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找回「被需要」的感覺!5種退休人生狀態,開心做自己、第二人生超快樂

退休後,找回「被需要」的感覺!5種退休人生狀態,開心做自己、第二人生超快樂

有些人一輩子在職場奔波,不知道興趣是什麼?退休後閒得發慌,看電視成了唯一活動,除此之外還能做些什麼?如何能退而不休呢?讓我們一起找回被需要的感覺,再創造人生美好階段。

想要哪一種退休人生?

 

退休之後,卸下人生的責任與壓力,不再為五斗米折腰,終於可以開心做自己、享受新生活了。以下五種退休人生,哪種是你最嚮往的呢?自我檢視一下,最嚮往到最不嚮往,從1排到5,你會怎麼排呢?

 

退休人生狀態

 

A.實現未完成夢想的絕佳機會。搬離原生活圈,展開安可職涯,例如喜歡田園生活的人,買下農場,推廣有機種植,並發展出新商機。

 

B.退休後志趣不變,持續把專業發揮在相關領域上,維持相當的工作量。例如,教師退休後轉任社區大學講師;專業經理人兼職顧問等。

 

C.仍時常關注過去工作產業和社會現況,給予專業評論與建議,但並不採取實際行動。例如,退休建築師出現「職業病」,給予建案評論意見。

 

D.退休就是要好好放鬆,享受自由時光,不必有特定的規畫。例如帶孫子、享受美食、老友相聚、偶爾來一趟小旅行。

 

E.仍在尋找合適的退休模式,雖然對未來感到不確定,但抱持正向態度,不斷摸索和嘗試。例如被迫提早退休、還未準備就退休的人。

 

如果你最嚮往的是A,是屬於「冒險者」類型,大膽追夢是最適合你的退休人生。

 

如果你最嚮往的是B,是屬於「續承者」類型,在原來的專業維持「半退休」狀態,或者投入「志工」行列,持續「工作」的感覺才能讓你得到滿足。

 

如果你最嚮往的是C,是屬於「旁觀者」類型,很適合當個部落客或YouTuber,透過寫文章和拍影片,讓你的專業評論被更多人聽見、看見。

 

如果你最嚮往的是D,是屬於「享受者」類型,把時間花在家人、朋友、自己身上,能為你帶來快樂。

 

如果你最嚮往的是E,是屬於「搜尋者」類型,你要把本篇好好的看完,認真思考該轉變為前四種類型中的哪一種。

 

美國心理學家南希.施洛斯伯格(Nancy K. Schlossberg)在《聰明退休,快樂退休:找到你的人生真實道路》(Retire Smart, Retire Happy: Finding Your True Path in Life)這本書中,將退休後的人生區分為六大類型,除了上述「冒險者」、「續承者」、「旁觀者」、「享受者」、「搜尋者」五種類型,還有一型為「退縮者」。

 

這類人幾乎不再接觸退休前的活動與人際關係,也放棄尋找新的定位,個性變得封閉而不開心。

 

最容易成為此類型的人是戀棧職場生涯、在工作時期就對退休毫無想像,甚至把退休生活視為無用、孤獨、無聊的人。

 

「冒險者」把興趣當飯吃

 

一位朋友從公務員退休後,因為喜歡雕刻,便在後院簡單弄個工作室開心自娛。鄰居看了他的作品很喜歡,請他刻神像,隨著口碑傳開,他開店做起生意,最後還變成家傳事業,交給下一代。

 

若宮雅子(Masako Wakamiya)從銀行職員的工作中退休後,對電腦產生了興趣,她要求軟體開發人員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功能,但沒人響應,她決定自己學,而今80幾歲的她,受蘋果邀請參加「世界開發者大會」時,是與會者中最年長的App應用程式開發者。

 

 

「冒險者」退休後繼續「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開心快樂。

 

由於從興趣出發,代表在退休前沒有機會投入大量時間鑽研。

 

除了自己摸索,參加相關課程可以加速專精,如果能取得相關證照,更有助於實踐「把興趣當飯吃」。

 

統計調查

內政部於108年底公佈,台灣女性平均年齡為84歲,當壽命延長成為普遍現象,50歲是新的30歲,將興趣轉化為專長,可創造人生新舞台,活出新人生 !

 

常見的課程可依互動性高低和成果性高低,分成以下四種類型。

 

互動性高的課程,可以增進人際關係的互動;成果性高的課程,容易產生成就感。「冒險者」想要追求成果,若興趣是落在類型一(如手工藝創作)或類型二(如烘焙),很適合透過上課的方式,將興趣變專業。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希望老後的我,看起來還不錯!寫給準老人的30篇優老計畫》,時報出版出版,萬子綾, 黃淑君, 楊婷雅, 蔡麗瓊, 楊香容, 鄭惠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