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知死期會比較好嗎?

預知死期會比較好嗎?

問問你自己,你如果知道自己只能再活一年、五年,或者十年,那麼你會選擇做什麼事情?

我們既然關注自己人生的整體樣貌,因此也就可能會擔心自己的人生整體上是否具有適切的樣貌。
 
就你自己的成就而言,你希望你的人生在什麼地方以及什麼時候達到巔峰?
 
這點對我們而言無疑相當重要。問題是,在沒有可預測性的情況下,你就沒辦法知道該把自己的巔峰安排在哪裡。
 
你如果把巔峰安排在人生後段,說不定活不到那個時候。
你要是把巔峰安排得太早,又可能在巔峰過後活得太久。
因此,這一切表示的就是死亡的不可預測性乃是一項額外的負面因素。
這項特性使得我們更難規劃出最理想的人生。
 
從這個觀點來看,能夠預先知道自己還剩下多少時間似乎比較好。

不過,我們接著也必須要問,預先知道真的會比較好嗎?你真的會想要知道自己還剩下多少時間嗎?
 
假設我們出生的時候真的會有我先前描述的那種胎記,所以你隨時都知道自己還有多久會死。你如果有那樣的胎記,一定一輩子都甩不開自己還剩下多少時間的念頭:我還剩五十年,還剩四十九年,還剩四十八年,還剩四十七……許多人想必都會覺得這是一種負擔——一種不斷籠罩在心頭上的陰影,導致我們難以享受人生。

我們來更改一下這個故事。與其想像明顯可見的胎記,讓我們改為假設人具有某種遺傳標記,可以藉由適當的檢驗方式找出來。
 
你如果願意,可以接受DNA檢驗,從而得知自己究竟還可以活多久。你會想要接受這樣的檢驗嗎?
 
當然,這是一種科幻想像,我猜想這種想像也永遠不可能實現。但實際上,隨著我們愈來愈瞭解帶有不同疾病的各種基因,也就有愈來愈多人面臨了是否想要檢測那些疾病的問題。

假設有一種可怕的遺傳疾病,會導致病患在四十歲死亡。你現在二十歲,而且你已知道自己有百分之五十的機會擁有這種基因(你父母的其中一人具有這種基因,也因此英年早逝),可是你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患有這種疾病。如果有,那麼你再過二十年就會死亡。你會想要接受檢驗嗎?你會想要知道嗎?

以下是個密切相關的問題:你如果知道自己還能夠活多久,你會採取什麼不同的行為嗎?知道這一點會不會讓你把注意力轉移到對你而言最重要的事情上?思考這個問題有助於你體認到你在人生中最重視的東西是什麼。
 
問問你自己,你如果知道自己只能再活一年、五年,或者十年,那麼你會選擇做什麼事情?

《週末夜現場》節目裡有個短劇是這麼演的:一名演員在醫生的診間裡,醫生向他透露了一項非常不幸的消息,指稱他只剩下兩分鐘可以活。演員答道:「我一定要把這兩分鐘過得精彩萬分。」當然,這個短劇的笑點就是他按下電梯的按鈕,結果光是等電梯就等了一分半。

你如果知道自己只能再活一年或是兩年,你會把那段時間拿來做什麼?你會去上學嗎?你會去旅遊嗎?你會花更多時間和朋友相處嗎?這個問題在我於耶魯大學教導的生死學課堂上發生了一個極度動人的例子。
 
幾年前,那門課裡有個學生面臨了命不久長的現實。他也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因為他在大一那年就診斷出了癌症。醫生告訴他,他應該沒有康復的機會,也只剩下兩、三年的壽命。得知這一點之後,他不得不問自己:「我該利用自己剩下的這些時間做什麼?」

他決定自己想要完成耶魯大學的學業。他為自己設定了在死前畢業的目標。於是,他在大四下學期修了我探討死亡的這門課。(得知他在那樣的狀況下仍然決定修習一門探討死亡的課程,每週聽著我高談闊論實際上沒有靈魂、沒有死後的生命,而且我們終究不免一死是一件好事……實在令我感到愧不敢當。)
 
他每一堂課都出席——直到春假。到了春假,他的病情已極為嚴重,以致醫生囑咐他已不能夠再繼續上學。他必須回家。基本上,醫生等於是對他說他該回家等死了。他回到家,結果病況迅速惡化。

那個學期教導過他的各個老師因此面對了校方提出的一個問題。根據他那個學期的表現,我們打算給他什麼樣的成績?當然,他在每一門課當中的成績及格或不及格,將會影響他是否能夠畢業的決定。結果,他的表現足以讓他拿到學位。於是,耶魯大學做出了一項值得讚揚的舉動——派遣一名校方人員前往他家,趕在他去世之前在病床上為他頒授學位。

這是一則非常動人也非常令人難忘的故事。我不確定有多少人在只剩幾年可以活的情況下會想要把時間投注在學校裡上課讀書。不過,如果是你,你會想要做什麼?你會怎麼選擇?
 
