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4
彭冠宇
張忠謀創辦人說人生中與命運有兩次約會,第一是他1958年離開波士頓到位於達拉斯的德州儀器(TI)報到,這件事改變了他的前半生;另一個是他1985年離開美國來到台,原設定落腳於工研院,最後卻創立了台積電。他說事後想想這兩次約會都做對了!
閱讀更多
2025-01-03
郭美懿、黃靖文
《病人自主權利法》於2019年正式施行,據衛福部統計,2024年「預立醫療決定意願」人數新增25,816人,累計簽署人數為93,981人。分析2024年數據,新簽署者仍集中在50歲以上熟齡族群,最大宗落在60~69歲,其次為70~79歲與50~59歲,趨勢與簽署安寧意願者相符。顯示熟齡者對「善終」的企盼與意識強烈。然而病主法上路即將屆滿6周年,預立醫療決定簽署率仍無法突破台灣1960萬名成年者的1%,人數更遠遜於「預立同意安寧意願註記」的百萬人次(1,031,599人),甚至遠低於「同意器官捐贈」的643,795人。為什麼民眾簽署意願如此低落,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閱讀更多
2024-12-26
林依榕整理
2025年元旦新制要來囉!無論是民生、投資、旅遊、薪資都有調整或改變,像是基本工資這次已連續9年調漲,健保每月調漲要多繳21元、囤房稅2.0增設自住房條件、租屋補助擴大、家貓強制登記否則祭出最高1萬5千元的罰鍰等。此外還有擴大癌症篩檢新制,以肺癌來說,每2年1次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 CT ),年齡放寬至40至74歲女性及45至74歲男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者。50至74歲有重度吸菸史,增列每年吸菸量大於20包者,每案補助4000元。
閱讀更多
2024-12-25
郭美懿
癌症已經長達42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首位,平均4分2秒有1人罹癌,為落實賴清德總統健康台灣政策,讓台灣癌症死亡在2030年降低三分之一,國民健康署明(2025)年起將放寬癌症篩檢年齡補助,包括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服務,只要符合資格的民眾都可接受免費的定期癌症篩檢,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閱讀更多
2024-12-19
郭美懿
64歲民歌手王新蓮曾唱紅《風中的早晨》、《往天涯的盡頭單飛》等歌曲,今天在臉書揭露自己罹患肺腺癌的消息,讓粉絲紛紛湧入集氣。王新蓮4年前從美國返台,在台東池上開始駐村藝術家生活,並在今年10月發行第一套《懸浮人生》作品集,也宣布將登台參與「民歌50」演出,未料竟驚傳罹癌消息。
閱讀更多
2024-12-19
郭美懿整理
癌症時鐘加快!衛福部公布最新「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較前一年度增加8531人,平均每4分2秒就有1人罹癌,也比110年的4分19秒,又快轉了17秒。其中,肺癌連續2年為首位,大腸癌則排第2位。值得注意的是,肝癌及口腔癌發生率下降,乳癌、大腸癌、肺癌、攝護腺癌 、子宮體癌、胃癌、甲狀腺癌及皮膚癌發生率則有上升趨勢。
閱讀更多
2024-12-16
卓良珍
認知功能是一個人表現知覺感受的心智狀態,像是注意力、記憶力,以及解決問題與表達的能力等。認知功能的改變會受個人腦神經功能、身心健康狀態,以及對於外界環境的變化或社會心理壓力的刺激之適應力所影響(Birren & Birren, 1990)。
閱讀更多
2024-12-13
NOW健康
民眾若經歷1、2次突然間視力喪失、每次時長約5至10分鐘,務必提高警覺,這恐是眼中風前兆!朱智盟眼科診所院長朱智盟醫師表示,視網膜靜脈阻塞又俗稱為「眼中風」,多數患者因高血壓而病發,如未及時就醫治療,後續恐造成青光眼、黃斑部水腫發生。
閱讀更多
2024-11-15
NOW健康
現代人不健康的生活型態與西式飲食習慣,加上缺乏運動,易導致肥胖並引發慢性發炎,增加慢性疾病風險。專家建議,肥胖與慢性發炎息息相關,減重困難者應從飲食與營養著手,尤其補充足夠的硒,有助改善代謝、抗發炎,並減少體脂與腰圍。
閱讀更多
2024-11-14
郭美懿整理
「歌神」張學友6月在台舉辦演唱會,暌違6年與台灣歌迷見面,卻因感染RSV(呼吸道融合病毒)緊急取消,直到身體好轉才繼續進行後面3場小巨蛋演唱會。許多人都以為只有嬰幼兒才會感染RSV,事實上63歲的張學友也屬於高危險群,熟齡族一旦感染可能增加心血管風險,尤其是心臟衰竭;而若有心血管病史者,入住加護病房的風險更是高出50%,死亡風險增加1倍,因此千萬不可小覷。
閱讀更多
1/ 30
第 1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