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0
林靜君談心室
接受自己做不到讓父母快樂這個現實,不是你不好,而是你想負責也負不起。快樂不快樂那是當事人才能決定,就如,你沒有辦法替他們吃飯、睡覺。聽到他們怨嘆不用急著攬責任,而是將界線弄清楚,放棄承歡必有回應的期待,回到成人之間的互動,反而不為難彼此。
閱讀更多
2025-01-09
郭美懿整理
本土麻疹疫情升溫!據疾管署統計,國內已累計16例確診個案,目前掌握接觸者已達3123人,其中1609人監測期滿,創下5年來匡列人數最高紀錄。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也在臉書提醒,麻疹傳染力極高,是新冠的6倍,病人方圓2公尺內皆是飛沫傳染範圍,加上病毒可在空氣中停留2小時,只要「走過」,就可能被感染!
閱讀更多
2025-01-03
郭美懿、黃靖文
《病人自主權利法》於2019年正式施行,據衛福部統計,2024年「預立醫療決定意願」人數新增25,816人,累計簽署人數為93,981人。分析2024年數據,新簽署者仍集中在50歲以上熟齡族群,最大宗落在60~69歲,其次為70~79歲與50~59歲,趨勢與簽署安寧意願者相符。顯示熟齡者對「善終」的企盼與意識強烈。然而病主法上路即將屆滿6周年,預立醫療決定簽署率仍無法突破台灣1960萬名成年者的1%,人數更遠遜於「預立同意安寧意願註記」的百萬人次(1,031,599人),甚至遠低於「同意器官捐贈」的643,795人。為什麼民眾簽署意願如此低落,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閱讀更多
2024-12-15
郭美懿
大陸冷氣團南下,除了氣溫驟降,境外污染物也隨之影響台灣!環境部綜合最新氣象預報資料顯示,中國山東到上海地區出現霾害現象,今(12/15)日更針對南部2縣市及馬祖、金門地區的空氣品質發出「紅色警示」。毒物專家招名威直指「PM2.5是毒!」除了引發或加重哮喘、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還可能誘發心臟病發猝死或中風,呼籲外出應戴口罩。
閱讀更多
2024-12-13
郭美懿
一覺醒來就像「斷電」一樣,眼前一片黑濛濛,注意這可能是「眼中風」!台中一名70歲阿姨起床後突然發現左眼一片黑,只能隱約看到手指,醫師檢查後發現她是「眼中風」,儘管已超過90分鐘的黃金治療期,但經過24次的高壓氧治療後,視力奇蹟恢復。
閱讀更多
2024-12-11
郭美懿整理
曾演出《意難忘》、《台灣靈異事件》、《濟公》等多齣本土劇的資深藝人林照雄,傳出週日(12/8)因呼吸衰竭離世,享壽85歲。林照雄是女星林姿佑的父親,小亮哥則是女婿,雖然先前曾傳出「酮酸中毒」確診糖尿病,但林姿佑向媒體透露爸爸糖尿病控制良好,就是「天氣變化,以前又有抽菸,肺比較弱…因為呼吸衰竭,自然找個時間走了,很圓滿,沒有什麼病痛。」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發文表示,最近天氣冷空氣污染嚴重,很多有慢性病的病人容易肺炎感染致呼吸衰竭,很多肺病也都惡化發作,「呼吸道疾病已經成為台灣的國病了...空氣差看不見,但是會奪走人命。」提醒大眾應重視空污導致的各項疾病。
閱讀更多
2024-12-05
黃軒 /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編按:縱橫文壇半世紀的作家瓊瑤昨(12/4)被發現在淡水住家輕生逝世,享壽86歲。瓊瑤與平鑫濤鶼鰈情深,在丈夫過世前親見他因中風、失智臥床,最終只能倚賴 鼻 胃管維生,讓瓊瑤關切「善終權」,也曾發表言論支持「安樂死」。瓊瑤身後更由友人在臉書發出千字遺言,盼未來能找到人道方式,幫助「老人」們快樂的「歸去」。對此,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在粉專發文,表示高齡者面對老病的身心痛苦,易萌生離世念頭,瓊瑤絕非孤例。但他認為瓊瑤雖有死亡教育的觀念,卻未曾擴及到家庭中每個成員,呼籲各界應關注生死教育議題,並落實「預立醫療諮商(ACP)」,「才能安樂善好自己的死亡!而不是輕生!」
閱讀更多
2024-11-29
蔡曉萱 整理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有沒有發現自己動不動就打噴嚏、 鼻 子癢?對此,42歲的張小姐深有同感。從就學時期開始,過敏性 鼻 炎就嚴重影響了她的學習和生活品質,每到秋冬總是被過敏性 鼻 炎折磨到睡不好、生活受影響。
閱讀更多
2024-11-14
郭美懿整理
「歌神」張學友6月在台舉辦演唱會,暌違6年與台灣歌迷見面,卻因感染RSV(呼吸道融合病毒)緊急取消,直到身體好轉才繼續進行後面3場小巨蛋演唱會。許多人都以為只有嬰幼兒才會感染RSV,事實上63歲的張學友也屬於高危險群,熟齡族一旦感染可能增加心血管風險,尤其是心臟衰竭;而若有心血管病史者,入住加護病房的風險更是高出50%,死亡風險增加1倍,因此千萬不可小覷。
閱讀更多
2024-11-12
恩蔵絢子
認知的能力會因為得到阿茲海默症而衰退。再者,患者本人與家人,都會因為保護不了個人領域,而覺得自己的主體性與自由被剝奪了。這不只是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問題,也是「期待患者能夠恢復到以前」的家人的問題。
閱讀更多
3/ 30
第 3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