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8
雪兒Cher
網友說,自己國外打工度假回來之後職場工作,發現總是悶悶不樂,去醫院檢查被判定得了重度憂鬱症,原本以為男友會陪她度過人生的低潮期,結果男友卻選擇離開,讓她很難過。人生到底怎麼了?為什麼像自己這麼開朗的人也會得憂鬱症呢?
閱讀更多
2020-07-29
林靜君談心室
「別人都說我很幸福什麼都不缺,但是為什麼我還是會常感到焦慮、心慌?我的大伯譏諷說我得了『不 知足 』的病,真怕被他說中了。」
閱讀更多
2020-07-22
李宇銘
生活在大城市,每天總是處於各種聲音之中,就算將家中所有電器關掉,有時候也會聽到房子外的車聲、空調聲,不如農村般寧靜。長期在有噪音的環境之中生活,容易造成心煩緊張,適應了就不察覺,就好像有些人回家就開收音機、電視機,長期適應了就根本沒有聽進內容,變成一種背景噪音,增加了內心的壓力。
閱讀更多
2020-06-12
威廉
我不認為對多數女人來說,麵包跟愛情會很難選,女人最難捉摸的是外在跟內在需求,往往容易背道而馳,粉飾內心的真實聲音,為顧全局面而口是心非。而男人的裡裡外外則都很有共識,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
閱讀更多
2020-06-03
黃冠誠
忍,不是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是放下,放下心頭的那把刀,就不用忍了。否則,那把刀遲早要開殺戒,不殺人就會殺自己。放下了,也就無所牽掛了。
閱讀更多
2020-05-18
琳賽‧吉普森
互動時用上這類自我對話,你就能牢牢穩住自我連結。合乎實際的自我對話能讓你保持客觀,不忘自己的內心世界和需求跟對方的同等重要。
閱讀更多
2020-05-08
丘榮襄
兩位住在廟裡的朋友,提點了我老人該有的智慧,讓我以更寬容和慈悲的心態,面對自己與晚輩的生活。
閱讀更多
2020-03-13
高雄市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精神科醫師林奕萱
連著看完今天的下午診和夜診,滑個臉書就看到今天吳宗憲說「憂鬱症就是因為不 知足 」的新聞。果不其然被抨擊得很慘。
閱讀更多
2020-01-13
久世浩司
人與人的緊密關係才是人生中 知足 感和幸福感的源泉。其實這也是古往今來人們口耳相傳的老智慧。曾有調查發現,和戀人、家人關係親密的學生,學習成績較好,學校生活也較充實。和他人有密切關係的人容易從疾病中恢復,甚至也比較長壽。
閱讀更多
6/ 9
第 6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