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4日
高愛倫
你受得了氣嗎?你受不得氣嗎?你常常受氣嗎?受氣的感覺有常見的三種源頭。 第一種,明明說者無心,偏偏聽者有意,很容易自動安裝想當然爾被欺負受委屈的敏感理由。這樣的人,心裡疊落了一副用之不盡的悲情牌,不時飛出一張,覺得自己時時受氣, 導致天天受苦。
閱讀更多
2023年03月24日
丁菱娟
年輕時,如果你問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肯定回答想成為「成功的人」,負責任且快樂的人。但現在的我會回答,想成為一個「有趣的人」。 年輕時覺得成為成功的人很重要,熟齡之後卻認為成為有趣的人更重要。因為有趣的人才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有趣的人一定會過日子,不會讓自己無聊,也會令人愉悅,因此我現在想結交的朋友,也希望是有趣的朋友。
閱讀更多
2023年03月23日
吳東軒
忘記是第幾次住院,那天晚上在醫院陪我的是爸爸,他突然一副要認真跟我說什麼事情的樣子,我好奇地看著他,他說:「東東,你不要想為什麼是你。」 「 ?」 「你不要去想為什麼是你生病,不要去想這東西。」
閱讀更多
2023年03月13日
郭美懿整理
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今天登場,51歲華裔男星關繼威沒有懸念以《媽的多重宇宙》抱回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也成為史上第2位獲同獎項的華裔得主。 他12歲就演出史蒂芬史匹柏執導、哈里遜福特主演的《魔宮傳奇》,更以《七寶奇謀》爆紅,但此後苦無演出機會,沉寂20多年再回到大螢幕上,人生翻轉過程勵志。他感謝太太過去20年來不斷告訴自己「你的時刻會來臨」,並以自己的故事勉勵其他人:「讓你的夢想活著!」
閱讀更多
2023年03月10日
林靜君談心室
不要將「一群朋友揪出去但沒有揪自己」,看成是年輕人專屬的人際困擾,而是要坦然面對;想參加的活動不要等人揪,可以化被動為主動,自已主動找人。偶而打個電話聯繫,不論親情、愛情、友情什麼情都需要經營,不論老朋老友老伴什麼對象都一樣。
閱讀更多
2023年03月09日
朵拉.托賽
你的人生由誰作主?你的人生是由你自己作主。我的人生則是我自己決定。我可以斬釘截鐵地這麼說,可是……。「因為朵拉可以只考慮自己,真好啊。」經常會有人這麼說我。
閱讀更多
2023年02月24日
偉文隨筆
自古以來,幾乎不管什麼宗教或靈修團體,都把獨處當作是尋求來自上天啟示必要的手段,透過獨處,人類才能與超越的靈界交流,當然,不管我們是不是相信有這麼一個最高的主宰存在,在大自然裡獨處,有機會體會到與自然萬物融為一體的經驗,那種人與眼前景色似乎已經不再有界線的神祕體驗,如同祈禱,幾乎不可能發生在身旁有人吱吱喳喳講話時。
閱讀更多
2023年02月18日
陳業鑫 律師
愛爾蘭鐵路公司一名年薪約390萬台幣的財務經理,不爽自己過去9年在公司被「惡意報復」,讓他天天沒事做,只能讀報、吃三明治和散步,就將公司告上法院。
閱讀更多
2023年02月14日
洪雪珍
「去打工度假回來的人,找工作都要找很久,」一位28歲的上班族談起他的同學朋友,在打工度假回來之後,求職心態出現明顯變化,他說:「即使找到了,也要適應好長一段時間,要換過幾個工作才能安定下來。」 (現行基本工資已調整為每月新台幣26,40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為176元,原文刊載於2019/8/15,更新時間為2023/2/14)
閱讀更多
2023年02月08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我以前一直是個訂了目標,就一定要努力達成的人,但年紀漸長,心態已有所不同。如果過程並不開心,甚至有可能造成身體不適而拖累別人,就該及早放棄。
閱讀更多
2023年02月07日
郭美懿
昔日瓊瑤御用女主角劉雪華已63歲,她以3秒掉淚的精湛演技著稱,一雙水靈剪瞳及優雅氣質更是出眾,不過近年她頻頻被拍到皺紋照,媒體更稱沒去整型的她被拍素顏照「很勇敢」。對此,作家黃越綏發文力挺:「我雖然不認識劉雪華,但我相信她的勇敢是來自於對演員角色及個人的自信,也包含了享受生命真實的感覺。」
閱讀更多
2023年02月06日
輝姑娘
窮困最大的痛苦,是根本沒有選擇「要」或者「不要」的權利。擺在面前的只有一條路:不要。
閱讀更多
2023年02月03日
周品均
結婚不再只是你們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家人的事,關於婚姻生活的抱怨,有個萬年無解的就是:婆媳問題。然後大部分的婆媳問題,其實都來自「住在一起」!