再回到我們原本的問題:知道自己還剩下多少時間可以活,會不會促使你全力追求自己的選擇,而以最有意義的方式完成你的生命?還是說得知這一點會成為一個重擔?我們思考到自己通常不會知道自己還有多久可以活的這件事情,就必須面對這樣的問題。這種不可預測性會增添死亡的壞處,還是會加以減輕?

死亡總是無所不在

以下是死亡的另一個特性。除了無可避免性、差異性以及不可預測性之外,死亡還具有我所謂的無所不在這種特性。我不只是說我們四周到處都有人死亡,而且是說你本身也隨時都可能死亡。你永遠逃避不了現在就死的可能性。死亡雖然具有不可預測性,卻不必然表示死亡也一定會這麼普遍存在。我的意思是:就算在你覺得自己安全無虞的時候,也可能因為中風或是心臟病發而死。即便是年輕健壯的人,也可能因為動脈瘤而死。

死亡能否影響我們怎麼活?

就我本身而言,我算是頗為樂觀,因為我認為生命可以相當美好。但嚴格來說,我不算是樂觀主義者,而是中庸主義者。人類境況沒有任何一項整體價值能夠讓我們主張誕生在這個世界上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好事,或者每個人都是寧可根本不要出生。
 
說來可嘆,誕生在這個世界上究竟是好是壞,乃是取決於每個人生命中的實際狀況。但儘管如此,我確實認為許多人獲得的生命都非常值得活下去。即便是在我傾向於同意我們不能不把負面交互作用效應納入考量的時刻,我仍然認為許多人——也許是大多數人——的人生處境整體而言還是好的。因此,對於我們這些幸運的人來說,我們既然有幸能夠在相當程度上品嚐生命中的美好事物,能夠誕生在這個世界上也就比根本不得出生來得好。

不過,話雖這麼說,有一點我也還是必須要強調:就算我們接受悲觀主義者的結論,認為寧可根本不要出生,也不表示我們獲得這項體認之後的適當反應就是自殺。這一點還需要進一步的論述。

當然,我們很容易不這麼認為。也就是說,我們很容易認為一個人一旦認定自己寧可根本不曾出生,那麼這個人面對人類境況最適切的反應就是立刻自我了斷。但實際上,至少就邏輯上而言,卻沒有這樣的必然性。因為,你只要稍微想一想,就可以清楚看出自殺的做法根本改變不了人類境況的基本本質——也就是生命後面接著死亡。
 
你如果終結自己的生命,並不會因此就讓自己從來不曾出生!
 
舉例而言,如果對生命只能稍嚐一口是一件令人髮指的事情,那麼你就算殺了自己,也還是只對生命稍嚐了一口。實際上,你要是自我了斷,只不過是讓自己嚐到的這一口變得更小而已。同樣的,如果說身為一個終究會淪為一具屍體的人有任何羞辱之處,那麼自殺也改變不了這項基本事實。這麼做只會導致那件令人難堪的事情更早發生。

所以,就算我們同意悲觀主義者的觀點,認為人寧可根本不要出生,我們還是必須套用一句老笑話指出:指出這麼一個幸運兒給我看!我們都已經誕生了。由這件事實來看,就算我們同意人其實應當根本不要出生——就算這一點確實成立,也不表示自我了斷就是適切的回應做法。
 
當然,這一切都不足以證明自殺絕對不會是人對自己的處境所做出的適切回應。我想我們首先必須問一個比較一般性的問題:鑒於我截至目前為止提出的這些有關死亡的事實,我們究竟該怎麼活?實際上,我們也必須要問:死亡究竟該不該影響我們怎麼過活?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
雪萊‧卡根(Shelly Kagan)

耶魯大學教授,1982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匹茲堡大學與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1995年起在耶魯大學任教,著有《規範倫理學》《道德的極限》等書。

