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頂之下的隱憂》安寧病房只會有愈來愈多的肺腺癌病人

tCol 2017年12月07日

許禮安的安寧療護與家醫專欄

穹頂之下的隱憂》安寧病房只會有愈來愈多的肺腺癌病人

醫界已經證實,目前國人深受威脅的「肺腺癌」,主要原因不是吸菸,而是空氣污染。若現在不趕緊處理PM2.5和污染防制,未來則會有治療不完的肺腺癌病人,然後很快的就會需要接受安寧療護。

閱讀更多

傅達仁返台記者會》不捨兒子暫緩安樂死

tCol 2017年11月19日

龔雋幃 攝影:吳東岳

傅達仁返台記者會》不捨兒子暫緩安樂死

已獲瑞士安樂死機構「尊嚴」(Dignitas)同意「協助自殺」(Accompamied suicide)的前主播傅達仁,昨(18)日返抵台灣,今日下午拖著虛弱的身體於新光三越A9館地下二樓的「安樂善終」畫展現身。傅達仁透露,本來這趟去瑞士就不打算再回來了。

閱讀更多

不害怕安樂死 傅達仁感性發言:最不捨的仍是家人

tCol 2017年11月18日

廖元鈴

不害怕安樂死 傅達仁感性發言:最不捨的仍是家人

資深前運動主播傅達仁,前幾日已確定申請通過瑞士「安樂死」的資格,並表示「隨時都可執行」,但今(11/18)日早晨傅達仁再度更新臉書,他發佈與兒子傅俊豪的合照,感性發言其實內心最不捨的仍是家人。

閱讀更多

隨時可執行安樂死 傅達仁不忘「播報」自己的人生進度

tCol 2017年11月16日

廖元鈴

隨時可執行安樂死 傅達仁不忘「播報」自己的人生進度

已癌末的資深前主播傅達仁,特地與家人前往瑞士,準備尋求當地瑞士安樂死機構「尊嚴」(Dignitas)的協助,他持續在個人臉書上不斷更新近況,到臨終前一刻仍不忘「播報」自己的人生進度。他更表示他以資深「主播」與「記者」身分,拿出看家本領,訪問該機構的主管,以分享更多資訊給關注的朋友們知道。

閱讀更多

邁向安樂死又更近一步 傅達仁獲准參觀瑞士「尊嚴」機構

tCol 2017年11月15日

廖元鈴

邁向安樂死又更近一步 傅達仁獲准參觀瑞士「尊嚴」機構

年邁84歲前資深運動主播傅達仁,近期與家人前往瑞士進行「最後旅程」,並連日在臉書上更新他的動態,今(15)日傅達仁最新表示,自己首次與獨立醫師Dr.Guggenheim進行一對一的面談,同時還獲准以會員、病患、記者的身分,獨家參觀「尊嚴」,並訪問他們的主管!

閱讀更多

安寧醫師的觀察:從沒想過,三歲孩子能與失智老人成為好友

tCol 2017年11月14日

許禮安的安寧療護與家醫專欄

安寧醫師的觀察:從沒想過,三歲孩子能與失智老人成為好友

我在四十歲得到兒子,因為好奇自己是如何長大的,於是認真觀察他的成長過程,後來研讀失智症,發現老人老化的過程就是「返老還童」的變化。

閱讀更多

痛失至親,悲傷到不能自我 其實過得好,他們才能安心走,心理師:3面向重建新生活

tCol 2017年11月14日

愛長照

痛失至親,悲傷到不能自我 其實過得好,他們才能安心走,心理師:3面向重建新生活

家總秘書長陳景寧呼籲「畢業照顧者三重建」,很適合提供給「畢業照顧者」做為重建藍圖:一是「重建身心健康」;二是「重建經濟穩定」;三則是「重建社交網絡」。真的不要讓自己一個人封閉太久,越久會越不容易踏出去。

閱讀更多

你說的是哪一種安樂死?

tCol 2017年11月14日

龔雋幃

你說的是哪一種安樂死?

飽受病痛之苦,並傳出罹患胰臟癌的前主播傅達仁,因自知不久人世,不願拖著一身病體苟活,樂意成為台灣安樂死首例。但先前上書總統府未果後,日前選擇遠赴瑞士的安樂死機構「尊嚴」(Dignitas)尋求臨終諮詢,並於臉書表示,目前已加入尊嚴會員,後續將依循該機構的程序,準備相關文件與醫生會商。

閱讀更多

踏上最後的旅途 一探瑞士知名安樂死組織

tCol 2017年11月10日

廖元鈴

踏上最後的旅途 一探瑞士知名安樂死組織

前資深運動主播傅達仁,這幾日頻頻在臉書上抒發感想,表示前往瑞士是「最後的旅途」,今(11/10)天更直言已成為國際人士安樂善終組織—「尊嚴」(DIGNITAS)的合法會員,讓不少人臆測傅達仁這趟是「安樂死」之旅。

