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變異

顯示第 9110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32

失眠多夢、記憶下降,原來是自律神經失調?醫師公布10大症狀、1項檢測工具

tCol 2020-04-24

林芷揚

失眠多夢、記憶下降,原來是自律神經失調?醫師公布10大症狀、1項檢測工具

68歲的C女士自覺最近一、兩年記憶力愈來愈差,別人剛說的事情一下子就忘記;晚上需要躺一、兩個小時才能入眠,卻又多夢,白天總是沒有精神。此外,也出現全身疼痛的情況,到處求診卻又找不出原因。其實,這些很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表現。

閱讀更多

乳癌有很大機會可以根治!45歲後重視乳房檢查,多補充「這一種」維他命,身心舒適更快活

tCol 2020-01-17

江坤俊

乳癌有很大機會可以根治!45歲後重視乳房檢查,多補充「這一種」維他命,身心舒適更快活

乳癌是女性的頭號殺手,它的發生機率真的很高,特別是現在的食安及環境荷爾蒙的問題,造成乳癌發生率是逐年上升。但是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基本上乳癌是有很大機會可以根治的。

閱讀更多

一堆人喝到罹癌、失智?國健署警告:尾牙、春節愛喝酒...恐助癌細胞生長、大腦退化!

tCol 2020-01-16

國健署

一堆人喝到罹癌、失智?國健署警告:尾牙、春節愛喝酒...恐助癌細胞生長、大腦退化!

您知道喝酒除了容易胃潰瘍、肝硬化、引發心血管疾病及癌症之外,還會提高失智的風險嗎?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半國人有喝酒容易臉紅的酒精不耐症,得到癌症及失智症的風險更高,特別需要節制飲酒,最好別喝酒。

閱讀更多

樂觀的人比較不容易生病!「3個方法」走向健康正向的幸福人生,交朋友也是其中之一

tCol 2020-01-08

馬汀.塞利格曼

樂觀的人比較不容易生病!「3個方法」走向健康正向的幸福人生,交朋友也是其中之一

快樂的人有比較大的社交圈,而社交網絡的大小又跟老年的健康很有關係。憂愁的人可能想要朋友,但是朋友卻不喜歡憂愁的人,悲觀者的寂寞可能是走向疾病的路徑。

閱讀更多

不只癌症、胃潰瘍、肝硬化 長期飲酒過量易引發失智症

tCol 2020-01-07

林芷揚

不只癌症、胃潰瘍、肝硬化 長期飲酒過量易引發失智症

進入高齡社會後,失智症儼然成為民眾最關心與擔心的疾病之一。研究發現,若每周喝超過7罐500毫升的啤酒(或相同酒精量),就可能會提高失智風險。

閱讀更多

50歲後小心「皮蛇」,長在眼睛附近最危險、恐失明!醫師提醒:這3食物要忌口

tCol 2020-01-04

彰基院訊

50歲後小心「皮蛇」,長在眼睛附近最危險、恐失明!醫師提醒:這3食物要忌口

俗稱「皮蛇」、「飛蛇」的帶狀皰疹,根據中醫古籍的記載,帶狀皰疹又被稱纏腰火丹、纏腰蛇丹、火帶瘡、蛇串瘡、甑帶瘡及蜘蛛瘡等多種名稱,可見在古代這種疾病也是非常普遍的。

閱讀更多

女性中年後易甲狀腺癌!醫師:想跟惡性癌細胞斷捨離...出現這6種不適症狀,速速就醫!

tCol 2019-12-13

照護線上

女性中年後易甲狀腺癌!醫師:想跟惡性癌細胞斷捨離...出現這6種不適症狀,速速就醫!

甲狀腺是在脖子前側、蝴蝶狀的器官,蝴蝶翅膀兩側分別被稱為左葉及右葉,均能分泌被稱為「甲狀腺素」的荷爾蒙,甲狀腺素會直接進到血液內流往全身,調控新陳代謝,影響著血壓、心跳速度、體溫、和體重。

閱讀更多

40歲後注意!乳癌愛找這6種人,定期做乳房X光攝影檢查很重要

tCol 2019-12-12

林芷揚

40歲後注意!乳癌愛找這6種人,定期做乳房X光攝影檢查很重要

60歲的陳小姐到醫院施打公費流感疫苗時,醫院志工建議她可以藉此機會,做免費的乳房X光攝影乳癌篩檢。兩個禮拜後她接到報告,請她至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經過乳房超音波、切片檢查之後,發現有惡性細胞,開刀證實為乳癌早期原位癌。

閱讀更多

超過65歲小心膽囊癌!這1惡習快改掉,可能致癌

tCol 2019-11-26

照護線上

超過65歲小心膽囊癌!這1惡習快改掉,可能致癌

根據民國103年的癌症公報,膽囊及肝外膽管惡性腫瘤發生率排名於男性為第18位,在女性為第19位;而膽囊及肝外膽管惡性腫瘤的死亡率於癌症排名於男性為第15位,在女性則為第13位。想要預防膽囊癌,有些危險因子是我們改變不了的,像是年紀逐漸變大,以及身為女性這些。然而,我們還是可以注意維持適當體重,「體重過重」與很多樣癌症發生有關,絕對是預防癌症的重點之一。

閱讀更多

「癌王」胰腺癌真是難防,中央研究院揭罹癌關鍵:高糖食物要少吃,避免養出癌細胞

tCol 2019-10-02

NOW健康

「癌王」胰腺癌真是難防,中央研究院揭罹癌關鍵:高糖食物要少吃,避免養出癌細胞

有「癌中之癌」稱號的「胰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通常8成胰腺癌病患經確診後都已經是末期,罹癌後其中可手術治療的病患僅占2成。罹癌後即使手術成功,也有近8成胰腺癌病患癌細胞會再度復發或轉移。因此,若能進一步了解其癌細胞生成機制,不僅能發展更有效的標靶藥物,還能達到「預防勝於治療」之效。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