卡根教授從1995年開始,在耶魯大學開設名為「死亡」(Death)的通識課程。猶如老頑童的他,留著落腮鬍,穿著牛仔褲與帆布鞋,盤腿坐在講台上,幽默熱情的與學生談論生命和死亡的本質,讓哲學課一點也不枯燥,大師風采令人著迷。

2007年,耶魯大學將這一門課製作成公開課程,在世界各地引起廣大迴響,破億人次點閱,其後也與哈佛桑德爾的《正義》、班夏哈的《更快樂》並列為長春藤名校最受歡迎的三大公開課程。2010年,中國網易引進這門課程,受到廣大民眾的喜愛,他也成為最具知名度的外國講者之一。

本書是卡根教授根據公開課程重新整理撰寫而成。2012年在韓國出版後,至今已經突破15萬本,成為最暢銷的哲學書籍之一。2014年獲選中國《新京報》年度最佳思辨書籍。他在書中挑戰一般人對死亡的認知,透過如抽絲剝繭般的哲學辯證,打破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幻想,以及憤怒,對於我們能夠活著而懷抱感激。

在本書中,卡根教授想談的主題不只是死亡,而是藉由死亡來省視我們活著的日子。正因為人生有限,更應該重視活著的現在,重新思考自己是否正在浪費人生,現在的生活缺少了什麼?而你的答案就是你對於「活得精彩的人生」的回答。

書名:令人著迷的生與死:
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哲學課



出版:先覺出版

目錄:

