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7
王珣
週末和家人去附近的茶樓喝早茶,這裡除了供應各式傳統廣式茶點,正餐時間還有火鍋,花膠雞的湯味很棒。這裡位於城市商業中心區域,週六、日過來的人群明顯閒適了許多,看起來大多是家人和朋友。
閱讀更多
2021-05-24
拿督鄭博見DAC(Dato'Anthony Cheng)
編按:曾獲「華人楷模年度人物」、馬來西亞拿督鄭博見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原本症狀輕微、在家自我隔離的他,染疫14天後病情急轉直下一度命危。從鬼門關走一遭回來,拿督鄭博見公開染病全過程,他以自身經歷奉勸確診病患一定要做血液和肺部X光檢驗,了解自己的真實病情。 事實上,台灣與國外都曾發生多起COVID-19 患者,猝死在家中的悲劇,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說明,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如果合併「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該患者的症狀會讓許多醫師大感驚訝,原本認為這些缺氧的人應該已經處於休克狀態,但他們往往卻意識清楚可以正常應答,甚至還能滑手機。由於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發現不對勁要送進急診時,往往已經太遲了。 然而,在疫情延燒時期,冒然衝急診是很危險的舉措,那麼,在家自我隔離的確診者,該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出現「隱形缺氧」呢? 黃軒醫師強調,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德國研究顯示,COVID-19確診者中,只有32%會出現「隱藏缺氧」症狀。另外,出現合併隱藏缺氧症狀的染疫者死亡率只有18%,甚至比出現合併典型呼吸困難衰竭症狀的染疫患者死亡率約30%,還要來得更低。 黃軒醫師建議, 若是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不安心,可以考慮購買「血氧濃度計」或是有些智慧手錶就有提供血氧偵測功能,若低於90%就要提高警覺。 美國的作法也很值得參考,一開始由醫護人員確認輕重症、分艙分流後,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在家自我隔離期間,由家庭醫師遠端視訊看診、隨時掌握病情,這也值得台灣借鏡。 最後,再次提醒,此時千萬不要輕易衝急診室,不但讓醫療量能負擔加劇,由於急診室可能充滿各種變異病毒,不小心帶病毒回家就得不償失囉。 以下是大馬拿督鄭博見染疫的親身告白:
閱讀更多
2021-05-21
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
保護力就像城門的衛兵,能幫我們抵擋侵入者,是守護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千萬別忽略生活中的一些警訊,把保護力顧好,才能避免疾病。
閱讀更多
2021-05-21
萬特特
特語錄過去了的人就像發霉的麵包、發酵的牛奶、隔夜的茶葉,一個好的前任就應該像死了一樣。安安靜靜做個「死鬼」才是體面,不要自己過得不如意了,仗著人家曾經喜歡你,就回頭打擾。說好聽點是舊情難忘,其實本質就是自私。
閱讀更多
2021-05-21
卡馬爾.拉維坎特
負面的念頭就是黑暗,該怎麼去除呢?面對恐懼,你是對抗還是擔憂?面對傷心與痛苦,你是推開還是掩蓋?這樣做是行不通的。
閱讀更多
2021-05-14
林靜君談心室
比爾蓋茲夫妻離婚了!「首富也有洗碗問題?」、「金錢不是萬能」、「為了節稅嗎?」各式評論和臆測在社群媒體炸開來。注重家庭、熱心公益、富有人道精神,這是65歲的比爾蓋茲與56歲的梅琳達夫妻的公眾形象,他們穿著簡樸羊毛V領衫,在 陽光 下相依偎燦爛笑著,他們談共同的理想與目標。比爾夫妻就如靈魂伴侶,讓大家對這世間制度還有一絲絲的相信。因此,當這段從黑髮到兩鬢成霜27年的婚姻,仍然走向分手之路,格外讓人感慨。
閱讀更多
2021-05-03
沈中元, 張雪芳
我們堅信走過風雨必有 陽光 ,所以繼續牽手,自由的向前走。自律才有自由,婚姻就是學習在愛與不愛間,都要讓愛自由。
閱讀更多
2021-04-23
陳創農
我在操場超慢走運動,沒有想別的,只是用心感受我走了幾步,哪一腳較用力。練就「正念減壓」後,壓力減少,快樂就悄悄的來呢。
閱讀更多
2021-04-22
陳創農
人走茶涼,樹卻有情,你見它時,枝頭搖曳,彷彿熱誠歡迎你。滄海桑田,不妨學樹時懷感恩的心,唸個睡前「慈心禪」吧!感恩的人,快樂自來。
閱讀更多
2021-04-12
朱全斌
人生在世與數不清的人結緣,但是唯有老同學最可以跨越時間的阻隔,即使數十年未見,在重逢時依然能夠迅速地親熱起來。因為不是功利之交,老同學相聚純粹是為了延續老情誼,找樂子,因此也是適合一起吃飯的人。
閱讀更多
19/ 30
第 1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