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4
趙閎毅整理
「糖尿病」對一般人來說可能經常聽到,又或者邁入中年後身邊親友就有不小的機率,可能患有這個被人稱為「富貴病」的疾病。究竟「糖尿病」發生的原因為何?有哪些類型?又會有哪些症狀?我的血糖偏高是不是已經得到糖尿病?罹患糖尿病後又該怎麼注意自我日常照護呢?
閱讀更多
2023-08-22
段詩潔
2023.08.22今周刊編按:糖尿病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6位,僅 2022 年就有逾1.2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據國健署統計,目前全國有超過250萬名患者,且每年持續增加2.5萬人。糖尿病危害國人健康至深,但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發現,台灣未診斷糖尿病標準化盛行率約1%上下,估計約22萬人不知道自己罹病,提醒民眾若空腹血糖值大於100,就應有警覺心。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鍾仁華團隊,利用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6萬多名成人資料串接健保資料庫發現,2012年至2020年未診斷糖尿病標準化盛行率約在1%上下,若以全國約2200萬成人估算,1%相當於22萬人。研究團隊並彙整7大重要風險因子,包含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BMI)、腰臀比、糖尿病家族史、教育程度、嚼檳榔等。糖尿病就像隱形殺手,早期不容易察覺,但高血糖卻會對全身帶來傷害,併發症更令人害怕,千萬別讓迷思與誤解耽誤了治療。(原文刊載於2023/04/26,更新時間為2023/08/22)
閱讀更多
2023-08-05
翁申霖 整理
有許多研究顯示,睡眠問題與糖尿病間存在緊密關聯。專家指出,不少人「習慣開燈」睡覺,但此舉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研究發現,讓一群年輕人在明亮的臥室中睡覺,隔天飯後血糖數值偏高,顯示已產生胰島素阻抗,將大增日後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23-07-31
數位內容部
在家善終是許多人最想要的,但往往事與願違、得在醫院走完最後一程,健保署將在9月擴大居家整合照顧計畫。衛福部長薛瑞元周一(7/31)接受聯訪時表示,目前國際上都希望推動「在宅住院(Hospital at home)」,就是把家當成醫院,原本需要在醫院中施打的管制藥品、抗生素,未來可以帶到家裡使用,目標做到居家安寧的給付與醫院相同。
閱讀更多
2023-07-29
翁申霖
鴻海(2317)在週五(7/28)發放現金股利,每股配息5.3元,創下歷史新高,而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也領到逾92億元,外界好奇他會如何使用這筆股利,郭台銘親自解答了。
閱讀更多
2023-07-28
翁申霖 整理
隔夜菜有多傷身?有營養師提醒,倘若亂吃隔夜菜,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既傷身又傷腎;此外,包括保存、加熱方式錯誤,也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閱讀更多
2023-07-23
郭美懿
「我覺得能工作是幸福的事,不用做滿8小時,一天1、2個鐘頭,做有趣、自己也喜歡、做得了的事情,這樣工作心情是很愉快的!」76歲的劉孟德如是道。今年3月底,他才結束近2個月的日本打工換宿,這已是劉孟德第二次前往日本工作。對一個年過七旬、配戴助聽器、還曾罹癌的高年級生來說,這簡直顛覆外界對熟齡工作者的一切想像,他卻笑說:「我想到什麼就做什麼,事情來了就接受!」
閱讀更多
2023-07-21
黃明惠 整理
「身為子女,法庭上我應該是最難過的,我失去父親,被告是我母親,案發後很震驚也很自責,如果我多陪伴、關心父母,或許事情就不會發生了。」一名女子在庭訊時這麼說。由國民法官與職業法官組成的合議庭,在新北地院審理63歲季姓婦人殺死73歲范姓丈夫案件。季婦去年11月30日趁丈夫熟睡之際持刀殺害,犯後她向警方自首,供稱受不了長期家暴才會殺夫。由於該案為全台國民法官參審首案,新北地院連續3天密集審理,由6名國民法官與3名職業法官評議刑度,量刑投票結果將達過半數的同意票數才算成立,此案公訴檢察官建請區間刑度為8至12年,週五(7/21)合議庭最終判處7年2月徒刑,全案可上訴,為我國司法史上首宗有國民法官參審審判後所作的判決。
閱讀更多
2023-07-18
翁申霖
單身時代來臨,尤其以「單身大國」的日本來說,此狀況更為普遍。一個人看電影、吃飯看似平常,但對於某些人來說依然有些難為情;對此,對此,一名39歲男子開始進行「出租自己」的服務,無論客戶去哪,他都能在一旁靜靜陪伴著對方,他靠著提供這項服務,5年內賺進4000萬日圓(約890萬元新台幣)。
閱讀更多
2023-07-18
林靜芸醫師
晚上沒睡好,有人會想以午睡來補眠,讓自己有精力過日子。美國麻州阿姆赫斯特大學睡眠醫學專家史賓塞博士認為,午睡確實可以讓失眠的人改善體力,但是無法彌補睡眠不佳帶來的健康毀損。
閱讀更多
12/ 30
第 12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