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檢驗

顯示第 415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10大癌症殺手》子宮內膜癌、大腸癌都好了,又罹胰臟癌!她靠這招多活15年,年過50至今生龍活虎

tCol 2023-06-28

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 饒樹文

10大癌症殺手》子宮內膜癌、大腸癌都好了,又罹胰臟癌!她靠這招多活15年,年過50至今生龍活虎

編按:大腸癌已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之首,依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其中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每年有超過6000人死於大腸癌,位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3位。這些年屢見名人不敵大腸癌病逝,除了66歲作詞人李坤城,還有豬哥亮、賀一航、李國修等人,而去年離世的余苑綺得年僅39歲,身後遺下兩名年幼子女,更令人萬分不捨。大腸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初期並無明顯病徵,且大部分的大腸癌患者沒有家族病史,卻與各種慢性疾病息息相關,有非常大比例是因為後天的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所引起。由於近9成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民眾,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為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經實證研究,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早期大腸癌易治癒且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大腸癌存活率則不到2成。由於早期大腸癌無症狀,但可透過定期篩檢提早發現,因此要「腸」治久安就要定期篩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饒樹文指出,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篩檢,也可以多吃益生菌,有助於抑制大腸內有害細菌,減少致癌物的產生。除此之外,出現哪些症狀時要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檢查呢?(原文刊載於2022/8/22,更新時間為2023/6/21)

閱讀更多

10大癌症殺手》中年後3度罹肝癌,他最後成功根治、活到近80歲!名醫曝:他做到這件事,顯見對生命的珍惜

tCol 2023-06-21

楊培銘

10大癌症殺手》中年後3度罹肝癌,他最後成功根治、活到近80歲!名醫曝:他做到這件事,顯見對生命的珍惜

編按:據衛福部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肝癌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4位,發生人數為1萬982人;111年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則顯示,肝癌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為7781人。而不少名人,包括資深音樂人林秋離、藝人蔡頭、香港演員吳孟達、作家金庸、日本設計師三宅一生等,都是因為肝癌離世。肝臟被稱為沉默的器官,許多病患是先病毒型肝炎再肝硬化,接著患肝癌。肝臟慢性發炎會增加肝硬化、肝癌的風險,導致肝臟慢性發炎的原因很多,包括B型肝炎、C型肝炎、脂肪肝、酒精、抽菸、代謝性疾病等,若有相關危險因子,便需要定期檢查。「其實肝炎的追蹤,只需要靠抽血與腹部超音波,便利性相當高。」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提醒,「C型肝炎的治療也很簡單,療程僅8週或12週,副作用低、治癒率高達98-99%,大家一定要把握治療時機!」(原文刊載於2022/3/11,更新時間為2023/6/21)

閱讀更多

當心常見4類「重金屬殘留」引發中毒!長期疲勞、掉髮建議檢查血液,常見2方法幫助排毒

tCol 2023-06-13

NOW健康

當心常見4類「重金屬殘留」引發中毒!長期疲勞、掉髮建議檢查血液,常見2方法幫助排毒

為了響應環保和減少塑化劑的危害,政府積極推動各項減塑政策,其實除了外來物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之外,台灣整合醫學推廣協會理事長暨卓越健康診所院長劉士銘表示,人體內的重金屬殘留問題也相當嚴重,但由於重金屬殘留所帶來的危害並非立即性,因此長期被忽視,等到發現時已全身是病,若能定期檢測,搭配螯合排毒療法與微量元素,特別是硒的補充,能幫助重金屬排出體外,降低罹患疾病的風險。

閱讀更多

1滴血檢測肺癌5年內復發率!中山醫大開發預測模組,為早期癌症病患爭取預防及治療機會

tCol 2023-06-13

郭美懿

1滴血檢測肺癌5年內復發率!中山醫大開發預測模組,為早期癌症病患爭取預防及治療機會

衛福部統計處昨(6/12)日公布2022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其中癌症已連續41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又以「肺癌」穩坐第1,全台每年有逾1萬人死於肺癌,因此及早發現治療至關重要。對此,中山醫大副校長張基晟率團隊鑑定出可預測病人復發的血漿蛋白組合,未來患者只需在開刀時提供1c.c.血液,便能得知5年內復發機率,能提早預防治療。

閱讀更多

糖尿病、高血脂恐釀血栓風險!醫師教促進末梢血循防憾事發生

tCol 2023-06-09

NOW健康

糖尿病、高血脂恐釀血栓風險!醫師教促進末梢血循防憾事發生

糖尿病是國人10大死因之一,依據2017到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1%;根據國健署統計,全台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患者又常伴隨高血脂,一旦未將血糖、血脂控制好,不僅容易出現手腳麻木冰冷、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後續恐引發中風、心臟病、腎臟病、視網膜病變、足部壞死等合併症。

