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1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5月底,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之際,我很怕突然宣布大台北地區封城,萬一真的發生,會對我的父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所以決定將他們送到我母親在中部的娘家。 我的大舅在老家蓋了一間透天厝,其中一層樓屬於我的二舅,但他也住台北,不常回去。我跟他商量,可否暫時送父母過去住,他不只一口答應,還和舅媽也一起回去。結果,四個老人家同住,每天生活在一起,而且相互為伴,非常開心,真是我始料未及的事。
閱讀更多
2021年07月09日
珍妮・蘇
「早知道年輕時就多用功一點!」我遇到的成年人,每個都這樣說,我也不例外,一樣是成天後悔莫及的傢伙。
閱讀更多
2021年07月07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自5月15日宣布防疫進入第三級警戒後,學校停課,很多上班族也採取遠距上班,餐廳只准外帶,以減少大家外出感染的機會。這種宅在家,只有和家人共處的時光,倏忽就過了一個多月。 對於已經進入第三人生的我們,不能出門與朋友相聚,生活樂趣頓時減少了很多。很多專家建議,應該要學習「享受孤獨」,但如果能不孤獨,為何要選擇孤獨呢?我認為應該要盡可能延後孤獨的時間。
閱讀更多
2021年07月05日
吉兒
我喜歡將暮未暮的原野,在這時候,所有的顏色都已沉靜,而黑暗尚未來臨,在山岡上那叢鬱綠裡,還有著最後一筆的激情,我也喜歡將暮未暮的人生,在這時候,所有的故事都已成型,而結局尚未來臨,我微笑地再作一次回首,尋我那顆曾彷徨淒楚的心。席慕蓉【暮歌】
閱讀更多
2021年07月02日
偉文隨筆
最近有許多與我年紀相近的朋友中風或因急症而過逝,朋友們免一邊擔心一邊哀鳴:「我累了!我被掏空了!我需要休息,我需要充電!」
閱讀更多
2021年06月25日
黃山料
比起害怕死亡, 更令人害怕的是「後悔」。許多人對死亡避之唯恐不及,但它其實每天都可能會發生。最可怕的不是死亡,是那些錯過的, 沒被珍惜的日常。不怕死, 只怕沒有好好活過。我們沒辦法阻止死亡, 只能努力不留下遺憾。
閱讀更多
2021年06月25日
珍妮・蘇
又有一位與八十一歲的父親同樣高齡的名人離開人世。晨間新聞、綜藝節目也隨著「他的逝世令人遺憾」的標題,響起了哀傷的音樂,而這種場合絕對不會說「英年早逝」。
閱讀更多
2021年06月23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我曾說過,在第三人生有越多「第一次」的經驗,生活就越精彩。在新冠疫情延燒前,我第一次包場看電影,邀請我的台大同學、台藝大同學、家人,以及兩對夫婦朋友,看的是《聽見歌再唱》。 包場的起心動念有二。一是我想嘗試用「包場看電影」來取代大學同學會都是「請客吃飯」的傳統形式;二是該片是改編自「原聲合唱團」的真實故事,而他們幕後的兩大推手都是我的好朋友,當然該用具體的行動來支持這部電影。
閱讀更多
2021年06月09日
施昇輝
5月12日,台股盤中一度暴跌1417點,創了有史以來盤中的最大跌點。不只如此,如果從台股近期最高點17709點算起,當天來到最低點15165點,短短8個交易日,跌幅就高達14.4%。 不知道你當下的心情如何?我將當時可能有的心情區分為五大類,你看看自己屬於哪一類?
閱讀更多
2021年06月07日
林黛羚
而興趣廣泛的傑克,守備範圍包括遙控車、遙控飛機、音響,如今和阿仁專注研發動力木工,他說:「四十歲以前,我有九成的時間花在工作;但四十到五十歲這段期間,我希望工作佔五成、興趣佔五成,因為興趣是需要慢慢培養,不是等到六十歲完全閒下來才培養,這樣體力、學習力上都早已不如以往。」傑克說:「我現在每天大概會撥10%的時間在興趣上。」
閱讀更多
2021年06月07日
阮慕驊
全球原物料價格二○二一年延續二○二○年三月以來的上漲趨勢仍在進行之中!衡量全球十九種原物料價格所組成的CRB指數一年來已漲升了80%。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成了現在式!
