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獲得紓解,可以燃起你久違的快樂!2招正念減壓讓歡喜代替哀愁、微笑不再害羞

壓力獲得紓解,可以燃起你久違的快樂!2招正念減壓讓歡喜代替哀愁、微笑不再害羞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達志

我在操場超慢走運動,沒有想別的,只是用心感受我走了幾步,哪一腳較用力。練就「正念減壓」後,壓力減少,快樂就悄悄的來呢。

有句話說:「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年屆中年之後,更有感受。因為這時的人生已歷經風霜,且為養家不得不忙碌工作,真的是自顧不暇。像這種中年危機感,平常不好向旁人傾吐,最好的場合就在同學會。為什麼呢?一則老同學嘛!熟識度夠,再則境遇雷同,故所有的話可以說得明白,說得淋漓盡致。我把這些互吐苦水的現象,戲稱為「中年牢騷」。

 

這牢騷,雖因人有些差異,但仔細歸納,亦有不少雷同之處,苦水內容大略是這樣子的:檢視過往的年輕歲月,屬於自己的時間寥寥無幾,人生倒像是在下象棋。有時候是棋子,任人橫向東西縱向南北;有時候自己是下棋的人,惟仍需聽命走過楚河漢界。

 

感嘆啊!人生就像管理學的「80/20法則」,選擇了大格局,縱橫江湖,升官發財,仍有二○%的人說你喪失了自我;選擇了平淡,重視生活,又被八○%的人冷言酸語,說是平凡。

 

人生在某些時候,就這樣徘徊蹉跎掉了,由不得自己。真實的人生,誰不喜歡躺在大樹下,冥想有趣的事;或躺在草原上,享受陽光的味道。只是,為了養兒育女的責任,只好為五斗米折腰,選擇庸庸碌碌流轉多年。

 

可是,在紅塵中,誰不曾萌生夢想?總想掙脫平凡的日子,創造自己的格局;總想世間棋盤夠大,只要努力一定有所得;總想正面看待慘況,期待陽光;總想寬待別人,朋友滿座;人生就有這麼一堆的夢想。只是,生活卻多遇到無奈,夢想的事總又落空了。每看到別人早就過著閒雲野鶴的日子,又不自覺落寞不已。

 

要不得的中年鬱悶

 

以上的歸納,只是中年人的普遍感慨,說出來叫牢騷,不說出來,恐須改稱「中年鬱悶」了。臺灣人把這種有事埋在心裡的現象,叫作「心肝結歸球」。因為鬱悶多了,就好像球撐大了,充滿了泥菩薩過江的憂心,這形容真是貼切。我曾問醫界的朋友,這種憂心會不會是病啊?

 

朋友說在醫學上,管這種憂心忡忡的人,叫做有「避害性格」。有此性格的人,最愛有事沒事預期性擔憂,明明不會發生的事,就莫名其妙害怕起來,從外表來看,這種人是一臉倦怠,自嘆自艾,充滿無力感。結果是越想「避害」,越是發生憂鬱、焦慮而偏頭痛或失眠,根本是越避越害啊!

 

我認為像這種「中年鬱悶」現象,其實是不必要的。因為發牢騷雖令旁人討厭,但有不平之鳴,總是情緒的反應,停留在感慨,那叫「通病」,「通病」終究還不是病啊!因為照前面臺灣話的解釋,發牢騷的話,心肝就不會結成球,較不容易得病啊!是故發牢騷似乎比鬱悶較好。

 

佛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也就是勸人千萬不要有鬱悶的因,產生了生病的果。

 

規勸四面八方襲來

 

當然,生病終究還是要找醫師。不過,如果還不到鬱悶成疾階段,但已讓知心好友都看得出來,因為怕你生病,接下來的場面,就是各方的「規勸」。

 

這場面極為普遍,極為囉嗦,從四面八方來。

 

這「規勸」的場景,常是別人說,當事人負責聽。左一句「良藥苦口利於病」,右一句「忠言逆耳利於行」,什麼道理都能搬出來,當事人多數是左耳進右耳出,沒什麼效果。

 

