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變革,樂在其中
史奈德的研究似乎證實了許多勵志作家多年來所宣導的:人生大體上是自我實現的預言。
我們所獲致的成果反映出我們自己的期待。
如果期待不高、目標低、沒有認真嘗試,所得成果就有限。如果期待高、目標高、辛勤工作,得到的就多。
若是認為自己是受害者,世界與你唱反調,就是自毀成功的機會。如果相信自己做得到,上帝與人性和你同在,就會完成目標。
最重要的是,贏家視自己為贏家。
我們了解愈多,愈能發現這種老掉牙的說法,竟然就是成功的終極關鍵。
你所學習到的最寶貴教訓是,人生充滿第二次的機會。但是第二次機會往往出人意料,而且不受歡迎。
回顧過往人生,你應該可以回憶起若干次經驗,原以為是最糟糕的改變,結果卻變成最好的。
在這個變革加速進行的世界裡,單是容忍變革、學習管理變革是不夠的。你應該要期待變革、擁抱變革,有時啟動變革,並學習樂在其中。
所有的改變一開始都令人不安,必須冒風險,但是事情改變愈多,機會與經驗也愈多。抱怨處於動盪時期的人,沒有體會到動盪讓我們有機會學習、成長,與致富。
練習以下的技巧,可以讓你乘著改變的浪潮,進入贏家之列:
1.時時緊盯著獎賞。
如果你的長期目標是進入贏家之列,不要令意料外的事讓你放棄目標。到達財務自由的路有許多,你只需找出其中一條。看看史提夫的例子。
史提夫是電子工程師,自大學畢業就在IBM工作,他的夢想是在公司內步步高升。有一天,他讀到一篇發人深省的文章,提到一般公司在選擇高級主管時,在身高上的歧視。
史提夫身高五呎七吋,根據那項研究,身高在五呎七吋以下的男人有30%,但其中只有30%擔任公司高級主管。
因為不喜歡這樣的機率,史提夫要求降轉,從工程師變成技術員,薪水按小時計,而不是年薪。
這麼做之後,再加上加班工作,他的薪資快速增加。他用三分之一的薪水生活、三分之一存起來投資、三分之一付稅。
當投資金額成長到年薪的十倍時,史提夫以四十之齡自IBM退休,從紐約搬到陽光之州的亞利桑那州,他在那兒做一份自己喜歡的兼職工作。
2. 不要害怕成功。
有一天晚上,我太太問我,是否願意跟她的朋友瑪麗在電話裡談一談。
有人提供瑪麗很不錯的工作機會,完全適合她的背景、經驗,與才能,薪水與津貼都很好,但是瑪麗害怕離開現有的工作,希望聽聽我的建議。
在她告訴我新工作所提供的條件之前,我在電話中問她:「瑪麗,我問妳一個問題,如果妳不害怕,妳會接受這份工作嗎?」
她哭著回答:「是的,我應該會。」
我說:「那就接受這份工作。害怕並沒有錯,如果我是妳,我也會害怕。但是妳不能讓害怕掌控妳的生活。」她接受了那份工作,而且發現更喜歡新的工作。
如果你獲得一個不錯的機會,但改變很大,不要讓害怕成為決定者,問問自己:「最壞的情況是什麼,我可以接受嗎?」以及「如果我不害怕,我會抓住這機會嗎?」如果兩者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就去做吧。
如同劇作家尼爾‧賽門(Neil Simon)所說:「若無人冒險,米開朗基羅只能做個彩繪西斯汀教堂地板的人。」
3. 把失望化為刺激更大成就的動力。
意外的挫敗令人受傷,不必否認這種情緒,給自己一點悲傷的時間,然後再回去工作。
一九八三年,我向學校申請七年一次的研究公休假。在申請表上,我寫著希望研究的題目是組織中表現與獎賞之間的關係,並撰寫有關的文章。我對這題目很有興趣,因為在我任教的學校,這兩者間一點關係都沒有。
行政人員退回我的申請,說我的計畫「缺乏品質」。這官僚的評論激起我的憤慨:「哼!缺乏品質?我要你們瞧瞧,寫出這個主題的最佳書籍。」
《二十一世紀管理新觀念》(The Greatest Management Principle in the World)於一九八五年出版,被譯成十幾種語言,改編成視訊訓練教材,並帶來許多演講的邀約。這本書在《成功》(Success)雜誌上有專文報導,美國廣播公司(ABC)的《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也來訪問我。
這本書所賺到的錢,讓我可以休兩年無薪假,比我原來所申請的假期長了四倍。在這段期間,我又寫了《如何永遠贏得顧客》,收益也非常大。
這兩本書的成功,讓我進入贏家之列,而且讓我提早自大學退休,遠超乎我的夢想。
(本文摘自《賺錢,也賺幸福:讓你累積財富、享受人生的理財魔法書》,商業周刊出版,麥可.勒巴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