閱讀更多
2023年01月25日
彭蕙珍
日本人提出的「斷捨離」近年在台灣造成風潮。台灣最大物資循環平台「GC贈物網」營運長林逸欣表示,很多人以為「斷捨離」是丟東西而已,其實它不只如此,更多的是去檢視及釐清自己真正需要的,並且找回富足感。
閱讀更多
2023年01月19日
陳立飛(Spenser)
一個人不能在同一個狀態下待太久,這樣就不會發生裂變、不會有大突破。
閱讀更多
2023年01月19日
傅瑋瓊
5歲時,為了避難搬到水吉鄉下和外公同住,耳濡目染下,外公做木材生意,其為人處事的身教在無形中潛移默化,影響鄭崇華的人格養成,是他生命中的第一個好老師。
閱讀更多
2023年01月18日
整合傳播特別企劃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人的健康和財富,面對失控時代,環貫綠佳利透過全方位健康促進的產品、共享制度,以及打造夢想板課程、奬勵旅遊活動,帶領「自主創業家」設定並追逐夢想,成功化危機為新契機,不僅促使大家擁有健康和財富,還具備駕馭夢想的能力,勇於逐夢、圓夢,過程中還能助人擁有身心、經濟健康,因而人人都有能力為社會做出貢獻,進而促使社會健康,更增添生命的意義及價值!
閱讀更多
2023年01月17日
整理鍊金術師小印
作者曾經是擁有上萬件物品的購物狂,因為一場失戀及家庭失和,開始用十多年「販售二手」技能以及「整理遺物」心態來斷捨離。2年內斷捨離9成物品,從中回收50萬,隔年33歲財富自由。 曾任日商高階主管,生性不喜歡整理,故用「管理公司的思維來管理物品」,教授學員有效率的整理術。深信時間應該要花在更美好的事物上。
閱讀更多
2023年01月17日
陳子萱
走進台北捷運雙連站旁的靜謐小巷,平日白天行人稀少,一旁就緊鄰文青小店聚集的赤峰街;鮮有人會發現,眾多小店面裡,竟還藏著一家婚顧公司。
閱讀更多
2023年01月13日
特掃隊長
我其實是個悲觀的魯蛇,尤其到了冬天,往往從早上開始就被悲觀的思緒纏繞著。 雖然我常常想用清朗的心情面對每一天的開始,但很少能如此。多數時候的早上,我的心總像是被憂鬱的繩索綑綁,無力欲泣地從被窩中爬出。 一天中最讓我期待的往往是吃飯和睡覺。對於不菸不賭、沒時間,又沒有什麼興趣的我來說,這是生活中最美好的時刻。
閱讀更多
2023年01月10日
林靜芸醫師
編按:許多人對「變老」感到焦慮,害怕老化使得體力衰退、病痛上身,也擔心自己無法承受伴侶或親友離世。據英國生理學會研究,「生活壓力量表」中的退休、生病、親友死亡、配偶過世等,幾乎都是老化無法避免的事件,也難怪「變老」讓人沮喪。然而在無可抗拒的老化過程中,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名醫林靜芸分享近來身邊案例與自己經驗,領悟「變老」這件事,我們應該作最壞的打算,但是懷著最好的希望。
閱讀更多
2023年01月10日
女王
因為怕年紀大了,不會再遇到下一個,所以即使現在的對象不好,也只好將就、湊合在一起? 常聽到很多人問感情,都是說自己年紀不小(有的其實才三十出頭而已),怕「過了這個村就沒有下個店」,不會再有機會了,所以即使現在交往的對象很不ok,還是勉強自己在一起。 尤其是想要結婚,到了適婚年齡的人,害怕年紀越大越難結婚,加上家人壓力,就會將就自己,勉強走入婚姻⋯⋯
閱讀更多
2023年01月06日
林靜君談心室
「到底什麼是愛自己?」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聽到這樣的疑問,2023年一開始,就來製作一份「愛自己」的清單。
閱讀更多
2023年01月06日
女王
不要當個只懷念過去美好的人,而是要當一個,慶幸現在比過去好的人,永遠喜歡當下的自己! 你常會羨慕別人嗎?我們總是羨慕別人得到的,忽略自己擁有的。常常聽著誰羨慕誰,但被羨慕的人也說他羨慕別人⋯⋯很有趣吧? 年輕的時候,我也會羨慕別人得到的,氣餒自己做不到的。有時候,我也很想用我擁有的,去交換別人輕易就能得到的東西。那時候,真的很不容易滿足。 我發現很多人的不快樂、不滿足,是因為看著別人有什麼、自己缺什麼。總是想著:「如果我有……那就好了。」想想,我們的不快樂,往往是放大了自己的不足,縮小了自己擁有的。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31日
陳婉箐
