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證實

顯示第 31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49歲提早退休!明星分析師楊應超實戰4%法則:老後想月花5萬、如何15年存到1500萬退休金?

tCol 2023-11-22

段詩潔

49歲提早退休!明星分析師楊應超實戰4%法則:老後想月花5萬、如何15年存到1500萬退休金?

(今周刊1405)「很多人憑感覺做事,這是很危險的;我們分析師喜歡以數字為準,有科學、有數字,算出來我才會安心。」前知名外資分析師楊應超這麼說。

閱讀更多

嚴控飲食狂健身,為什麼「膽固醇」還是沒降?醫師大推1飲品:有效降血脂、穩定血糖

tCol 2023-11-22

中時新聞網 莊楚雯

嚴控飲食狂健身,為什麼「膽固醇」還是沒降?醫師大推1飲品:有效降血脂、穩定血糖

膽固醇為何降不下來?中醫師李姿宜表示,診間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為什麼已經嚴格控制飲食、積極運動,膽固醇數字卻無法降下來?李姿宜指出,控制膽固醇關鍵是血糖要穩定,因此日常飲食上,要訓練身體有良好的膽固醇環境,喝高蛋白的無糖豆漿跟吃高纖蔬菜能達到效果。

閱讀更多

58歲「漫畫才子」蕭言中大腸癌逝!曾曝「日夜顛倒、暴飲暴食」…醫嘆:防腸癌要遠離這些事

tCol 2023-11-21

郭美懿

58歲「漫畫才子」蕭言中大腸癌逝!曾曝「日夜顛倒、暴飲暴食」…醫嘆:防腸癌要遠離這些事

以《笨賊一籮筐》、《童話短路》聞名的漫畫家蕭言中,罹患大腸癌4年,儘管已度過當初醫師預測的2年存活期,但仍於日前不幸病逝,享年58歲。蕭言中2019年7月發現罹患大腸癌,當時已是第4期,據悉他過去作息日夜顛倒,飲食型態也不佳,還常暴飲暴食,而這些都是大腸癌的高風險因子。醫師呼籲,大腸癌是典型與不良生活習慣相關的癌症,要預防腸癌上身,一定要遠離這些事!

閱讀更多

95歲奇美創辦人許文龍辭世!幸福企業家傳人生智慧:賺錢不是留給子孫享福,而是要自己享受

tCol 2023-11-19

黃筱雯

95歲奇美創辦人許文龍辭世!幸福企業家傳人生智慧:賺錢不是留給子孫享福,而是要自己享受

2023-11-18編按: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傳出週六(11/18)上午在醫院過世的消息,享耆壽95歲,各界紛紛表達哀悼之意;對此,奇美集團 證實 ,「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已於今天上午11時17分過世」,目前許文龍家屬與奇美集團正在處理相關事宜。據悉,許文龍近年來的健康狀況不如以往,多次往返住家與醫院,親友得知後難過不已。面對外界詢問,奇美集團只簡短發出聲明「謝謝關心」,並沒針對許文龍過世原因對外說明。集團表示,「請給我們一點準備的時間,將會盡速對外發布聲明稿」。1928年2月25日在台南出生的許文龍,在1960年創立奇美實業廠;與日本三菱油化株式會社合作生產石化原料聚苯乙烯。1977年,奇美文化基金會成立,1989年2月成立奇美藝術資料館籌備處,1992年成立奇美博物館,2004年5月許文龍屆齡退休。許文龍不僅專注於奇美實業、奇美醫學中心,及奇美博物館,熱心公益的他也全力推動藝術教育扎根。他曾在2009年返回母校成大附工演講,分享他從高中落榜生到幸福企業家的精采歷程,鼓勵學弟妹們只要努力、有耐心,就有機會成為下一位許文龍。以下為2009年今周刊報導。

閱讀更多

全台每10人就1人有糖尿病!肥胖專科醫激推3招簡單控糖:「這時間點」散步15分鐘最有效

tCol 2023-11-14

郭美懿

全台每10人就1人有糖尿病!肥胖專科醫激推3招簡單控糖:「這時間點」散步15分鐘最有效

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截至2022年全台糖尿病患者已超過256萬人,並以每年新增2.5萬人的速度持續增加,其中18歲以上成人盛行率達12%,男女患病比率分別為11.4%及8.9%;國人最新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更位居死亡率第6名。近年糖尿病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台灣每3名患者就有1位不到60歲,防制糖尿病要從年輕就開始!醫師特別分享3招簡單的控制血糖方法,並提醒糖尿病患者有4種食物絕對不能吃!