推薦序 透過探索死亡,更能理解生命的價值 苑舉正 ◎第一章 思考死亡
◎第二章 二元論與物理論:我們死後還能繼續存在? 肉體死亡之後,還能繼續存活?是否就像我們拿起音響,播放音樂,而後放開手讓音響掉落地面,摔壞了,無法再發揮正常功能,死亡也是如此嗎?
◎第三章 靈魂是否存在? 是什麼指引我們的肉體?無形的靈魂或肉體的某一特定部位?在我們出生之時就已經內建好一套指令?就如機器人能從事不同的工作,由體內的中央處理器控制著所有行動,是有目的性的,我們是否也需要某種身體以外的東西來為肉體設定程式,而這個東西就是「靈魂」?
◎第四章 笛卡兒的論證:心智與肉體是否各自不同? 心智有可能在沒有肉體的情況下獨自存在嗎?我們來想像一下,假設今天早上醒來,進入浴室,照著鏡子,結果在鏡子中什麼都沒看到!看不見自己的身體!趕緊伸手摸頭,卻什麼也沒摸到,這下真的慌了!不但手指感覺不到任何東西,也完全知覺不到自己的身體在哪裡……我的肉體其實存在,只是不曉得為什麼察覺不到它的存在,可是,那時候我的心智卻仍然存在,對不對?
◎第五章 柏拉圖對於靈魂不滅的論證 靈魂不滅的論證是否合理?不可見的東西能被摧毀嗎?例如「和聲」,假設心智類似和聲,而有一把七弦琴能夠發出優美的聲音,若是拿斧頭摧毀它,儘管和聲不可見,也會跟著被摧毀。若真是如此,一旦摧毀了心智所依附的肉體,心智就會跟著死亡嗎? 假設你的肉體想吃巧克力蛋糕,但你的靈魂卻可能不同意,告訴你:「不行,不行,你在節食,不要吃!」你的靈魂可以反對你的肉體。如果靈魂只是肉體的和聲,怎麼可能這麼做呢?
◎第六章 個人同一性:人如何繼續存在? 我能在肉體死亡後繼續存活?如果把肉體重新組裝起來呢?上帝在審判日重新組裝起來的肉體仍然是我的肉體嗎?假設我的錶故障了,我拿到鐘錶店修理,老闆把錶拆開,清潔所有零件之後再重新組裝起來。我回到鐘錶店,老闆把修好的錶交還給我,我對他說:「等一下,你這傢伙別想騙我,這不是我的錶。這個錶所有的零件雖然和我的錶相同,排列方式也完全一樣,但這不是我的錶!」 以此邏輯,你的肉體真的是你的肉體嗎? ◎第七章 肉體、人格,以及靈魂的關係 假設有個瘋狂科學家綁架了我和另一個人,要用他研發的心智轉換機器掉換我們的心智,從我的大腦中讀取所有的記憶、信念和渴望(以及其他種種東西),然後把大腦「抹除」得乾乾淨淨,再把另一人的一切植入我的大腦。手術結束後,我們兩個人醒過來,我將會擁有我的身體以及另一人的人格,到時候,我還是我嗎?如果科學家凌虐我們其中一人,誰會感到痛苦?
◎第八章 死亡的本質 死亡是什麼?假設我罹患某種可怕的疾病,它會摧毀我從事任何高階認知運作的能力,但肉體在後續的幾個月或幾年間仍然能夠正常運作。雖然肉體還能發揮功能,人格卻已經遭到摧毀,如果一個人存在的定義是人格必須存在,這樣還算是活著嗎?什麼時候算是死亡?
◎第九章 關於死亡的兩項出人意料的說法 我們所有人都是獨自死亡的嗎?這只是一種疏離的心理狀態,或是一個事實?若是死於睡夢中或突然發生意外而過世,在死亡那一刻真的會有任何孤獨感? ◎第十章 死亡有什麼不好? 請比較以下兩則故事。第一則故事:你的朋友將搭乘太空船去探索太陽系,要一百年後才會回來。更糟的是,太空船起飛二十分鐘後,就會與地球完全斷絕通訊,你從此再也不可能和朋友聯絡。第二則故事:太空船順利升空,起飛二十五分鐘後突然爆炸,所有人當場死亡,包括你的朋友在內。 哪一則故事更讓你難過?你與朋友分離讓你難過?或朋友就此死亡讓你難過?
◎第十一章 永生不死是好事嗎? 你能想像出一種值得擁有的恆久生活?在電影《迷魂陣》中,一個人遇到魔鬼,問道:「你為什麼要反叛上帝?」魔鬼答道:「好,我就讓你知道為什麼。我坐在這裡,你在我周圍載歌載舞,不斷說:『啊,讚美天主,祢真美好,祢真榮耀,祢真輝煌。』」那個人這麼做了一會兒,然後埋怨道:「這樣實在有點無聊,我們不能交換一下嗎?」魔鬼答道:「我就是這麼說的。」 請想像一下,什麼樣的生活能夠讓人永久感到心滿意足?不只是一百年,而是一千年或十億年。你能夠描述出一種存在,會讓你想要永遠處於那種狀況中嗎?
◎第十二章 生命的價值 什麼是美好人生的本質?假設死亡會剝奪往後的美好人生,那麼死亡就是不好的事情?如果死亡剝奪的是不好的人生,死亡就不是壞事,反倒是好事,對不對? 關鍵問題在於:接下來這一週、這一年或這十年的生命內容會是什麼模樣?你如何判斷之後過得好不好?
◎第十三章 死亡的其他面向
我在耶魯大學的生死學課堂上有個極度感人的例子。有個學生在大一就被診斷出癌症,只剩下兩、三年的壽命。他得知這一點之後問自己:「我該利用剩下這些時間做什麼?」他決定要完成耶魯大學的學業,並在大四下學期修了我這門課。他每一堂課都出席,直到病情已極為嚴重,必須回家。後來,耶魯大學指派一名校方人員趕在他去世之前,在病床上頒授學位給他。 若能知道自己還剩下多少時間可以活,會不會促使你全力追求自己的選擇,並以最有意義的方式完成你的生命?或者得知這一點會成為一個重擔? ◎第十四章 我們如何面對死亡而活? 許多人不想面對自己終將一死的事實,這是否是理性的反應?假設你正要喝一杯奶昔,室友突然衝進來說:「我對那杯奶昔有點懷疑,所以抽取一份樣本送到實驗室去檢驗,現在報告出來了。」你正要喝那杯奶昔。今天天氣很熱,你又很愛喝奶昔,可是你的室友說:「這個信封裡有一些關於這杯奶昔的事實,我可以向你保證,只要知道這些事實,就不會把那杯奶昔喝下肚。」結果你卻回答:「哦,謝天謝地,不要打開那個信封。」然後把奶昔喝進肚子裡,對那些事實置之不理。 這樣的反應恰當嗎?
◎第十五章 自殺是不道德的嗎? 人們能清楚判斷死了比活著好?想像你參加一種古怪的猜謎遊戲,身在一個有兩道門的房間裡。假設打開一號門,幾乎確定會遭到綁架,那些綁匪會凌虐你一個星期之後再把你放走。不過,你還是有極小的機會不會遭到綁架,而是被帶去享受美妙的熱帶假期,玩一個星期之後再回家,但是這樣的機會非常小。另一方面,如果打開二號門,保證會立刻睡著,陷入無夢的睡眠達一整個星期之久才會醒來。 你該選擇哪一道門?不論機率多低,都要爭取獲得那場美妙假期?
◎第十六章 結論:一份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