「五月天」諾亞方舟10週年進化復刻限定版演唱會跨年開唱,8場20萬張門票不到半小時售罄,為了滿足買不到票的粉絲期望,特別舉辦線上跨年演唱會 [ 諾亞方舟十週年特別版] MAYDAY FLY TO 2023,準時在12/31晚間2245上線! 成軍25年的五月天,擁有海內外龐大粉絲,陪伴許多人從年少輕狂到世故中年,每每舉辦演唱會,門票必秒殺,更有人說:「人生一定要看一次五月天演唱會」。 曾經有一年,五月天的某場演唱會尾聲,粉絲齊喊:「加班!」他們又唱了2首歌,第3首安可曲唱到一半,阿信突然說:「我發現有一支螢光棒很特別,和你們的都不一樣,是紅色的。」 原來他指的是保全的指揮棒,接著說:「天氣這麼冷, 感謝他們……希望他們趕快回家洗個熱水澡。」阿信的這段話不僅委婉地拒絕加班,也讓人倍感窩心。 每個人都有難以啟齒的時候,該如何說出口,才能既保護自身利益,又不會讓別人不舒服?阿信教了我們什麼? (本文原刊載於2019/4/12,更新時間為2022/12/31)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28日
王百祿
生長於1960年代以後的人們,見識到大眾媒體從數百年風行的鉛字排版印刷,跳到電腦排版,不到20年的功夫,網際網路興起,漸漸的有所謂入口網站。大量網路人口的進出,使得它們也發展了新聞傳播的資訊功能,2000年以後,新聞網站開辦,比起傳統的報紙,少了實體工廠排版、印刷、印出報紙的步驟,營運成本相對降低很多,於是,利用網路傳播的新聞網站也逐漸站住陣腳,成為今日新聞的主力。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27日
丁菱娟
我每年會給自己預定明年要做的3件事,其中有兩件與工作比較相關,另外一件就是有關休閒、娛樂,或健康體能的挑戰。譬如有一年我的3件事包括:寫一本書、完成一項線上課程的計畫,另外一件就會是單車環島、爬玉山或是背包旅行等這樣的安排,讓我覺得來年的3項任務不會那麼單調無聊。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26日
范玉玲
不論女人強大到什麼地步、事業做的有多大、擁有的權力有多大,都不能丟失女人的優雅。比如,一代才女宋美齡,直至高齡90多歲,每次會客之前都會化妝,這就是一個女人的優雅。 優雅與端莊,知性與溫婉,時刻傳遞著女人的美,感動著這個世界。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23日
王百祿
筆者在時報系跑科技新聞時,近身觀察KT推動科技政策與科技產業的12年裡,看到李國鼎如何將最初,來自海外一位專家的建議,經過多方討論、驗證,最後成為政策,而政策從由部會提行政院通過,編列預算,督導執行、追蹤、檢討修正,到發生產業規模,最後成就一項大產業的經過。台灣的電子工業、電腦產業、半導體產業、光電面板產業就是這樣一步一腳印的經過多少溝通協調、多少步驟,以及前後至少10年光陰才卓然成形。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22日
王百祿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一個人的領導能力,不是先天擁有的,而是後天環境磨練下的結果,有的人終其一生在帶人方面離心離德成了孤鳥,有些人卻會群策群力善用每個人的專長個性,讓他們在對的位子上發揮所長,陳誠、嚴家淦對李國鼎的識人適任,就是管理學上一個活生生的具體例子。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22日
范玉玲
上帝在打造女人的時候,都是按照女神的樣子打造的,不但有女神的外表,還有女神柔軟的內心,只是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太多的生活的磨難和壓力,慢慢忘掉了自己原本的樣子,甚至活成了女漢子。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19日
林青霞
別的國家有的,中國都有,有一樣東西是中國人發明,別的國家沒有的─麻將!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16日
瓦基(莊勝翔)
設定目標的方式,我分為長期、短期和微型目標,這是幫助自己貫徹「以終為始」的思維,讓每個行動都圍繞著最終極的目標。我們已經學會用「十年願景」設定長期目標,用「兩年封面故事」給予自己一段試驗期,設定短期目標。但你可能會覺得這兩個目標還是太大,具體應該做什麼呢?我把每一天、每一刻都可以做的事,稱為「微型目標」。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16日
稻增美佳子