閱讀更多

曾設置全國第一個「神經基因實驗室」!神經罕見疾病權威宋秉文離世,享壽70歲

tCol 2023-11-03

聯合報/ 記者 沈能元 /台北即時報導

曾設置全國第一個「神經基因實驗室」!神經罕見疾病權威宋秉文離世,享壽70歲

今周刊編按:國內神經醫學與罕見疾病權威、台北榮總周邊神經科主治醫師兼科主任宋秉文11月1日離世,享壽70歲。台灣神經罕見疾病學會 證實 ,「宋秉文醫師在臺北榮民總醫院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過程平靜安詳」。據了解,宋秉文一生致力於推動台灣神經遺傳疾病的學術研究與國際交流,為該領域學術巨擘,即使在病中仍心心念念學術,主持編纂「小腦萎縮症的臨床試驗」專書,彙集當代學者研究精華並於今年付梓出版。台北榮總副院長王署君表示,宋秉文堪稱醫師科學家典範,即便在人生最後這3年身體不舒服,仍致力編纂專書,用一根手指,一字一字打出來。

閱讀更多

76歲侯孝賢證實罹阿茲海默症!兒子發聲:確診後遺症超出發展…手上電影無法執行「但經典不會遺忘」

tCol 2023-10-25

鄭閔聲、何欣潔

76歲侯孝賢 證實 罹阿茲海默症!兒子發聲:確診後遺症超出發展…手上電影無法執行「但經典不會遺忘」

編按:76歲國際級大導侯孝賢驚傳疑似罹患失智症正式退休,外媒報導,身邊知情人士表示「他確定不會再拍電影了」,《刺客聶隱娘》可能成為最後一部作品。外媒報導,侯孝賢台北工作室傳出已經關閉,工作人員也已經遣散,報導甚至表示「這消息對台灣本土可能不算太驚訝,但侯導和家人並未作出公開宣佈,可能是想保有隱私。」侯導兒子侯甫嶽發表聲明 證實 父親先前已經診斷出阿茲海默症,但沒有減退他對電影的熱情,一直到新冠肺炎確診,後遺症連帶病情才先暫停,「這對我們來說是沒有預想過的發展」。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推估,2022年我國失智者人口超過30萬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9成6,預估未來平均1年將增加1萬人,台灣失智症的挑戰越來越大。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神經部張楷杰醫師表示,失智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隨著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其影響和挑戰日益突出。針對廖先生這樣的失智症處理,如何早期辨認、診斷和及時介入將是關鍵。張楷杰指出,許多人前往神經科求醫,主訴是最近常常忘東忘西,擔心自己有了失智症。不過像這樣這麼有「病識感」的人,常常都只是「健忘」,也就是暫時性的短期記憶障礙,可能是因為分心、壓力或睡眠不足所導致,一般來說,健忘的症狀可以隨著休息、放鬆或提醒而恢復記憶。相較之下,失智症是一種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常伴隨著記憶障礙和認知能力的退化。這些症狀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行為產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常見有5種症狀,一旦發生就要特別注意是否為失智症。1.容易遺忘生活中,食衣住行的點點滴滴2.遺忘曾經擅長的技能。3.溝通與閱讀障礙。4.五感逐漸不靈敏。5.出現幻覺無法自行判斷事物。

閱讀更多

日夜溫差大,提防「心血管疾病」上門!營養師圖解6大類「護心飲食」:這種每週至少吃2次

tCol 2023-10-22

郭美懿

日夜溫差大,提防「心血管疾病」上門!營養師圖解6大類「護心飲食」:這種每週至少吃2次

過了中秋後寒意漸濃,尤其位居亞熱帶與熱帶交界的台灣,日夜溫差變化大,雨後風一吹就起雞皮疙瘩,除了要小心感冒外,更要留意心血管疾病上門。好食課團隊營養師Lexie張宜臻特別分享怎麼吃,才能預防「心血管疾病」!

閱讀更多

才隔1年,她的肺結節如滿天星「1顆變10顆」!醫一看搖頭:「這習慣」惹禍…兇手竟藏家中

tCol 2023-10-18

翁申霖

才隔1年,她的肺結節如滿天星「1顆變10顆」!醫一看搖頭:「這習慣」惹禍…兇手竟藏家中

一名年約60多歲的婦人過去健檢時曾發現一顆肺結節,如今追蹤結果竟發現,肺結節已多達十顆,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表示,一片肺如「滿天星」般,為什麼會如此?蘇一峰直指是生活習慣惹的禍!

閱讀更多

不控血糖、不忌口,他罹糖尿病才5年竟失智…醫揭恐怖真相:不只腦部退化,還有這些併發症

tCol 2023-10-11

郭美懿

不控血糖、不忌口,他罹糖尿病才5年竟失智…醫揭恐怖真相:不只腦部退化,還有這些併發症

許多人忽略糖尿病也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事實上不論「阿茲海默症」或「血管型失智症」,糖尿病患者的失智症罹病率都會上升。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