閱讀更多

臨終的幸福死練習 盡情吃喝好過限制飲食

tCol 2017年11月07日

時報出版

臨終的幸福死練習 盡情吃喝好過限制飲食

我認為生命接近末期的患者不需要限制飲食。我深信,重視「盡情享受自己所喜愛的食物」,比起注重營養均衡、減重,更能壓倒性地帶來好的結果。

閱讀更多

真切體認生命的有限,先做美好告別吧!一切都不留遺憾,才能更認真好好活

tCol 2017年10月31日

愛長照

真切體認生命的有限,先做美好告別吧!一切都不留遺憾,才能更認真好好活

生前告別式,打破我們對死亡的禁忌,將死亡直接搬上檯面,讓每個人都清楚──現在就是適合談論死亡的時機,讓當事人有機會聽見這些訴說,讓親友能夠表達。

閱讀更多

那一天 我簽了爸爸的放棄急救意願書

tCol 2017年10月29日

愛長照

那一天 我簽了爸爸的放棄急救意願書

要減少內心深藏的罪惡感,首先要放下對自己的批判與評價。當初會選擇簽署意願書,通常是在家人有共識後所下的決定,而這已經是「那時候覺得最好的決定了!」 有時候,最大的批判者可能是自己,請試著原諒自己,當初那個為了大家,站出來簽下放棄急救意願書的人,是勇敢又有力量的,請不要責怪自己,讓心自由。

閱讀更多

「什麼時候趕回來才來得及?」  安寧醫師最不願聽見的問題...

tCol 2017年10月27日

許禮安的安寧療護與家醫專欄

「什麼時候趕回來才來得及?」 安寧醫師最不願聽見的問題...

過去在安寧病房時,時常有些末期病人的家屬會問我:「什麼時候趕回來才剛好來得及?」我不客氣的說:「趕回來是要做什麼?病人還清醒的時候不趕快回來陪伴,等昏迷不醒時才回來能做什麼?等到親人要留一口氣回家才趕著回來,如果不是做給左右鄰居看的,不然就是要來分遺產而已!」

閱讀更多

語言學家帶你聽懂臨終絮語》當家人問起:我快要死了嗎?

tCol 2017年10月19日

時報出版

語言學家帶你聽懂臨終絮語》當家人問起:我快要死了嗎?

我父親病危的那一星期,有回他在床上坐起身來,用銳利的眼神緊盯著我,問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我快死了嗎?」我被這個問題嚇得魂不守舍,完全無法回答他。

閱讀更多

另一半病重,你多久才有快樂的權利?醫師:沒有誰規定的算

tCol 2016年07月20日

理性與感性的「人性」-洋蔥+蚊子

另一半病重,你多久才有快樂的權利?醫師:沒有誰規定的算

洋蔥醫師強調,照顧者身邊的人要支持她善待自己、適時喘息,身體的休息和心理的放鬆都很重要。照顧生命末期的親人,理想上至少要三個親友輪流,才不致心力枯竭。人力資源不夠,或陷入「老人照顧老人」的困境時,一定要尋求社會資源支持,才不會衍生出更多照顧者痛殺病人再自殺的悲劇。

閱讀更多

病人發聲》漸凍人袁鵬偉  用眼睛寫出的遺囑 請不要急救,那是對我最大的慈悲

tCol 2016年06月02日

陳玉華

病人發聲》漸凍人袁鵬偉 用眼睛寫出的遺囑 請不要急救,那是對我最大的慈悲

對漸凍人來講,生命的終點站已現,死亡是更改不了的車票。漸凍人袁鵬偉,因靈魂被禁錮在身軀中,釋放出前所未有的創造力,成為作家、創業家。死神在招手,他坦然面對,唯一要求家人:如果沒法醒過來,請停止機器維生。

閱讀更多

親屬溝通》講醫囑文字內容  不如挑時機 跟父母開口提善終  先做好三個準備

tCol 2016年06月02日

陳玉華

親屬溝通》講醫囑文字內容 不如挑時機 跟父母開口提善終 先做好三個準備

二○一八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迫使大家在壯年時期就思考死亡議題,本刊調查,有七成六民眾想預立醫囑,但其中,僅五七%長者有意願。「老人照顧老人」的時代將屆,專家教你如何向父母開口談死亡,縮短世代生死觀。

閱讀更多

醫囑現場》當反核導演柯一正  遇上安寧醫師黃勝堅 人生最後一哩路  自己決定怎麼走

tCol 2016年06月02日

整理/陳玉華、楊明方

醫囑現場》當反核導演柯一正 遇上安寧醫師黃勝堅 人生最後一哩路 自己決定怎麼走

一位是罹癌後,在社運街頭重尋生命力的導演;一位是從偏鄉到首都,閱歷近六千名死亡的安寧醫師。一紙「預立醫囑」,讓兩人激盪出生命思辨,透過尊嚴告別的整理,讓活著的人生更精采、踏實。

閱讀更多

獨家民調》83.5%民眾支持病人自主選擇」 預約我的美好告別

tCol 2016年06月02日

撰文/陳玉華、研究員/楊明方

獨家民調》83.5%民眾支持病人自主選擇」 預約我的美好告別

人生,終有一死,但我們一輩子在逃避這個結局。在科技發達下,越來越多人在醫療現場被延命加工,一息尚存,卻毫無尊嚴。年初,亞洲第一部善終法案《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通過,開啟「自己善終,自己來」的新紀元。死亡,不再是禁忌與懼怕,而是生命的凝視與整理。清楚交代,告別摯愛。人生最後一哩,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

閱讀更多

對病人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什麼?

tCol 2015年10月10日

天下文化

對病人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什麼?

