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不是吃太鹹,可能是更嚴重病症!醫解析「這些原因」造成身體腫脹,3「腫」情況對症保養

水腫不是吃太鹹,可能是更嚴重病症!醫解析「這些原因」造成身體腫脹,3「腫」情況對症保養

56歲的陳先生因工作需求常出國,每次下飛機腳部就常會出現水腫,雖然活動後水腫會慢慢消失,但這半年來水腫情形越來越頻繁,也越來越嚴重,久久無法消退,甚至連拖鞋都穿不下。他到心臟科檢查,才發現雙腳靜脈瓣膜功能異常,且伴有深層靜脈血栓,經抗凝血劑和彈性襪治療後,水腫才逐漸改善。

 

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指出,水腫大部分從雙腳開始,由腳盤、小腿慢慢往大腿延伸,嚴重者鼠蹊部、背部及肚皮也有可能受到影響。

 

水腫症狀初期不容易察覺,若持續惡化,可能產生腳部皮膚失去皺紋、鞋子變緊穿不下,甚至產生鬱積性皮膚炎導致色素沉澱或皮膚潰瘍。此時可以藉由理學檢查看出端倪,於小腿脛骨前按壓皮膚,若產生持續凹陷且無法回復,則的確有水腫情形,建議進一步就醫以釐清原因。

 

水腫常見原因

 

1、靜脈或淋巴阻塞造成局部水腫

常見於深層靜脈血栓、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貝克氏囊腫、蜂窩性組織炎或外傷造成的單側水腫。

 

2、全身性水腫

可能為充血性心衰竭、慢性限制性心包炎、肝臟疾病、腎病症候群、營養不良、藥物及甲狀腺低下等原因所導致。

   

簡韶甫說,局部水腫常見於下肢,常可聽到病患說:「醫師,最近我剛從國外搭飛機回來,下飛機後發現兩腳變腫而且走路會痛!」這時要考慮是深層靜脈血栓導致的水腫,可能是因為維持了10幾小時的坐姿,靜脈循環變差,血液回流不順暢,造成靜脈血管內出現微小血栓。

 

 

深層靜脈血栓好發族群為長時間臥床的病人,如中風、骨科手術後等,其他還有年齡的增加、肥胖、使用口服避孕藥、有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血液疾病及外傷。此外,罹患靜脈曲張的病人,由於其淺層靜脈已經變形、受損,也有機會進一步引發深層靜脈栓塞。

 

至於全身水腫常見於心臟衰竭,其症狀為下肢水腫、容易疲累無力、運動時呼吸困難、夜間睡覺無法平躺須枕頭墊高或側躺才能改善症狀。肝臟疾病也是水腫常見原因,病人可能因慢性肝炎或酗酒引起肝硬化,使體內蛋白質製造不足產生水腫。另外腎臟功能異常,像腎病症候群或糖尿病也會使蛋白質從尿液中流失,造成低蛋白血症,進而導致水腫產生。

 

臨床上可以藉由胸部X光、心電圖、心臟超音波、靜脈超音波或腹部超音波、血液檢驗及尿液分析加以診斷及針對個別疾病做治療。

 

3「腫」情況對症保養

 

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加護病房專科護理師潘姿菁提醒,針對個別疾病造成的水腫,有不同的日常保健建議:

 

1、深層靜脈栓塞造成的水腫:

 

除了考慮抗凝血劑治療,也會建議病患穿著彈性襪3至6個月,藉以改善血液循環,減輕腿部腫脹。

 


2、心衰竭導致的水腫:

 

除了利尿劑等藥物使用外,應注意水分攝取及體重維持,飲食上採取低鹽(1天小於5公克),避免味精、醬油等高鈉調味料、加工醃製食品,並且持續觀察有無心衰復發症狀,運動可採漸進式運動(例如:散步、慢跑)。

 

3、低蛋白血症所致的水腫:

 

除就醫檢查原因外,同樣需注意水分攝取及體重變化。

 

要特別留意的是,水腫後皮膚也會跟著變薄,應注意皮膚的保護,避免過緊衣物,可穿著棉質易吸汗的衣物;臥床休息時可將患肢抬高超過心臟位置,且應避免碰撞產生傷口。如果傷口已出現破皮或滲液,應適當傷口護理以避免感染情形,一旦發現肢體水腫時,建議應盡早就醫,以免延宕原發疾病的治療。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