閱讀更多

退休老師外表如常,竟因「這件事」發現失智!1方法揪出「阿茲海默症」,及早因應仍有希望

tCol 2023-05-16

莊宜芳醫師

退休老師外表如常,竟因「這件事」發現失智!1方法揪出「阿茲海默症」,及早因應仍有希望

70歲的金先生過去是高中老師,退休後便在醫院擔任志工,最近同為志工多年的張阿姨發現,金先生有時會對來櫃檯詢問的病患或家屬給予錯誤指引,尤其是最近新增的醫療服務,金先生會搞不清楚在何時、何地提供這項服務,而給予錯誤資訊。張阿姨看到我們在醫院進行失智症研究的受試者召募海報,建議金先生可以參與研究,接受認知功能平估與大腦影像檢查,以了解自己的大腦功能。

閱讀更多

水腫不是吃太鹹,可能是更嚴重病症!醫解析「這些原因」造成身體腫脹,3「腫」情況對症保養

tCol 2023-04-28

郭美懿整理

水腫不是吃太鹹,可能是更嚴重病症!醫解析「這些原因」造成身體腫脹,3「腫」情況對症保養

56歲的陳先生因工作需求常出國,每次下飛機腳部就常會出現水腫,雖然活動後水腫會慢慢消失,但這半年來水腫情形越來越頻繁,也越來越嚴重,久久無法消退,甚至連拖鞋都穿不下。他到心臟科檢查,才發現雙腳靜脈瓣膜功能異常,且伴有深層靜脈血栓,經抗凝血劑和彈性襪治療後,水腫才逐漸改善。

閱讀更多

新變異株「大角星」快速傳播33國,泰國首現死亡案例!台已累積14例,專家籲2族群要留意

tCol 2023-04-27

Heho 記者王芊淩

新變異株「大角星」快速傳播33國,泰國首現死亡案例!台已累積14例,專家籲2族群要留意

今周刊編按:新冠病毒再現新變異株「大角星」(Arcturus),近期在多國快速傳播,目前包括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印度等33個國家皆已發現病例,台灣也出現境外移入個案,累積迄今已檢出14例,且日前泰國證實出現大角星變異株全球首宗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週四(4/27)說明,上周首度出現2例本土「大角星」變異株感染,1例為北部70多歲女性,有高血壓與癌症病史,沒有出國旅遊史,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後,自行快篩陽性,就醫經PCR 檢驗 陽性,因肺炎、需要氧氣,故住院治療,曾使用瑞德西韋與類固醇。另一位北部80多歲女性為輕症個案,有慢性肺病病史。專家提醒,這款變異株致死率雖不高,但傳播速度更快,仍可能引發重症,對免疫力較差的孩童與年長者族群威脅大,要格外留心,並建議出國民眾在飛機上配戴口罩,預防境外傳染。此外,感染大角星所產生的症狀除了發燒、畏寒、咳嗽、頭痛、肌肉痠痛之外,也出現結膜炎或眼睛發炎、紅癢等症狀,民眾可多加注意。

閱讀更多

62歲淡大前副校長墜樓離世,上週才上節目毫無異狀…遺書寫下「腦部病變智能已失」無法教學

tCol 2023-04-12

李易紓

62歲淡大前副校長墜樓離世,上週才上節目毫無異狀…遺書寫下「腦部病變智能已失」無法教學

新北市淡江大學週三(4/12)發生墜樓意外,警方獲報後經查是知名學者、淡江前副校長王高成從12樓墜落,當場明顯死亡。淡江大學稍早發表聲明證實王高成教授墜樓身亡,校方表示他留有遺書表示因為腦部病變,智能已失,無法進行教學、研究。淡江大學表示,王副校長學養深厚,對本校貢獻良多,發生此事本校深感震驚、遺憾,將協助家屬妥善料理後事。士林地檢署檢察官稍早相驗王高成遺體,認為王是墜落意外死亡,排除有外力介入,將遺體發還家屬辦理後事,王高成的太太和子女到地檢署等候開庭領相驗屍體證明書,太太當場痛哭失聲令人不捨。

閱讀更多

從被判剩3個月生命,到抗癌成功15年!降癌逆齡18招,助更多人預防、癌友重生

tCol 2023-03-03

韓柏檉

從被判剩3個月生命,到抗癌成功15年!降癌逆齡18招,助更多人預防、癌友重生

2008年初罹癌至今,將超過15個年頭,一路太太幼香陪伴支持與鼓勵,人生由黑白轉為彩色,但無常之路迎面襲擊而來,太太在2017年7月卻因癌症過世,這個痛、這個角色的轉換,誰懂?健康養生、防癌抗癌,人人朗朗上口,市面上各種方法、招數比比皆是。在雙重的狠痛下,更明白了一些世間道理,養生、防癌、抗癌,所要做的事情幾乎一樣,差別在於是否多了一項「進醫院看醫生治療否?」回到家裡就是「自療」囉!自我療癒,近年深深體悟,大道至簡,以道御術的精神與哲理,世間方法招數多如過江之鯽,但真正的精隨「道法自然,萬法唯心」,人有千百種體質,不同的方法各有其妙處,但也並非人人適用。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