怪不得有人說,一個人的態度、行為、信賴、忠誠,是不可能用說的來改變什麼;但是,這「規勸」對鬱悶的人,可辛苦了。面對來自各方的好意,心裡雖招架不住了,但性格使然,這種苦又只能往肚裡吞。

 

還好,這群「規勸」隊伍中,也有溫柔的人,他們說看禪詩也可靜心。一般禪詩是來自禪修心得,古來禪詩不知凡幾,但我從一些禪詩中,也看到了憂愁的共同端倪。

 

其中,我認為講得最明白的,就是宋朝禪師無門慧開的禪詩〈頌平常心是道〉,她在這首詩這麼寫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由此可見,無門慧開禪師應是認為心中有「閒事」就容易鬱悶,既然鬱悶,哪看得到春花、秋月、夏風、冬雪啊!像這樣的見解,比她早出生約四百多年的唐朝詩人王維,也有同感。

 

他在〈鳥鳴澗〉這首詩中這麼形容:「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可見詩人王維也認為人有閒,才能感受花落、山空、鳥飛、鳥鳴啊!但是,心中有「閒事」,推究也不是人語或禪詩規勸就可消除。因為那是別人的經驗、別人參悟的智慧。人真要靜心,恐怕要自己做些什麼,靠自己體驗才能有救吧?我再次請教醫界的朋友:「世間有沒有一帖解救良方?專治這種憂心忡忡的病啊!」

 

解憂乍現

 

還真有方法,但這種參考佛學的減壓方法,也未免來的太晚了。

 

假如我們以西元六十七年東漢佛教傳入中國算起,那麼一九七九年由卡巴金教授,於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創始的減壓門診作結算,以醫學科學方法去評估類似禪修的成果,足足等了一千九百多年。

 

這減壓門診的方法,大約是上為期八週的「正念減壓」課程,其正念源自於佛教禪學的概念,但我不談學術的,我有興趣的是這課程真有用嗎?我的醫界朋友查了一些結果,讓我訝異,並有了學習興趣。

 

過去禪修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是有一些蛛絲馬跡,《黃帝內經》上是這樣形容:「恬淡虛無,其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但禪修無科學量測結果,總是較無法服眾。惟這正念減壓課程,因為是西醫,就有了一些較科學性的學術報告。但我不講專業嚴謹的學術報告,我只挑這「正念減壓」的科學量測成果中,令我驚嘆的部分來說。

 

研究發現正念減壓課程,可以大幅增強大腦左前額葉的活性,而大腦左前額葉的功能,和幸福感密切相關;研究顯示大腦可塑性是可延續的,也就是說修行的結果會累積,而且大腦功能不會因為停止修行而下降;它也可以讓腦部調節壓力和焦慮的神經纖維束連結更完善,讓壓力和焦慮的情況可以改善。最令人吃驚的發現,則是針對禪修經驗豐富的西藏喇嘛大腦研究實驗,正念練習與靜觀可以改變人的心智,進而改變大腦。

 

心意合一

 

這些研究發現當然須經更嚴格的論證,但世間有些事,只要不是怪力亂神,我是願意學習的,更何況學習解憂之法。聽完醫界朋友的說明,我實際去體驗了「正念減壓」課程。

 

這課程有太多難懂的術語了,依照我的看法,乾脆一點,如把「正念」直接改說「用心感覺」也許較能理解。「用心感覺」的方法,就容我說些實際的作法及感受。

 

第一招叫「禪定」。

 

「禪」字造得真妙,左邊一個「示」字,右邊一個「單」,表示簡單生活就是「禪」啊!修禪,並不是要你成為道行高深莫測的大僧,只是要你生活簡單,有了簡單省思,例如開車要專心,不能看手機等。

 

我再以一個例子來說,魚販為了保持魚的新鮮,在夏天運送時就會加冰塊,讓魚進入假冬眠狀態,到了賣場再解凍,魚兒又活蹦亂跳的,自然降低運送死亡的損失。同樣的,簡單生活就如魚兒假冬眠,讓身體健康得到促進。

 

第二招的動作就多了,包括「呼吸練習」「身體掃描練習」「瑜珈練習」「走路練習」,再容我用一些文字形容那情景。

 

