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5
蕭婷方
《今周刊》於10/25舉辦第六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邀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副教授莊宜芳、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合勤健康事業總經理李柏憲,以「迎向熟齡健康生活」為題,鼓勵長者著重自身健康並預先規劃未來,才能愜意、有尊嚴的享受退休生活。其中,運動被視為老後健康最重要的一環。專精失智症研究的陽明交大副教授莊宜芳表示,想預防失智、延緩老化,最好在進入中年後就保持「三動」:運動、動腦、社會互動。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也從多年臨床經驗發現,擁有運動習慣的人腸道健康比較好,運動更能促進腸胃蠕動、提升體內環保,鼓勵大家養成 規律 運動習慣。
閱讀更多
2022-10-21
偉文隨筆
我翻找出我的筆記本,念了叔本華這位哲學家所寫的一段話:「當你回顧一生時,它看似規劃好的劇情,當你身歷其境時,卻是一團糟,只是一個接一個而來的意外,事後你再回顧時,卻是完美的。」
閱讀更多
2022-10-21
NOW健康
「醫師,快幫我爸爸治療!他的血壓突然飆高,頭昏腦脹、嘔吐、全身無力,站也站不穩。」經檢查發現該名男性的收縮壓已突破180mmHg,必須進行緊急治療,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王火金指出,患者服用降血壓藥物、施打防止眩暈的藥物,並留院打點滴補充營養劑約2小時後,終於將血壓降到安全範圍。
閱讀更多
2022-10-20
郭美懿
80歲的蔣奶奶3個月前在自家床邊跌倒,摔斷右邊髖骨,家人和醫師討論開刀的風險後,決定不開刀。之後蔣奶奶就只能躺在床上,無法下床,而且只要一翻身,骨折處就痛得厲害,導致蔣奶奶每天情緒低落。因長期臥床,蔣奶奶也經常反覆發生泌尿道感染及肺炎,尾骶骨也出現褥瘡,體重比3個月前少了10公斤,整個人瘦了一大圈,而每次感染都一次比一次更衰弱…。
閱讀更多
2022-10-17
郭美懿
採訪前,前體育署長高俊雄已經先跑了趟醫院去探病,他如此規劃當天路程:走2段路、搭1趟公車、轉2次捷運、再騎3次Ubike…。「一般人會對運動的概念下一個『操作型定義』,其實WHO主張的是『身體活動』,像我今天走路、騎車,就是把身體活動融入你的生活style中!」
閱讀更多
2022-10-13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明芳原本個性開朗、愛笑,可是突發的家庭風暴,讓她失去了快樂的光彩,加上工作業務繁忙、壓力龐大,對生活和工作感到絕望、焦慮,她覺得自己一點都不開心、看什麼都不順眼,心裡充滿了負面思想。
閱讀更多
2022-10-11
莊宜芳醫師
過去兩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人們的生活有了劇烈的改變,不僅如此,疫情對於群體的身體或生理健康也帶來巨大影響。
閱讀更多
2022-10-07
NOW健康
「肥胖」不僅是愛美的男女永遠都在對抗的敵人,肥胖容易引發糖尿病等慢性病,也是新冠肺炎的高風險族群,是醫療界與政府想解決的難題。不少台灣人也面臨相同困境,晚上不睡覺躺在床上滑手機,造成睡眠情形不佳以及眼睛疾病以外,連帶影響到的重點區域,便是腰圍。研究發現,清醒的時間越長,人越想進食,身體活動量並未增加,暴肥指日可待。
閱讀更多
2022-10-06
郭美懿
大家都知道運動有益健康,但對忙碌的現代人而言卻是知易行難,特別是體育署統計2007至2019年台灣各年齡層運動人口,35~55歲上班族 規律 運動比例最低,不運動的人最多,下降幅度也最小。為鼓勵全民運動,台灣健康運動聯盟(健盟)與哈佛大學「全球健康計畫」合作,舉辦健康達人挑戰賽,利用目標設定、數據管理及團體激勵的方式進行,推動民眾養成運動習慣並變健康,總獎金150萬元。
閱讀更多
2022-10-04
郭美懿整理
心臟是人體幫浦,每分鐘跳動至少60下,從出生到80歲算起,心臟約要跳動25億次才能維繫我們的生命。提到心臟病,一般人直覺聯想心血管疾病,也知道高血壓的風險,但卻往往忽略心律不整的危害性。
閱讀更多
24/ 30
第 2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