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腦子

顯示第 516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60

50後放過自己,好好享受生活!這樣嘗試「極簡生活」,讓心靈更加放鬆、樂觀

tCol 2021-07-27

橙實文化編輯部

50後放過自己,好好享受生活!這樣嘗試「極簡生活」,讓心靈更加放鬆、樂觀

丟棄物品聽起來好像很輕鬆,但不是只丟掉三、四樣物品而已,而是要將盤據在家裡多年的物品,徹底且理性的丟棄。

閱讀更多

單身哪裡不好?要看書、寫作,疫情證明,一個人都可以好好過,只是看你要怎麼過

tCol 2021-07-21

雪兒Cher

單身哪裡不好?要看書、寫作,疫情證明,一個人都可以好好過,只是看你要怎麼過

三十幾歲時,老是有人問我:「你不怕老了之後只有一個人生活嗎?」到了四十歲,發現沒有人再問這個問題,彷彿還蠻能肯定「相信你未來一個人也可以活得很好的。」

閱讀更多

弟弟不管事都我一個人照顧父親!一個故事告訴你:照顧父母的人能拿較多遺產嗎?

tCol 2021-07-13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弟弟不管事都我一個人照顧父親!一個故事告訴你:照顧父母的人能拿較多遺產嗎?

這位男士講話有點急躁,我不確定是他天生的個性,還是因為他今天想諮詢的問題,造成他心煩氣躁!?「王先生您好,請問您今天想討論什麼問題呢?」我先打開這個話題。「吳律師,我想問:『法律上是否有【照顧父母的人,遺產就可以分比較多】的規定?』」王先生也單刀直入的提問了。

閱讀更多

與我人生相連結不只先生孩子,還有朋友!罹癌後才明白:活著不只為自己,還有別人

tCol 2021-06-30

歐文‧亞隆, 瑪莉蓮‧亞隆

與我人生相連結不只先生孩子,還有朋友!罹癌後才明白:活著不只為自己,還有別人

每天,躺在客廳沙發上,從落地窗望出去,院子裡的橡樹及常綠植物映入眼簾。此時正是春天,我看到高大的加州白橡不斷冒出新嫩綠葉;今日稍早,於我們家前緣與歐文辦公室之間的雲杉上,見到一隻貓頭鷹棲停;也可以看到菜園一角,兒子里德在那兒種了番茄、青豆、黃瓜及南瓜。他要我想著蔬菜收成的夏日,到那時候,我也會「好多了」。

閱讀更多

年紀愈大後明白真正值得愛的,是已經整理好自己的人,知道自己是自己的責任

tCol 2021-06-25

黃山料

年紀愈大後明白真正值得愛的,是已經整理好自己的人,知道自己是自己的責任

若曾把一個人放進自己心裡,後來分開, 或選擇不聯絡。兩人之間, 總有一種關於愛的紀念。不是你送的昂貴禮物, 不是我們的對錶對戒而是你在我身上帶來的改變。這些改變, 都是真心相待的證明而我帶著你的痕跡, 繼續好好生活 ─ 謝謝你, 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閱讀更多

有點累的時候需要休息!想著做瑜珈,在安靜昏暗空間躺在墊子上,就是我今天的動力

tCol 2021-06-04

凱薩琳.尼可萊

有點累的時候需要休息!想著做瑜珈,在安靜昏暗空間躺在墊子上,就是我今天的動力

我到瑜珈教室的時間滿早的,有點不可思議,因為我一整天的事情進度一直落後。從醒來的那一刻,我就覺得有點累,情緒低落,整個早上和下午做工作和家事都笨手笨腳的。我一直忘東忘西,掉東西,覺得越來越討厭自己。我需要休息,想著到瑜珈教室,在安靜昏暗的空間裡躺在我的墊子上,就是我今天的動力。

閱讀更多

40歲需要的伴侶和20歲不一樣!婚姻專家:她的離開,不是因為你不好,而是因為你沒長大

tCol 2021-06-04

史蒂文.克雷格(Steven Craig)

40歲需要的伴侶和20歲不一樣!婚姻專家:她的離開,不是因為你不好,而是因為你沒長大

從某個角度來說,我是我太太的第三任丈夫,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不久後我將是她的第四任丈夫,然後,只要我繼續努力,未來幾年我將有機會蟬聯更多任丈夫。事實上,我再努力一點,到了太太60歲的時候至少會經歷六任丈夫─而且每一任都是我。

閱讀更多

除了輕微發燒沒別的症狀,卻差點送命...一個從鬼門關回來的新冠故事,讀完可能會救回你一命

tCol 2021-05-24

拿督鄭博見DAC(Dato'Anthony Cheng)

除了輕微發燒沒別的症狀,卻差點送命...一個從鬼門關回來的新冠故事,讀完可能會救回你一命

編按:曾獲「華人楷模年度人物」、馬來西亞拿督鄭博見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原本症狀輕微、在家自我隔離的他,染疫14天後病情急轉直下一度命危。從鬼門關走一遭回來,拿督鄭博見公開染病全過程,他以自身經歷奉勸確診病患一定要做血液和肺部X光檢驗,了解自己的真實病情。 事實上,台灣與國外都曾發生多起COVID-19 患者,猝死在家中的悲劇,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說明,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如果合併「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該患者的症狀會讓許多醫師大感驚訝,原本認為這些缺氧的人應該已經處於休克狀態,但他們往往卻意識清楚可以正常應答,甚至還能滑手機。由於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發現不對勁要送進急診時,往往已經太遲了。 然而,在疫情延燒時期,冒然衝急診是很危險的舉措,那麼,在家自我隔離的確診者,該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出現「隱形缺氧」呢? 黃軒醫師強調,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德國研究顯示,COVID-19確診者中,只有32%會出現「隱藏缺氧」症狀。另外,出現合併隱藏缺氧症狀的染疫者死亡率只有18%,甚至比出現合併典型呼吸困難衰竭症狀的染疫患者死亡率約30%,還要來得更低。 黃軒醫師建議, 若是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不安心,可以考慮購買「血氧濃度計」或是有些智慧手錶就有提供血氧偵測功能,若低於90%就要提高警覺。 美國的作法也很值得參考,一開始由醫護人員確認輕重症、分艙分流後,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在家自我隔離期間,由家庭醫師遠端視訊看診、隨時掌握病情,這也值得台灣借鏡。 最後,再次提醒,此時千萬不要輕易衝急診室,不但讓醫療量能負擔加劇,由於急診室可能充滿各種變異病毒,不小心帶病毒回家就得不償失囉。 以下是大馬拿督鄭博見染疫的親身告白:

閱讀更多

凡事不是面對就能改變,但不面對就不能改變!意識自己在受苦,才能妥善回應苦痛

tCol 2021-05-21

提姆・戴斯蒙

凡事不是面對就能改變,但不面對就不能改變!意識自己在受苦,才能妥善回應苦痛

凡事不是面對就能改變,但不面對就不能改變。—二十世紀美國作家 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