閱讀更多
2021年06月03日
傑夫.貝佐斯
小時候,我在祖父母位於德州的農場度過夏天。我幫忙修理風車、替牛隻注射疫苗和做其他的雜事。我們還會每天下午一起看肥皂劇,最愛看的節目是《我們的日子》(Days of our Lives)。
閱讀更多
2021年05月28日
粉圓妹
我說住青旅最有趣的事,旅人會交換人生、旅遊、職涯經驗,有時可以聽到讓自己大開眼界的事,激盪出不同的想法。
閱讀更多
2021年05月19日
樂透人生─吳家揚
Q:蘇先生今年初65歲退休,離開待了快40年的公司,20幾年前公司推出「員工持股信託」購買自家股票,只有等到離職或退休時,帳戶內的股票才可以帶走,對公司向心力強的他,在職時期間安分地「存股」,隨著時間而累積到可觀的股票張數。 蘇先生原本計畫是靠著股票的股息當退休生活開銷,但是真的退休了,也拿到股票後,公司股價開始飆漲,1個多月漲幅超過50%。這麼激烈的漲幅,讓他擔心股票漲太快而崩跌,讓心情一直受到影響。 由於他過往股票投資,常常因為聽名牌而損失慘重,讓他擔心這次也會是紙上富貴來去一場空,反成壓力來源。到底該如何調整策略?退休金要繳稅嗎?
閱讀更多
2021年05月14日
宋曉東
一個週末的下午,我接到一個快遞人員的電話。原來,我在網路上買的書被快遞人員弄丟了,他想跟我商量一下怎麼處理。
閱讀更多
2021年05月12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上個月的某個周日下午,風和日麗,絕對是個闔家出遊的好日子,但我卻必須獨自一人去警察局做證人,因為我牽涉到一起跨國詐騙案。 去年11月,有人到我的臉書粉絲專頁「樂活分享人生」留言,說有一位「施昇輝」邀他加入line群組,可以報股票明牌讓他賺錢,他認為這一定是冒我之名、行詐騙之實,我除了謝謝他之外,也在臉書公告希望粉絲不要受騙,並趕緊去警察局報案。
閱讀更多
2021年04月28日
老黑看世界
旅行諺語:Why do you go away? So that you can come back. Coming back to where you started is not the same as never leaving. 你為什麽要離開?因為這樣才能回來。離開後再回到原地的感受,和從未離開大不相同。
閱讀更多
2021年04月21日
吳若權
在生命面前,沒有人是強者。現實生活裡愈是意志堅強的人,將愈早體驗這個無奈。承認自己的極限,順服於生命,我們才會開始學習如何和自己相處,讓種種壓力來去自如。
閱讀更多
2021年04月20日
林暐鈞
20210426編按:83歲英國男星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以《父親》(The Father)中的失智老父,拿下從影第2座奧斯卡影帝獎座,創下最高齡奧斯卡影帝得主紀錄,距離前一座小金人時隔近30年,他當年以《沉默的羔羊》經典人魔一角在奧斯卡稱帝。 在《父親》預告片中,安東尼霍普金斯所飾演的「安東尼」,一開始就自述:「我出生於1937年12月31日,星期五。」就跟他本人的生日完全一樣,同時他也透露:「我現在已經超過我父親過世時的歲數。我從一開始就能理解安東尼,這就像是在詮釋我的父親。」 雖然《父親》這角色是為安東尼量身打造,但最大的差別是現實生活中,他並沒有失智症。安東尼曾說,說不定因為拍這部片能避免失智! 而當他被問到是否有退休打算?安東尼說:「一旦我放棄事業,我就會死掉,所以必須當個老戰士!」
閱讀更多
2021年04月16日
老黑看世界
旅行諺語:Two Of The Greatest Gifts We Can Give Our Children Are Roots And Wings. 我們能给予子孫兩個最大的禮物是:根和翅膀。
閱讀更多
2021年04月12日
朱全斌
人生在世與數不清的人結緣,但是唯有老同學最可以跨越時間的阻隔,即使數十年未見,在重逢時依然能夠迅速地親熱起來。因為不是功利之交,老同學相聚純粹是為了延續老情誼,找樂子,因此也是適合一起吃飯的人。
閱讀更多
2021年04月09日
朱全斌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除了家人、同事、工作關係,也會跟不同的人相遇,我們跟這些人的緣分有長有短,有的會成為很久的朋友,有的只會陪我們走一小段路,但是無論交情深淺,我們的人生旅程都因為有他們而不孤單,也可以看到更多的風景。要如何才能跟這些人建立並維持良好的關係呢?一起吃飯往往扮演著最佳觸媒劑的角色。
閱讀更多
2021年04月09日
老黑看世界
受制於人的日子過去了,你可以天天睡到自然醒,不用看老闆臉色,不需和同事客戶勾心鬥角,不用煩惱業績死線,不再被手機信息追著跑,只要你願意可以什麽都不做!
