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工作

顯示第 25126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從越南逃來台灣,一家12口擠「台北最後貧民窟」...她花40年接納自我,成首位新住民校長

tCol 2023-11-15

陳亭均

從越南逃來台灣,一家12口擠「台北最後貧民窟」...她花40年接納自我,成首位新住民校長

(今周刊1404)楊小梅曾經不願面對自己的身世,對身為新住民的她而言,那段故事太心酸,她也害怕落入社會的刻板形象。而當她真正找到認同時,她終於成為幫助他人的那方。

閱讀更多

少喝手搖飲、聚餐,就能攢夠錢買房?他精省4種開銷,頭期款5年輕鬆到手

tCol 2023-11-14

林依榕整理

少喝手搖飲、聚餐,就能攢夠錢買房?他精省4種開銷,頭期款5年輕鬆到手

房價越來越高,想買房似乎成了一個遙遠的夢想,但一名網友卻認為,買房沒有想像那麼難,更精算各種開銷直指是年輕人浪費錢,如果能夠省下4種不必要的開銷,5年內就可以輕鬆有殼,呼籲大家「抱怨不會讓自己過得更好,不如開始努力存錢吧」!

閱讀更多

「天冷還堅持睡地板」…長輩失智後成任性老人怎麼辦?台大護理師教6技巧照護:適應不控制

tCol 2023-11-14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3A護理師 吳建緯

「天冷還堅持睡地板」…長輩失智後成任性老人怎麼辦?台大護理師教6技巧照護:適應不控制

2014年一部美國劇情片《我想念我自己》述說了早發性失智症的故事。主角是大學教導語言學的教授、事業有成,然而患上阿茲海默症卻讓生活不得不停下腳步。英文片名《Still Alice》,或許是想表達即使個性改變,認不出人,但陪伴她的人要記得她依舊是從前的她,不要因為個性變了,和以前不同了,就剝奪她的生活、奪去她的名字。我們也要記得,當身邊的親朋被疾病奪去記憶後,也是彼此重新諒解的開始。

閱讀更多

兒歸國接班事業,親子卻越來越疏遠…老父嘆:是年輕人不懂父母的愛,還是長輩需要更包容?

tCol 2023-11-13

林靜芸醫師

兒歸國接班事業,親子卻越來越疏遠…老父嘆:是年輕人不懂父母的愛,還是長輩需要更包容?

阿隆在同棟大樓另買一戶給兒子,兒子8月住進新家,從國外帶回來十多箱行李始終沒有整理,房子雜亂無章。舊曆年前,阿隆太太花了許多時間把物品一件一件歸位,並作了室內佈置。沒想到除夕夜,全家聚餐時,兒子竟公開警告母親不可以動他的私物。阿隆不忍妻子被冤枉,一時暴怒,口出三字經指責兒子。父子之後在診所也有些磨擦,兒子嫌父親用人老派,投資保守。父親怨兒子凡事求新,不懂成本......

閱讀更多

單親媽繼承300萬現金跟農地,為何仍陷「惡性理財」循環?專家揭投資3大忌「有資產沒現金」

tCol 2023-11-13

樂透人生─吳家揚

單親媽繼承300萬現金跟農地,為何仍陷「惡性理財」循環?專家揭投資3大忌「有資產沒現金」

幾年前,A女士的先生不幸過世,家中還有兩位未成年子女,共同居住在先生家族祖厝。她繼承遺產300多萬元和一塊農地,自己本身是彈性工時,每月收入3萬多元。已屆熟齡的她顧慮單親只有一份收入,聽從理專建議,將繼承的現金買基金、股票和保險;又因為擔心未來無法住在祖厝,聽從房仲建議,在外縣市買一戶中古屋,心想萬一全家3口被趕出去,至少還有一個安身之所。沒想到鎖住現金又增加投資的狀況下,A女士發現要給孩子生活費都很吃力,開始恐慌起來,要依賴藥物才能睡著……

閱讀更多

不是遺物整理!步入中年後開始斷捨離,專家教「老前整理」8技巧:打造嚮往的老後生活

tCol 2023-11-12

聯合報/ 記者 陳雅玲

不是遺物整理!步入中年後開始斷捨離,專家教「老前整理」8技巧:打造嚮往的老後生活

「老前整理」的風潮來自日本,是指人們在自己還健康時,整理自己的物品。不管是收藏還是囤積,在老後真正來臨之前進行「斷捨離」,有人自己動手,也有人尋求專業協助,「老前整理」協助大家在心理和居住環境都挪出空間,迎接人生新階段。

閱讀更多

全職主婦沒薪水、沒升遷,卻被離婚律師諷「媽蟲」寄生老公…呂秋遠:孩子長大靠陽光空氣水嗎

tCol 2023-11-12

呂秋遠

全職主婦沒薪水、沒升遷,卻被離婚律師諷「媽蟲」寄生老公…呂秋遠:孩子長大靠陽光空氣水嗎

編按:近日一名自稱離婚律師的網友,在網路論壇Dcard以「媽蟲們真的不要鬧」為題發文,形容不少家庭主婦是「媽蟲」,「生了一個孩子就像吃了無敵星星」,在小孩上了幼兒園、甚至小學後仍不出去 工作 ,在家沒生產力、寄生老公一輩子等等, 「被離婚也不用太驚訝」,引發網友不同看法。對此,律師呂秋遠發文回應,據他的實務經驗,結婚在台灣、以至於全亞洲的社會體系裡,對女人來說就是一件「穩賠不賺」的事,即便有所謂的「媽蟲」,他經手案例中也是少之又少。呂秋遠反問,「家庭主婦」這份沒升遷、沒同事、沒加班費,偶爾偷懶喝杯超商咖啡、有時候去百貨公司買點化妝品,就會被說是「媽蟲」的 工作 ,到底應該拿多少薪水?可是一旦走到離婚一途,男人卻往往認為老婆生產力、只會花錢,因此奉勸女性同胞們別死守「這個家沒有我怎麼辦」的觀念一味犧牲,要好好愛自己。