傾聽是要敞開心房,全面接受對方說的話。不要聽到對方說的話或看到對方的態度,就感情用事的反駁,而是要感受對方的心情。這才是傾聽的真意。 然而,絕大多數的人若覺得對方說的話對自己不利,就會立刻加以否定,試圖糾正對方的錯誤。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12日
謎卡Mika Lin
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那就出發吧,一個人騎著野狼,熟悉的登山背包,厚底靴與一頭亂髮。有個聲音說:「非如此不可。」遠到像宇宙傳來的訊息,又近似從身體中丹田下方靠近海底輪處發出的訊號。於是跟隨。啟程的那天,台北的天空鋪著厚厚的灰雲,我堅持這是一個人的旅行,檔車師傅堅持陪我騎到新竹。每當我說要有草莓蛋糕,就有了草莓蛋糕。我心想他為什麼對我這麼好,而我又為什麼只想逃?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02日
張國洋, 姚詩豪
一生的際遇與成就,都是命中註定的嗎?我現在的選擇,10年後仍是正確的嗎? 下一步該怎麼走,才會通往真正的快樂? 人生再怎麼絢爛,最後還是兩腿一伸。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29日
丁菱娟
那天同學會,不知為什麼大家都在比倒楣的事,可能是疫情期間大家都憋太久,一股腦地宣洩最近的不愉快。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29日
黃俊隆
二零一三年在美國遊學時,我第一次深刻體驗到語言隔閡、文化差異、大美國主義,乃至所謂的種族歧視。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28日
黃俊隆
近中年,兒時夢想對照今日生活現實,一生似已定調。人生限制越來越多,可以選擇、改變的卻越來越少。改不了太多現實,也難戒掉已成事實的諸多習慣,日子走遠了,難免疲了倦了,於是開始不時想找些新鮮的樂趣 —不知這是否也算是朋友口中所謂的中年困境?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28日
郝萬山
這是從心理和情緒控制角度來說的。我們是人,和動物最大的不同是,人是有理智的,一個健康的人是能夠用理智控制情緒和一切行為的。 大城市的公共汽車,在上下班高峰的時候,常常十分擁擠,在這種情況下,你碰我一下,我踩你一下,很難避免,說聲「對不起」、「沒關係」,相視一笑,相安無事,這就是健康人的行為。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25日
黃明惠
大眾運輸幾乎都有設置所謂的「博愛座」,意旨讓老弱婦孺可優先乘坐,不過卻時常引發道德輿論爭議。 日前有名男子上公車後要求坐在博愛座上的南一中學生讓位,但因為還有其他博愛座位,因此男同學堅持不讓,男子竟打電話到學校投訴要求懲處學生,整段過程被一旁民眾拍下上傳「爆料公社」,引發網友討論。 (原文刊載於2022/9/6, 更新時間為2022/11/25)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25日
林靜君談心室
富蘭克林有一句名言:「有的人25歲就死了,只是到75歲才埋葬。」提醒世人一旦停止成長,就和死掉沒有什麼兩樣。但是相反的,有些人打破年齡框架,不受身體限制,愈活愈給力,既擁有80歲智慧,也有18歲的精神。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16日
許峰源
虎妞升上小學三年級後,可能因為長大了些、書多讀了點,時常跟媽媽頂嘴。媽媽被她氣得半死,我在旁邊沒講話。雖然我知道自己一定可以辯贏虎妞,但我沒這麼做。過了一段時間,我觀察到虎妞的情緒逐漸冷卻,就跟虎妞分享我小時候的一個故事。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11日
長田淳司
剛開始投資的人自不待言,已經有投資經驗、但總是賺少賠多甚至賺不到錢的股民,也要停下來回顧個人的投資風格。了解並掌握適合自己的投資步調及應該投入的個股,是轉換成「獲利思維」的第一步。
閱讀更多
2022年10月28日
林靜君談心室
最近政壇名人墜樓身亡,引起大眾一陣驚愕:「以為他過得好好的,怎麼會這樣?」有人緬懷他的風度,有人懊惱沒有再多關心他一些。到底在那一躍而下之前,他經歷了些什麼,以致於這麼決絕的告別?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