閱讀更多
2019年12月25日
黃越綏
套句選舉常用的形容,我們隨時都處在「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的挑戰中,唯有正向思考才能突破心理障礙,也唯有在堅持中力行,方能抵達目標。
閱讀更多
2019年12月17日
老黑看世界
為什麽素昧平生可以深入淺出,認識的人反而禁忌一堆?或許和陌生人沒有利害關係,也不用怕丟面子有關,尤其後者,東方人階級意識根深蒂固,與人相比容易不爽,卻又無法克制不比,乾脆視而不見,避而不談!
閱讀更多
2019年12月17日
老黑看世界
退休的道理一樣,有些人或許以為退休等同無所事事,這在我們父母那輩確實如此,但拜長壽和科技之賜,退休不但是我們這輩人必經,而且重要性和長度不下於任何其他人生階段,缺少準備自然失落徬徨,無所適從。
閱讀更多
2019年12月17日
老黑看世界
不知你有沒這樣經驗?同學朋友經常利用其中有人從國外回台時聚會,形成的結果是住得越遠碰面次數越多,住在同城一年見不到一次倒是常事,說明重點不是地理距離,是心理距離。
閱讀更多
2019年12月17日
阿爾發機器人理財/ERIN
你是否即將進入退休生活呢?那麼你已經做好退休準備了嗎?退休前5年的規劃特別重要,如果你即將在5年內退休,但還沒準備好,你應該根據以下5大建議即早做準備:
閱讀更多
2019年12月16日
三條凜花
在經過短時間存放之後,說不定就能做出判斷了。如果這樣仍然無法確定,就等到整個房間都收拾完畢的階段再做確認;如果還是猶豫不決,就斷然捨棄吧!
閱讀更多
2019年12月16日
老黑看世界
最近遇上好幾位在考慮退休時猶豫不決的人,原因有二,一是錢,還有錢可賺為何不賺?二是事,習慣忙碌,退下來不知生活重心為何,對此,個人看法如下。
閱讀更多
2019年12月13日
沈智恩
只要跟那個人見面就會覺得開心、興奮,那對方就是VIP。如果不想跟他們分開,希望經常見面的話,就不要吝於主動聯絡、表達自己的關心之情。
閱讀更多
2019年12月12日
顧浩然
當我們願意把對方或自己當成一個人,而不是某個「身份」或「角色」,或許,我們就有機會不再被對這些身份或角色的期待給困住了,也就有機會釋懷了。
閱讀更多
2019年12月11日
沈智恩
要清掉的物品應該盡快拿到外面去丟掉。想著「之後要捐出去、要送給誰」先堆放在一邊,就會沒有進展、妨礙整理工作。
閱讀更多
2019年12月11日
沈智恩
每天的任務分成「清空─分享─填滿─充實」等四個階段,也有少部分的任務是只要分為一、兩個階段就能完成。
閱讀更多
2019年12月06日
林靜君談心室
最近我在幾場樂齡講座演講時,開場白提到幾句,自己算是中年轉業。只是短短幾個字,出乎意料之外,幾乎每場都有女性聽眾特別留下來,關切我的轉業經驗,透露著想要轉業,但又擔心不妥而猶豫掙扎的心情。
閱讀更多
2019年12月06日
雪兒Cher
努力,不一定會有回報。選擇,才能讓妳變的更加成熟,當你學會坦然面對挫折,過去自以為是的磨難就會放下。
閱讀更多
2019年12月05日
雪兒Cher
年紀越大,做很多事往往不能下定決心,盼前顧後就想哪條路比較好走,時間從指縫中流掉,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庸碌,大多數人好像都逃不過,也跳不出,慢慢走進年紀的陷阱中。
閱讀更多
2019年12月04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日前某個傍晚,我去上知名作家李偉文主持的廣播節目。在錄音之前,我跟他說,這是我今天的第三個行程,錄完之後,晚上還要去某大學演講。他問我,前兩個行程是什麼?我說中午是和幾位久未謀面的以前同事吃飯,然後去看金馬國際影展的一部電影。他說,這兩個怎麼能算是「行程」呢?
閱讀更多
2019年12月02日
廖文君
物品的多寡可能是種比較,丟東西的多寡也可能是種競爭,我們可以從這樣的模式看見:只要是「對立」的兩個立場,都是一種戰爭。這些都來自於愛的缺失,不理解自己,也無法平衡內心的失落,所以才害怕錯過、害怕被排除在外,急著想要跟上潮流,想要達到目標又無法真心付出。
閱讀更多
2019年11月28日
老黑看世界
連續三天三場南,中,北,退休講座,遇見不少自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朋友,也透過問答認知到一些關於退休的憂慮和迷思。
閱讀更多
2019年11月27日
丁寧
好好照顧自己,去做很多自己會開心、對自己好的事,把自己的能量養好了、能量足夠了,自然知道該怎麼處理你們的問題。而且到那個時候,妳就會無法再忍受你們這樣的關係了。
閱讀更多
2019年11月21日
揚生慈善基金會
和幾位朋友聊天。 立倫有點不平地說,他發現社會上歧視老人的觀念愈來愈嚴重,他舉例說,我去看病時如果有子女陪,醫生都是對著子女問問題, 有些問題子女也不清楚,還是得問我,我回答了之後,下個問題醫生又對著子女問,讓我覺得不受尊重。
閱讀更多
2019年11月20日
韓星姬
有人說:「不管多年輕,放棄了成長就是老人;即便年事已高,持續成長就是年輕人。」就像人性成熟的過程是永無盡頭般,精神上的成長也不存在終點。
閱讀更多
2019年11月20日
韓星姬
年紀越大,越能強烈感受到時間、生命的有限,而這會變成你面對往後人生的一種強烈正面動力。對每個人來說,時間的餘額都只會不停減少,因此請放下不必要的煩惱,好好度過「現在,這個當下」吧。
閱讀更多
2019年11月20日
揚生慈善基金會
有人說,年紀越大越固執,我想其實是累積多年的人生經驗,有更多元的思維與價值觀,所以相較於如張白紙的小孩,面對長者,更需要多點包容與同理吧!
