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7
郭美懿
骨鬆除了常見於高齡長輩外,臨床上有許多50歲以上婦女,自覺身體勇健,因為跌倒或外力造成的突發性骨折,就醫才知道支撐自己多年的骨骼這麼脆弱……
閱讀更多
2023-10-12
NOW健康
入秋後氣溫逐漸轉涼,早晚的溫差甚至高達10度,然而,氣溫的劇烈變化對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容易影響血壓的穩定度,血管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因承受不住劇變而導致相關病變,其中尤以中風的風險最不容小覷。
閱讀更多
2023-10-06
NOW健康
近幾年,年輕族群憂鬱和輕生的消息時有所聞,尤其18至28歲的「年輕世代」,正處於剛進大學就讀或初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共同特徵包括環境、角色的轉變,或是即將負起經濟重擔的任務,常萌生壓力而不自知。
閱讀更多
2023-10-06
NOW健康
男性攝護腺隨著年紀老化,脂肪堆積、組織增生,50歲以上過半數會出現攝護腺肥大的問題,隨著年紀增長罹患機率愈來愈高,又有男人長壽病之稱。如果排尿困擾已對影響生活,且藥物無法緩解,醫師建議可以考慮手術治療,隨著治療方式日新月異,目前鈥雷射療法已能安全有效解決排尿困難的問題,降低復發率。
閱讀更多
2023-10-05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神經部張楷杰醫師、趙閎毅整理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推估,2022年我國失智者人口超過30萬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9成6,預估未來平均一年將增加1萬人,台灣失智症的挑戰越來越大!面對失智課題,如何提前辨認失智症狀、診斷和及時介入治療,將會是最關鍵的一步。
閱讀更多
2023-09-15
偉文隨筆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隨口喝下的飲料或甜點已經不斷在傷害這些組織,這些從來不測血糖的人,往往是來自腎臟或眼睛或其他帶有末梢血管的組織或器官有問題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閱讀更多
2023-09-04
趙閎毅整理
「糖尿病」對一般人來說可能經常聽到,又或者邁入中年後身邊親友就有不小的機率,可能患有這個被人稱為「富貴病」的疾病。究竟「糖尿病」發生的原因為何?有哪些類型?又會有哪些症狀?我的血糖偏高是不是已經得到糖尿病?罹患糖尿病後又該怎麼注意自我日常照護呢?
閱讀更多
2023-09-01
林靜如, 鍾依庭, 彭志煊
依照臺灣失智症協會統計,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中,約每十二人即有一位失智者,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五人即有一位。失智人口比例居高不下,衍生的道德、法律問題,更是層出不窮。
閱讀更多
2023-08-22
段詩潔
2023.08.22今周刊編按:糖尿病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6位,僅2022年就有逾1.2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據國健署統計,目前全國有超過250萬名患者,且每年持續增加2.5萬人。糖尿病危害國人健康至深,但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發現,台灣未診斷糖尿病標準化盛行率約1%上下,估計約22萬人不知道自己罹病,提醒民眾若空腹血糖值大於100,就應有警覺心。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鍾仁華團隊,利用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6萬多名成人資料串接健保資料庫發現,2012年至2020年未診斷糖尿病標準化盛行率約在1%上下,若以全國約2200萬成人估算,1%相當於22萬人。研究團隊並彙整7大重要風險因子,包含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BMI)、腰臀比、糖尿病家族史、教育程度、嚼檳榔等。糖尿病就像隱形殺手,早期不容易察覺,但高血糖卻會對全身帶來傷害,併發症更令人害怕,千萬別讓迷思與誤解耽誤了治療。(原文刊載於2023/04/26,更新時間為2023/08/22)
閱讀更多
2023-08-17
郭美懿
維他命C能抗氧化、增加免疫力,但攝取過量恐有潛在風險!北市聯醫近日收治一名75歲病患,因長期腹瀉被診斷為大腸激躁症,由於糞便潛血篩檢每次都正常,病患一再拒絕大腸內視鏡檢查。直到去年嚴重便秘與腹部絞痛求醫,才發現直腸長了巨大腫瘤且確診為大腸癌,究其原因竟是因為每天把維他命C發泡錠當水喝,造成糞便潛血檢查呈「偽陰性」而延誤就醫。
閱讀更多
6/ 30
第 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