閱讀更多
2021年04月07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上個月,我去參加PChome董事長詹宏志在台中中央書局所辦的「週三讀書會」的演講。詹董事長將用連續10個星期三的晚上,在該處導讀10本經典小說,而這是這個活動的第一場,導讀的是大家小時候都把它當作是兒童讀物的《魯濱遜漂流記》。
閱讀更多
2021年04月01日
劉秀枝
既沒有年輕人的精力去泛舟或登百岳,也不時興上健身房練肌肉,像我這種喜歡親山水、接地氣、舒心、健身、練腳力的銀髮族,最好的方法就是背起小背包,和三兩好友到家附近的小山丘健行。
閱讀更多
2021年03月31日
劉秀枝
我最近動了「白內障摘除併人工水晶體植入手術」。手術順利且成功,但有些感悟,想跟大家分享。
閱讀更多
2021年03月29日
劉秀枝
以前在醫院工作時,無意中聽到有人說我是個好醫師,就很開心。退休後,跟團旅遊,常聽到初識的中年人說:「真希望我將來老了,能跟你一樣。」雖然覺得自己沒有很老,也很高興。
閱讀更多
2021年03月26日
劉秀枝
打開電腦的日誌檔案,在每天必做的六個項目中,記上一兩句,完成我的睡前作業,才心懷感恩地安然入睡。 這六個項目是:運動、心智、愛己、利他、應做和感恩。
閱讀更多
2021年03月22日
劉黎兒
許多人認為單身者因為沒有家庭,比較不負責任,但是許多單身朋友長年對世間這種誤解非常生氣,他們說:「我一個人生活,單身戶也是一個家庭,也要煮飯洗衣,也是要撐起來才活得下去!」或是「我的人生我自己承擔,一點也不會麻煩別人,還有比這更負責任的嗎?」
閱讀更多
2021年03月19日
老黑看世界
過去當街頭藝人時,偶爾會碰上類似這樣的問題:你以前是外商公司總經理,現在站在街邊唱歌,請問如何調整心態?
閱讀更多
2021年03月17日
古堅純子
靠著「熟前整理」減少物品後,就得開始養成適量調整物品的習慣。所謂的「適量」因人而異,我建議各位要具備「框架概念」。從整理的觀點來看,如果能將物品數量控制在家中「框架」(也就是「收納空間」)的七成左右,就可說是適量。如果使用到百分百的程度,東西馬上就會滿出來。
閱讀更多
2021年03月12日
施昇輝
某個傍晚,我去上知名作家李偉文主持的廣播節目。錄音前,我跟他說,這是我今天的第三個行程,錄完之後,晚上還要去某大學演講。他問我,前兩個行程是什麼?我說中午和幾位久未謀面的前同事吃飯,然後去看金馬國際影展的一部電影。他說,這兩個怎麼能算是「行程」呢?
閱讀更多
2021年03月03日
岳曉琳
現在我身邊好多人說:岳老師,為什麼我發現你變美了呢?回頭看看我10年前的照片,確實,現在的我要比那個時候漂亮一些。因為自己會打扮了,有自信了,但是現在的我比那時候胖了。這就是時光帶給我的美。
閱讀更多
2021年02月26日
古堅純子
只要開始進行「熟前整理」,就能夠描繪自己未來想過的人生。整理物品,其實也等同於整理內心。在我的客戶之中,不乏失去人生目標、陷入自我忽視(self-neglect)狀態的人。所謂的自我忽視,就是指對自己的生活漠不關心,導致生活環境與健康狀態惡化。
閱讀更多
2021年02月22日
施昇輝
二〇二〇年九月,我破紀錄地發表了十五場演講,其中有公家機關、電子公司的內部演講,也有不同單位邀請我進行對外公開演講,主題當然都和「投資理財」有關。為什麼如此密集?因為上半年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很多排定的演講都被取消,所以延到了九月分。 很多朋友不解,為什麼我要這麼拚命賺錢?這樣怎麼還能稱為「樂活大叔」?我覺得大家都有所誤會,一來我大部分的演講邀請來自公家機關,車馬費並不多,談不上「賺錢」;二來我在第三人生最愛做的事就是「分享」,而演講當然是個最適合分享的機會。
閱讀更多
2021年02月18日
施昇輝
某個周五清晨,太太要搭早班車回台東探望她的父親,直到周日才會搭末班車回家,回到台北已是周一凌晨。她出門前問我:「這三天,你可以一個人過日子嗎?」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可笑,就回她:「當然可以。」但是,正在閱讀本文的你,也有把握能夠一個人度過三天嗎?
閱讀更多
2021年02月05日
施昇輝
第三人生,不是用來每天緬懷過去的豐功偉業,也不是用來重複過著相同的生活。這時,我們一定要繼續前進,開始做一些以前想做卻沒做,或是從來沒想過要做的事。此時累積的「第一次」愈多,第三人生就愈精彩。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