閱讀更多
2019年11月18日
林靜芸
以字典比喻,年輕人是一本簡潔的小字典,老人是一本繁複的大字典。碰到問題時,小字典迅速簡單解答;大字典查尋較慢,但是解釋較清楚,能夠回答的問題較廣。心理科學專家的研究,老人在「猜別人想什麼」或是「處理複雜問題」時,勝過年輕人。
閱讀更多
2019年11月16日
林靜君談心室
很多人喜歡說, 等我有錢了以後,我就......。 等我退休了以後,我就......。 等孩子長大了以後,我就......。 這個「等以後怎麼樣,我就要怎麼樣」的句型,乍聽之下好像煞有那麼一回事,但是人生能有多少個「以後」呢?
閱讀更多
2019年11月15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我就是利用臉書的發文,來讓自己不可以只有五分鐘熱度,也讓自己勇往直前,絕不後悔。你也有想完成的夢想嗎?請先寫在臉書上,大家才會相信你是認真的。
閱讀更多
2019年11月12日
劉黎兒
獨居一人雖然是因為珍惜自己獨享的時間,但並不表示要遠離群眾。一向喜歡獨自行動的人,眼下獲得空前的肯定,舉凡有關獨居一人的網站中,最多投稿都是一人活動的「solo活」,而且不分男女,以往許多女人止步的牛丼店或拉麵店,如今都常見女人一人堂堂地在用餐,其他非日常或日常化的solo活更是不計其數。
閱讀更多
2019年11月11日
思小妞
因為每個人所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個資源可以是時間、金錢、精力,甚至你的熱情,人只有在某些事物上先接受一般(甚至糟糕)的結果,才有足夠的資源在另一些事情上去追求更好的東西。
閱讀更多
2019年11月01日
洪仲清
她開始學著,感覺到勉強就試著用適當的方式表達,或者給自己放個假,找個空檔,降低做事的標準,學著慢一點回應。這麼做,負面情緒銀行的存款,常保持在低檔。
閱讀更多
2019年10月25日
洪雪珍
台灣社會對中年失業現象之普遍缺乏認識,也缺乏警覺,從這則案例即可得知一二。
閱讀更多
2019年10月10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我並不是建議大家以後都不必出國旅行,只是說不必再因為羨慕,但自己卻做不到而感到挫折。不過,我要提醒的是,我或許幫你卸下了「第三人生應該要常常出國旅行」的情緒重擔,但這時你該省思的是,你的生活是否過得充實、有意義?這或許才是時間可能非常漫長的第三人生裡最重要的課題。
閱讀更多
2019年10月08日
史蒂芬妮‧史塔爾
請你回想一下,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你曾經怎麼樣毫無偏見地觀察這個世界,許多你如今所擁有的關於美與醜、對與錯的規則,當時根本就不存在,事物就像它們本身那麼簡單。耐人尋味的是,就連那些有個著實悲慘童年的人,也都能憶起童年的這種輕鬆。
閱讀更多
2019年10月08日
史蒂芬妮‧史塔爾
過於配合的人也有自我價值感的問題,他們深信,自己留不住如此完美的伴侶,這又會導致他們逃避與那個完美對象建立固定的關係,或是總在親密的時刻過後再度與對方保持距離。
閱讀更多
2019年10月07日
留佩萱
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需要有這些贏得你信任的「對的人」——那些有能力同理、聆聽、不評價的人。這些人可能是你的伴侶、家人、朋友、同事、心理治療師、老師、教會人員……等等,這些「對的人」才有資格傾聽你的故事,看見你的脆弱。
閱讀更多
2019年10月07日
留佩萱
我有好幾位個案這樣告訴我:「我不敢和我的爸爸/媽媽/朋友/伴侶表達情緒,因為我很怕他們會評價我、不接納我。」當他們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和對方分享,卻意外發現對方的回應比預期中來得好。
閱讀更多
2019年10月07日
留佩萱
會不會感到孤獨,並不是取決於花多少時間和別人在一起,而是這些關係的品質。想想看:和別人在一起時,你願意讓自己脆弱嗎?你願意表現出真實的自己嗎?當所有人在社群網站上展現最完美的一面時,你願意談論自己的不完美嗎?你和另一個人之間有真摯的連結嗎?
閱讀更多
2019年10月02日
愛心理
沒有徵得他人同意就給出的建議,帶給人的感受就是包裹著批評的攻擊。 你可以把你的評價留在心裡,因為對方並沒有想要得到你的批評。把別人沒有想要的東西直接塞給對方,這是很粗暴的行為。
閱讀更多
2019年10月02日
愛心理
別人的嘴巴你管不了,你能做的,只有把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好好過好生活,也學習接受世界上就是有這種事情會發生。
閱讀更多
2019年09月30日
新活藝術
當我們說著不同的「愛的語言」時,就是一陣雞同鴨講,因為在他們耳裡,都是聽不懂的外國語。即便對方覺得自己已經說得很清楚明白,但聽者還是一知半解,耗盡心力才能約略了解對方的意思。
閱讀更多
2019年09月27日
保坂隆
人生到了五十歲左右,長年在職場奮鬥的女性早已對工作駕輕就熟、足以擔當重任,也更加肯定工作的價值。至於擔任家庭主婦的女性,這時孩子大概都已獨立單飛,或許也開始懷念起,年輕時剛加入工作「戰場」那段忙得不可開交的日子。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