閱讀更多

老公迷戀單親離婚女!要挽回或放開走味的婚姻?劉黎兒:別再說相忍為孩子

tCol 2023-11-10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00

老公迷戀單親離婚女!要挽回或放開走味的婚姻?劉黎兒:別再說相忍為孩子

Q:我是雯芬,今年43歲,先生42歲,我們結婚19年,育有15歲與11歲的兩個兒子;已是個上班族,老公則在他父親開的貿易公司 工作 ,彼此父母是舊識,雙方至親都住在附近,是很能互相照應的兩個家族,關係也都很好,原本覺得幸福無比;但最近三個月,我先生心神不寧,一週前他突然提出要離婚,還把理由怪罪在我身上。老公這陣子總是魂不守舍,一個多月前,我從先生同事那得知,公司雇了一位35歲的離婚單親媽媽,有一天她因為6歲兒子發高燒沒來上班,我先生也請假,卻有人在附近醫院看到他開車載了那位女同事母子,才意識到他們兩人的關係非比尋常!在那之後,先生開始跟我抱怨,家裡沒有單獨思考做點事的空間,讓他覺得透不過氣,想搬回父母家。打掃時,我在電腦發現他搜尋過許多小家庭用的出租公寓,覺得很不對勁!問起這是否與女同事有關,他就很生氣,反過來責罵我心性猜疑,讓他連喘氣都成問題,一定要搬出去。還大罵「疑心病重到踐踏我的隱私!」我忍不住曾回嗆:「如果你搬出去,我們就離婚!」但他彷彿早就等我說出這兩個字。從那天起,就不斷逼我離婚,還跟住在周邊的親友說我在鬧著要離婚!我當然不想離婚,三個月前,我們都還算是恩愛夫妻,卻突然有這種變化,我實在無法接受,更重要的是孩子還小,我不想讓他們因為大人的婚姻破裂而無法過正常的生活!而先生一直說是我性格猜疑才帶來家庭的不幸,我很難過,每天不斷反省,但不知如何改善,我該如何挽回一切?才能讓一切恢復到三個月前的狀態?

閱讀更多

瑞芳虎頭蜂狂螫釀2死!夏末秋初攻擊力強…老謝好友登山遇蜂襲,「這習慣」讓73歲的他保住一命

tCol 2023-11-08

王君瑭

瑞芳虎頭蜂狂螫釀2死!夏末秋初攻擊力強…老謝好友登山遇蜂襲,「這習慣」讓73歲的他保住一命

編按:新北市週三(9/20)發生虎頭蜂叮咬登山客事件,20人到瑞芳山區爬山,卻遭到上百隻「黃腳虎頭蜂」叮咬,共11人受傷,其中2名山友更在運送下山途中失去生命跡象,經送醫不治。另外,就連參與救援的警消也在搬運途中遭到蜂群螫咬,幸而治療後沒有大礙。據《風傳媒》報導,這個登山團由平均60歲的熟齡族組成,原本計畫到八分寮步道踏青,未料上午11時左右在山區遇成群黃腳虎頭蜂攻擊。其中16名未受傷與輕傷山友先行下山,傷勢較嚴重的4人則因四肢麻痺而留在現場待援。救援隊到場後,以擔架將傷者運下山,其中胡姓、焦姓男子原本有意識,卻在途中失去生命跡象,緊急送醫後仍宣告不治。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參與急救的台灣礦工醫院院長黎慶福說,病患被送到急診室時已無呼吸心跳,全身發黑,臉部膚色也像缺氧,顯得暗沉。今周刊曾報導,在臺灣常見有7種的虎頭蜂,夏末秋初時是入冬前蜂后孵化的關鍵時期,為了保衛家園,此時也是虎頭蜂攻擊性最強的時候,再加上虎頭蜂的刺本身沒有倒鉤,可以重複叮刺,因此才成為了登山客口中「台灣山林最恐怖的傳說」。熱愛山林的「老謝」謝金河曾撰文指出,自己的好友廖啟仁跑山經驗豐富,卻在烏來登山時遭遇大群蜂螫,一度住進加護病房。當時73歲的廖啟仁雖情況危急,但全賴「這習慣」逃過一劫,而且很快就出院,究竟他是怎麼辦到的?遇到虎頭蜂又該怎麼辦?(原文刊載於2021/12/16,更新時間為2023/9/21)

閱讀更多

「我不乖,拿再多錢回去她都不花」...兌現與癌逝母約定,他以0.052秒奪亞運輕艇隊史首金

tCol 2023-11-08

徐采薇

「我不乖,拿再多錢回去她都不花」...兌現與癌逝母約定,他以0.052秒奪亞運輕艇隊史首金

繼在亞運划出金牌後,阿美族輕艇選手賴冠傑,在全運會再次囊括兩面金牌。接著,他已經劍指奧運,要在法國巴黎再創高峰。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