「呼吸練習」是微閉眼,感受自己的呼氣與吸氣,感受空氣在全身的流轉狀況;「身體掃描練習」是微閉眼,用心掃描從頭到腳各部位,心裡並同時呼喊「放下」;「瑜珈練習」則是由各種筋骨舒展動作,把自己「痛」的部位記起來;「走路練習」則是專注自己每一個步伐,感受腳跟、腳掌至腳趾頭的狀態。

 

進行這些練習,我的感受是,這些動作再普通不過了,但忙碌的生活,竟讓我們忘記這些動作,以致呼吸緊促、身體僵硬、筋骨酸痛、走路歪斜,日積月累,不病才怪。

 

泥菩薩過江

 

不同的人參加「正念減壓」課程,就好像每個禪修的人,其領悟自是不同。我是凡人,我的領悟也平凡。

 

第一個領悟是找到藉口。

 

原因是這樣的。我練習「慈心禪」,不會因此就到達心慈的境界,只是口誦或心念一些話,但這些簡單的話,讓我有了藉口,有了臺階下。怎麼說呢?想想自己念的既是要有「慈心」的禪,豈能不心慈一點?加上日日念,竟也不計較了,雜念既除,憂心就真的不再。

 

第二個領悟涉及的是數學問題,容我再細加說明。

 

身體力行「呼吸練習」「身體掃描練習」「瑜珈練習」「走路練習」,當下要忙的事很多,要執行的程序動作也多,怎麼還有時間去惦記過去或憧憬未來?這樣講恐不容易明白,再舉最尋常的睡覺說明。

 

「正念減壓」課程教導睡覺前,必須專心掃描身體各部位,一一默念放下,再吸氣吐氣數回合,感受自己的呼吸,往往在練習過程中,因為放鬆而自然入睡,這是因為只面對當前一件事。

 

如果同時間,心裡還記著過去自己睡覺時間不夠,甚至檢討未來的睡覺改善計畫,這下子多了兩件事,用數學加一加數字,這樣一來,不就讓你的負擔多了兩倍,鐵定失眠。所以,我才說這是數學問題。看來只要用心感受做好當下的事,其它都不用管了,才是最合適的選擇啊!

 

你問我現在好嗎?我仍會「發牢騷」,也還會「憂心忡忡」,但有了「正念」輔助,用心去感覺當下,重點是踏出第一步,人生就真來了一次髮夾彎,健康也失而復得,生命就這樣再度璀璨漾開。名歌手翁倩玉所唱的〈祈禱〉,其中的一段歌詞很能形容現況:

 

「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多少祈禱在心中;讓歡喜代替了哀愁,微笑不會再害羞。」

 

當然,我也承認,泥菩薩過江,還是有可能自身難保。不過,誰說泥菩薩過江不能搭船啊!願這「正念」就是我的船,搭載我到各個港口。下船後,讓我繼續勇敢的攀登大地階梯,勇敢的撥開荊棘石壘,讓我在流金歲月,漫漫人生裡,不再踽踽獨行。

 

快樂處方3:練就「正念減壓」

 

從字面上來看,本來以為用正向思考就能減壓,其實是誤解了。「正念減壓」真正的意思,如果用「禪」字解釋,反而更恰當。這「禪」字拆開,就是「表示簡單」,生活要簡單,必須「用心感覺」當下所做的事,這才叫正念,就能減壓了。

 

故「正念減壓」課程中的「呼吸練習」「身體掃描練習」「瑜珈練習」「走路練習」等,就是為簡單生活所設計的課程,但是「活在當下」知易行難,「起而行」才是培養正念最關鍵的事情,如果你能堅持下去,總有一個時候,連上帝都會佩服。

 

天上人間事,用心感覺是王道。建議你,快去練幾招正念減壓的方法(市面上其它教人減壓的方法很多,如禪修、禪繞畫等,你可以選擇你所愛)。不知道如何行動?那就每天從刷牙、洗臉開始做吧,認真的刷牙、認真的洗臉(注意自己刷了幾次牙,洗了幾把臉)。

 

 

消除你胡思亂想的習慣後,擴大到做其它任何事情都是單一的(例如走路不再看手機,認真走路)。壓力自然獲得紓解,或許可以燃起你久違的快樂。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藍月升起:送你18個快樂處方》,圓神出版,陳創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