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及高血脂同為代謝症候群 有這些症狀應提高警覺
糖尿病和高血脂同為代謝症候群,引起糖尿病和高血脂的主要成因可分為先天遺傳和後天因素,雲林吳佳錄診所吳佳錄醫師表示,先天是家族基因影響,後天因素則包括飲食不健康、生活型態不良、肥胖和缺乏運動等情況。
例如中廣性肥胖者,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喜歡攝取高熱量、高油、高糖、低纖飲食及蛋糕等精緻澱粉以及少動久坐的族群,都容易有高血脂情況。而糖尿病也會導致血脂異常,若高血脂加上高血糖,則會加速血管病變。
吳佳錄醫師說明,典型的糖尿病症狀為3多1少(多吃、多喝、多尿,加上體重減輕),而高血脂通常症狀不明顯,甚至沒有症狀,有些人可能會出現頭昏腦脹、容易頭暈,或是四肢末梢循環不良,如冬天容易手麻腳麻等,少部分人會在眼睛周圍出現膽固醇斑塊,就要提高警覺。
通常都是透過健檢抽血檢驗,才發現血脂或血糖異常,民眾覺得身體不適時,常會以為是感冒或是過度勞累所造成,但很可能已經有高血糖或高血脂的危機。近2年有針對代謝症候群的防治計畫,未滿40歲、但有中廣肥胖或懷疑血糖過高,都可以抽血檢驗,尤其有家族史的人更要留意,以提早防範。
吳佳錄醫師曾收治1名60歲女性板模工,看診敘述覺得自己脖子很緊繃,手腳有些無力,心跳很快,一直找不到確切原因,她覺得可能是過於疲累,加上勞力工作導致手麻腳麻,合併晚上也睡不好。經過抽血檢查發現,不僅膽固醇過高,隨機血糖300mg/dL多(飯後血糖超過200mg/dL即為糖尿病)、糖化血色素13%(正常值為6.5%),因此確診為糖尿病和高血脂患者。
改善末梢血液循環降低血栓風險 銀杏葉萃取物來幫忙
臨床上對於血糖、血脂較嚴重的患者,會建議適度用藥控制,吳佳錄醫師觀察有些病人排斥服藥,以為一輩子都須用藥,其實這些藥物多數不會傷肝腎,甚至有保護心臟血管作用,若有疑慮可與醫師溝通討論。同時可服用其他輔助食品如納豆、紅麴和銀杏等,皆有助降低膽固醇、促進血管通暢。
南投福倫藥局林澤輝藥師表示,近來觀察到35歲以後的人拿慢箋的情況愈加常見,且多與心臟內科、神經內科與新陳代謝科相關。這些人通常身材較為圓潤;女性的比例較多,且身材中等,但經常肩頸痠麻且血壓較高;40歲以後拿慢箋的人,通常是長時間使用3C,且應酬頻繁,喝酒頻率高;最後則是運動比例較低。這些人的血壓與血糖通常正常,然若腳底有痠麻感,可能是糖尿病發生的前兆。
壯年族群血管通常較有彈性,林澤輝藥師建議可選用較安全的保健食品,像是銀杏葉萃取物可改善末梢血液循環,增加攜氧量,且口服錠劑攜帶方便,適合經常往外跑的壯年族群。坊間含有銀杏葉萃取物的產品,像是德國原裝進口循利寧,其安全性較高,製造的技術有別於他廠,且可抗氧化與清除自由基,因為體內太多自由基會引發慢性病甚至癌症,清除後可保護細胞的壓力,改善末梢血液循環,降低血栓形成。
林澤輝藥師分享,曾遇過1位40多歲男性,因工作關係時常要交際應酬,飲酒過多導致肥胖,常感到頸部僵硬,腳底有刺痛感,服用循利寧後,頸部僵硬便有改善許多。
另外,林澤輝藥師提醒,若正在服用抗凝血藥或降血糖藥,需向醫師諮詢,如有疑慮應暫停使用,且應避免與魚油併用;同時須搭配開水服用,想加強效果可考慮與B群併用,加上良好飲食與運動習慣,即可有效改善健康。
吳佳錄醫師提醒,透過定期健檢可以及早發現問題並治療,久坐族應檢視生活習慣,有些腹部肥胖者也許食量不大,但細問之下,發現多吃高熱量、低纖飲食,建議3餐都應有蔬菜、每份以個人手掌大小為基本量;運動則可縮短時間、頻率增加,假設1週運動50分鐘為例,不妨採1次10分鐘、分成5天運動,如跑走跑走運動、登階梯運動,持之以恆,效果更好。
(本文獲「NOW健康」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