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潛意識

顯示第 415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07

不要為了強求「沒有的東西」毀掉自己!承認自己過得不好!就是重返快樂的開始

tCol 2021-04-23

加藤諦三

不要為了強求「沒有的東西」毀掉自己!承認自己過得不好!就是重返快樂的開始

過高的自我期待一旦想透過「有面子」的方法去滿足撒嬌這種基本欲求,就會變成對自己不切實際的期待。被視為憂鬱症病前性格其中之一的,正是高到不切實際的自我要求。美國心理學家及精神病學家卡倫.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認為,這也是自律神經失調的特徵之一。

閱讀更多

中年後搭對色系,每種體態都有「勻稱美」!穿搭大師陳麗卿:5種態度讓女人內外皆美

tCol 2021-04-01

顏艾玨

中年後搭對色系,每種體態都有「勻稱美」!穿搭大師陳麗卿:5種態度讓女人內外皆美

編按:追求美麗是女人的天性,但形象管理顧問陳麗卿觀察到,台灣社會上普遍存在一種「美麗=膚淺」的氛圍,使5、6年級生的女性不自覺地產生「愛自己=罪惡」的 潛意識 來禁錮自己。從女人的外表就能看出她對自己的愛有多少?愛自己的人,在穿著上,會買穿起來舒適好看、並且發自內心快樂無比的衣服,這與打折或價位無關,美麗因為愛自己油然而生。

閱讀更多

年紀愈大後,要靠錢賺錢!把握一生中5個時期理財規劃,創造財富打造快樂第二人生

tCol 2021-01-07

陳雲

年紀愈大後,要靠錢賺錢!把握一生中5個時期理財規劃,創造財富打造快樂第二人生

香港首富李嘉誠在30歲時,其資產已經突破了千萬元;盛大網路創辦人陳天橋30歲時,其個人資產達到了40億!

閱讀更多

生命就是這樣,邊走邊療傷!年紀愈大後,我寧可當完整的人,而不是別人眼中的好人

tCol 2020-12-30

艾爾文

生命就是這樣,邊走邊療傷!年紀愈大後,我寧可當完整的人,而不是別人眼中的好人

別被現實磨成了刀子,看見什麼都想劈;別被他人帶走了堅強,做什麼事都委屈自己。生命的軌跡就在於你走過那些風風雨雨,縱使腳底因為泥濘而污黃,你還是來到現在的你;堅強的自己,脆弱的自己,喜歡的自己,被人討厭的自己,那都是你,是你最真實的樣子。

閱讀更多

掌握情緒的力量,愛自己,並心想事成!這樣做擺脫焦慮負面情緒,重拾幸福感

tCol 2020-12-18

石原加受子

掌握情緒的力量,愛自己,並心想事成!這樣做擺脫焦慮負面情緒,重拾幸福感

​有種情況是由於自己沒有主動出擊,因此感到寂寞或受困於負面情緒之中。如果你總是當個被動者,那麼,若得不到別人給的幸福,自己就無法幸福。

閱讀更多

全家一起陪伴長輩對抗、面對、接受失智症!4行動破除恐懼,是多麼美好的生命體驗

tCol 2020-11-24

吳娟瑜

全家一起陪伴長輩對抗、面對、接受失智症!4行動破除恐懼,是多麼美好的生命體驗

「剛從爸媽家回到自己的家,看到讀大二的兒子忙著打電動,高二女兒躲在房間聽音樂還手舞足蹈,我差點氣炸,陪著媽媽照顧失智爸爸說多累就有多累,但回到家卻沒人安慰、沒人關心,更甭提有人幫忙做家事了。至於老公呢?他根本還在公司加班沒回來……」

閱讀更多

看清生命真相,比得到尊敬更重要!遠離「婆媳對立」的刻板印象,關係自然更靠近

tCol 2020-11-20

吳娟瑜

看清生命真相,比得到尊敬更重要!遠離「婆媳對立」的刻板印象,關係自然更靠近

我家婆媳平時各忙各的,相處也是客客氣氣的,不太干涉對方的事。

閱讀更多

不要貪圖爸媽的財產!學會和錢和平相處,夠用、適度花,才讓彼此都有安全感

tCol 2020-11-19

吳娟瑜

不要貪圖爸媽的財產!學會和錢和平相處,夠用、適度花,才讓彼此都有安全感

陳爸爸是務實的公務員,他承襲鄉下父母節儉樸實的生活習慣,對錢是錙銖必較,他常說:「小時候家裡米缸常是空的,我們經常挨餓,現在的小孩太好命了,買一堆垃圾食物,還要吃不吃的。」

閱讀更多

保持「剛剛好」的照顧就好!18個值得收藏的金句,照護生活,讓彼此都能自在

tCol 2020-11-18

陳乃綾

保持「剛剛好」的照顧就好!18個值得收藏的金句,照護生活,讓彼此都能自在

照顧家中生病的長者,不是考試,不需要大小事都要求滿分。照顧的生活中,彼此都能自在是最重要的關鍵。需要付出的時間不會短,需要付出的心力不會少,剛剛好的照顧,才能讓自己的身心保持在最平穩的狀態。

閱讀更多

拿掉媽媽、太太身分,我是誰?中年後要慢慢放下,在愛人和自愛間找回人生平衡點

tCol 2020-11-06

周梵

拿掉媽媽、太太身分,我是誰?中年後要慢慢放下,在愛人和自愛間找回人生平衡點

人們常常會犯這樣的錯誤:允許自己的創造物來控制自己,把自己的創造物當做自己的一部分,甚至不惜消耗自己的生命來供養自己的創造物。「房奴」、「孩奴」這些詞很精確地表達了人們和他們的創造物之間的關係。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