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0
李易紓
食藥署7/19通過高端新冠疫苗緊急授權,最快8月就能少量施打,指揮中心7/27也宣布,高端納入疫苗預約系統提供預約,不過僅提供20歲以上登記。高端這種「蛋白質次單元疫苗」,和mRNA疫苗(BNT、莫德納)以及腺病毒疫苗(AZ、嬌生)有什麼不同之處?副作用比起少還是多?以下整理6個QA,完整解析高端疫苗優缺點!
閱讀更多
2021-06-24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現代人很少接觸大地,長期與大地隔絕,接不了地氣,不僅讓人體質變差,還會容易生病,尤其夏天濕氣重,更常造成腸胃虛弱、過敏等問題。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指出,在國外,很流行光腳踩草地、土地或沙灘,釋放體內過多的正電,可改善頭痛、失眠、心血管疾病及免疫系統疾病,就是接地氣的效用。
閱讀更多
2021-06-18
Ariel何思瑩營養師
這波第三級警戒,後期勢必會有更多醫療需求,不論是健康、亞健康,或者已有慢性病的人,皆可能因為待在家、久坐,而出現生理或心理上的問題。
閱讀更多
2021-06-11
韋恩的食農生活
武漢病毒流行以來,許多台灣民眾恐慌性的搶購口罩、酒精、漂白水等防護用品,搞得很多人緊張兮兮的壓力山大,大家其實忘記了,除了防護以外,好好保護自己的免疫力,發揮最佳抵抗力,才是對抗病毒的基本策略。
閱讀更多
2021-06-04
胡文龍/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神經科主任
醫學期刊報導,新冠病毒在抵抗力不好的人身上,發生重症的機會也會增高;相對地,如果抵抗力夠好,就算被新冠病毒感染,可能也只會是無症狀感染者。所以了解並實踐“如何增加自己的免疫力”,在個人對抗新冠病毒方面,實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閱讀更多
2021-06-01
李政家/功能神經學專家、脊骨神經醫學博士
在疫情日益加劇下,一般民眾除了配合政府居家隔離,戴口罩、勤洗手外,是否還有在家可以執行增強免疫力,增加自我保護的能力的方法呢?以下介紹幾種在家可以簡易執行的方式,僅供參考。
閱讀更多
2021-05-25
陳珮淳營養師
外出用餐心慌慌?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在家自己煮。這次讓營養師來告訴大家增強保護力的三大類食物。
閱讀更多
2021-05-24
拿督鄭博見DAC(Dato'Anthony Cheng)
編按:曾獲「華人楷模年度人物」、馬來西亞拿督鄭博見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原本症狀輕微、在家自我隔離的他,染疫14天後病情急轉直下一度命危。從鬼門關走一遭回來,拿督鄭博見公開染病全過程,他以自身經歷奉勸確診病患一定要做血液和肺部X光檢驗,了解自己的真實病情。 事實上,台灣與國外都曾發生多起COVID-19 患者,猝死在家中的悲劇,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說明,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如果合併「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該患者的症狀會讓許多醫師大感驚訝,原本認為這些缺氧的人應該已經處於休克狀態,但他們往往卻意識清楚可以正常應答,甚至還能滑手機。由於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發現不對勁要送進急診時,往往已經太遲了。 然而,在疫情延燒時期,冒然衝急診是很危險的舉措,那麼,在家自我隔離的確診者,該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出現「隱形缺氧」呢? 黃軒醫師強調,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德國研究顯示,COVID-19確診者中,只有32%會出現「隱藏缺氧」症狀。另外,出現合併隱藏缺氧症狀的染疫者死亡率只有18%,甚至比出現合併典型呼吸困難衰竭症狀的染疫患者死亡率約30%,還要來得更低。 黃軒醫師建議, 若是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不安心,可以考慮購買「血氧濃度計」或是有些智慧手錶就有提供血氧偵測功能,若低於90%就要提高警覺。 美國的作法也很值得參考,一開始由醫護人員確認輕重症、分艙分流後,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在家自我隔離期間,由家庭醫師遠端視訊看診、隨時掌握病情,這也值得台灣借鏡。 最後,再次提醒,此時千萬不要輕易衝急診室,不但讓醫療量能負擔加劇,由於急診室可能充滿各種變異病毒,不小心帶病毒回家就得不償失囉。 以下是大馬拿督鄭博見染疫的親身告白:
閱讀更多
2021-04-29
林靜君談心室
沒有人在身邊就懶得出門,只能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忍不住唏噓,總要拉個伴或者成群結隊才會安心。如果一直是這樣,那就太可惜了!
閱讀更多
2021-04-21
吳若權
在生命面前,沒有人是強者。現實生活裡愈是意志堅強的人,將愈早體驗這個無奈。承認自己的極限,順服於生命,我們才會開始學習如何和自己相處,讓種種壓力來去自如。
閱讀更多
13/ 30
第 13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