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起人生買的第一檔基金,是余先生在懵懂情況下,於美國讀書時購入的。1984年,余先生27歲,帶著3萬美元出國求學,當發現自己有獎學金、工讀薪資,不需動用該筆資金後,便轉將這筆留學基金存到銀行。
此筆不小的金額引起銀行理專關注,在理專推銷下,余先生購入人生中第一支基金。即便這檔基金他從未聽過、從未了解,甚至也沒聽過發行公司Merrill Lynch,所幸在他學業結束、回國之時,該檔基金為他賺取了不錯報酬。不過,之後的基金購買經驗,卻讓他對銀行理專、投資理財,有了不少負面印象。
不懂金融產品投資受重傷 22年間靠定存累積千萬存款
1988年,回國後的余先生到私立大學任教,同時於多間補習班兼任講師,每月薪資可達10~12萬元,這對銀行理專來說,便是極具潛力的理財客戶。2007年末,是他回台後第一次接觸理專,在理專推薦下,他分別投入30萬元到2檔「新興市場基金」中,卻不幸遭遇金融海嘯,進場的60萬元本金,不到兩周,就跌到了只剩下49萬元。
「我是完全不懂,我也沒有辦法諒解,你找我買理財產品,講得那麼好的前景,可是不到兩周就只剩這樣,你當初還說得那麼美好,根本沒有辦法跟我交代啊!」最後出場時僅剩41萬元,等於賠了近三分之一,當時的經驗,余先生如今說來依舊滿是怒氣,他也坦言,從那時便對投資基金產生陰影,直至2010年繼承父親財產後,才又重啟基金投資。
1988年至2010年期間,即便余先生並未進行其他金融商品配置,仍透過儲蓄、定存等穩健方式,22年間累積了近1,500萬元資產,對他來說,落實儲蓄習慣累積而來的資產,是讓他可免於匱乏的最大底氣。
▲余先生過去投資金融商品有不少虧損經驗,導致一段時間對理財投資較為被動。(圖/李瑞瑾攝)
僅靠定存累積資產的理財方式,在余先生繼承父親遺產後有了轉變,「當初繼承的資產大概有5,000多萬…總不能只放在銀行不去活用。」余先生再度於銀行理專建議下,投資各種不同的理財商品,但先後投入南非幣、雙元貨幣組合式商品、類全委投資型保單等較為複雜的商品,幾乎都以虧損出場,成為他自認最失敗、懊惱的投資經驗。
退休後積極鑽研理財商品 投資基金抗通膨
退休後,余先生有更多時間鑽研投資理財,聽著親友推薦,開始自己摸索、操作買賣,在股票市場找到投資樂趣,如今成為每個交易日早上8點半,準時坐在電腦前面操盤的退休投資人,「投資個股的成本低、變現快、掌握度高,是最好的投資方式,但我卻很晚才曉得。」他如此感慨。
除了將股市當興趣操作外,余先生把一部分希望穩健成長的資產投入基金。也因過去種種錯誤經驗,如今他已能在購買產品之前,充分了解產品特性、掌握自身需求,並進一步與理專「討論」該檔產品的合適性,不再僅聽理專一面之言,漸漸地,也深交了幾位值得信任的理專,為他完善理財配置。
他也建議尚在規畫退休的投資人,從事所有投資理財前,一定要了解商品基本結構,同時應該多質疑、多問問題、多方求證,更直言,「如果理專介紹給你的商品,沒辦法讓你帶走去跟其他人討論,那這東西最好不要買;所有不能讓你拿回去比較的推銷,都要重重懷疑。」
已退休的余先生,總資產高達近9,000萬,選擇基金要求相當明確,「波動穩健、打敗通膨、手續費優」是他的三大核心訴求,持有美國多重資產收益基金、台灣高股息基金、全球多重資產基金等三種類型標的,除了單筆申購,也有基金是以定期定額方式固定投入,希望藉由不同的投資方法,降低買在高點的風險。
▲余先生退休後有更多時間理財,多點了解、少點擔心之後,更有餘裕地發展自身興趣,如持續講課、健身運動等。(圖/李瑞瑾攝)
隨著年齡漸長,身體或多或少有些病痛,尤其長年使用滑鼠、鍵盤備課,讓他手掌有了俗稱板機指的肌腱炎,多次求醫、手術,也無法完全復原,在專業人士建議下,余先生轉透過運動進行復健,成為每周兩天,固定赴健身房報到的運動初學者。健身數月後,驚喜收穫「全無紅字」的健檢報告,讓他有了更多動力堅持運動,也算是退休後才培養起的另一興趣。
不只擺脫慘虧窘境,余先生平日生活也過得悠閒自在,除了周一至周五上午看盤「殺時間」、每周兩天的運動課程,他也非常有意願至各機關、學校進行專題演講,研究、學習課程講題,發揮教學專長與實現自我價值;在寬裕的時間下,更有時間與朋友、學生相見,聊聊投資成果與生活趣事,實現他理想中退休狀態—「做想做的事、見想見的人」。
Profile 余先生
出生:1957年
現職:已退休
經歷:私立大學專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