千萬別說:「如果你快死了,你可有什麼心願?」你可以說:「如果生命有限,對你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

閱讀更多

預知死期會比較好嗎?

tCol 2015年08月27日

圓神書活網

預知死期會比較好嗎?

問問你自己,你如果知道自己只能再活一年、五年,或者十年,那麼你會選擇做什麼事情?

閱讀更多

癌症偷不走我的人生!101天找回75位學生的重生之旅

tCol 2015年01月05日

皇冠文化集團

癌症偷不走我的人生!101天找回75位學生的重生之旅

我知道癌症遲早會搏倒我,但還有很多值得我活下去的事物,在我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我都會好好活著的。如果我能接受別人的幫助,衷心感謝出手相助的人,心裡不再為此有不滿情緒,或許那就表示我接納了自己,我早已跟自己不久人世的事實和解。

閱讀更多

先準備好死之前所需要的錢

tCol 2014年12月03日

悅知文化

先準備好死之前所需要的錢

為了實現個人願望與生命價值,擁有充足的資金做為人生下半場的後盾絕對是必要的。

閱讀更多

林義雄談死亡

tCol 2014年08月22日

圓神書活網

林義雄談死亡

爸爸失去意識時怎麼辦?—人有選擇如何死亡的權利

閱讀更多

我在金山和你說再見

tCol 2013年12月26日

鄭淳予

我在金山和你說再見

「你的病攏好了,今嘛能行能跑,攏袂痛啊。」醫師向前一鞠躬,脫下身上白袍,記下阿公「作仙」的時間。一旁的護理師們,輕柔地為阿公擦拭身體,一邊對阿公說:「阿公,多謝你乎阮甲你照顧,多謝你用性命乎阮教……」當生命走到尾聲,你想要什麼樣的道別場景?在金山,這個菩薩心的團隊,陪伴生命末期的鄉親走完最後一段路。沒有痛苦、沒有罣礙,這場「道別」,全是「道謝」……。

閱讀更多

幕後推手》黃勝堅 從救命到顧命 永遠可以更用心

tCol 2013年12月26日

鄭淳予

幕後推手》黃勝堅 從救命到顧命 永遠可以更用心

他是台大最有權威的神經外科名醫,全盛時期,外科界盛傳,「只要是有頭的病人,都會在他手中活下來」。但在登上醫療頂峰後,他才看見,從來都是病人在度化不願投降的醫師。走過意氣風發之後,他選擇用圓融的智慧與無微不至的體貼,讓一場醫療革命溫暖綻放。

閱讀更多

名人談慎終》徐生明妻 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 照你的話做 讓你有尊嚴地離開

tCol 2013年12月26日

謝榮瑤口述、辛曉昀整理

名人談慎終》徐生明妻 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 照你的話做 讓你有尊嚴地離開

徐生明生前簽署「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讓太太在面臨徐生明即使挽回生命,也可能變成植物人的情況下,選擇放手。「善終」不僅讓往生者走得平順,更關照生者的情緒,能從離別中釋然。

閱讀更多

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tCol 2013年12月26日

高寶書版

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你每天都穿什麼樣的內褲出門呢?」「如果你今天出門前有想過自己可能會死,你會先挑過內褲再出門嗎?」每次我在演講時,這樣問台下的聽眾,大家都會忍不住笑出聲來,但幾乎沒人會表現出一臉「我就是挑過內褲才出門!」的模樣。

閱讀更多

善終,最艱難的醫術

tCol 2013年11月28日

黃勝堅(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

善終,最艱難的醫術

對於生,我們充滿想像。但對於死,你的態度是什麼,是忌諱、害怕還是坦然面對?當「那一天」到來,你做好跟家人、朋友告別的準備了嗎?你希望以什麼方式送自己最後一程,全身插滿管子,還是有尊嚴地安寧以終?別怕,先預演告別的那一刻吧!(本文由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提供)

閱讀更多

愛,讓我們勇敢牽手 到時也會勇敢放

tCol 2013年11月28日

鄭弘儀(節目主持人)

愛,讓我們勇敢牽手 到時也會勇敢放

有時我想:「當初,如果我不娶我太太,她可能撐不到現在!」但結褵近三十年,雖然很多時間在醫院裡進進出出,我必須說:「辛苦沒有少,但後悔不曾有!」

閱讀更多

在告別之前 我會一直為你美麗

tCol 2013年11月28日

譚敦慈(林杰樑遺孀)

在告別之前 我會一直為你美麗

對於生,我們充滿想像。但對於死,你的態度是什麼,是忌諱、害怕還是坦然面對?當「那一天」到來,你做好跟家人、朋友告別的準備了嗎?你希望以什麼方式送自己最後一程,全身插滿管子,還是有尊嚴地安寧以終?別怕,先預演告別的那一刻吧!(本文由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提供)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