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2
招名威 教授
編按:毒理專家招名威教授在發現母親罹胰臟癌後,傾注全力和她共同抗癌,一路相伴、細心照顧。因為母子感情太過親密,在母親離世之初,他幾乎無法承受這巨大悲傷,只能在日後,透過各種方式,慢慢梳理、轉化自己的情緒。 照顧罹患重病的家人時,幾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會在病人身上,而疏忽了照顧者可能承受的焦慮、悲傷、壓力、悔恨與諸多對生命的不解。透過作者回憶母親生病、治療、離世的過程,或許我們也能鼓起勇氣,回頭面對自己曾經逃避的悲傷。 這悲痛就像一道傷口,當我們刻意遮掩,可能表面上看來平靜無波,但一輩子都無法痊癒;若我們願意勇敢掀開,或許一時之間會血流如注、劇痛難忍,但它終有結痂、痊癒的一天。
閱讀更多
2024-03-08
史威爾
編按:2歲7個月時,作者黃鴻隆便罹患小兒麻痺,從此不良於行。他脊椎側彎,做過5次矯正手術;因長期投入工作,造成「呼吸肌肉」過勞,3次嚴重昏迷瀕臨死亡,如今每天都必須頭帶正壓呼吸器、身睡在俗稱「鐵肺」的負壓呼吸器中(目前他是全球唯一併用正、負壓呼吸器的患者),整晚都無法翻身。即使如此,黃鴻隆仍 積極 向上,26歲就考取了會計師證照,黃鴻隆是輪椅上的小巨人。身體的缺憾,限制不了他卓越的靈魂。他突破重重逆境,擁抱生命的樂觀精神,為社會帶來鼓舞人心的正向力量。
閱讀更多
2024-03-08
照護線上
「王先生,你的左眼確定發生了黃斑部病變,所以看東西會覺得變形。」醫師慎重的說,「這個問題最好要儘早治療,否則視力可能越來越差。」「接下來該怎麼辦?」王先生問。「目前主流治療方式是眼內注射藥物。」醫師說。「打針?!每個月都要施打嗎?這樣要一直來醫院好麻煩!」王先生焦慮的回答。
閱讀更多
2024-03-06
林薔七
編按:作者林薔七,在22歲時因消費超支而負債,於是發憤振作,從書中找到了自己經濟狀況糟糕、對人生失去掌控權的原因,也從此開啟了「主業+副業」同時併行的日子。5年內一路升級到運營總監,然後辭職創業,曾只用2年時間,收入翻了10倍。林薔七目前身兼教育公司CEO、企業運營顧問等數職,她的成功來自於有清晰的目標管理和極強執行力,完成了自己的每一個5年計畫。第一個5年計畫是擁有50萬元存款;第二個5年計畫是年收入超過500萬元;第三個5年計畫是擁有5000萬存款。這些目標她都一一提早實現了。
閱讀更多
2024-03-06
劉潤
如何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學習,擁有智慧。在這個時代,想要活得很好,需要知識,但更需要智識。 如何獲得人生的成功和幸福?依靠智慧。世界過於複雜,有太多不確定性,需要智慧為我們指點迷津。 是否擁有智慧,以及擁有什麼層次的智慧,決定著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閱讀更多
2024-03-06
黃惠如
別府明子曾照顧公公和自己的父母,照顧三位長輩的歷程,長達三十年。她的經驗在日本不是特例。她在脫離了照顧者的身分後,才重拾課本,攻讀博士學位。特別的是,因為心疼和她同命的女人們,後來她創辦了「不勉強照護生活協會」。回首三十年的照顧生涯,最艱難的是,曾有一段時間蠟燭兩頭燒,孩子還小,當時想當個別人眼中的好媳婦,犧牲了孩子和自己,這種罪惡感和遺憾直到今日心頭依舊縈繞。
閱讀更多
2024-02-29
陳豐年
2010年間,已經高齡79歲退休的老王被A銀行以電話告知定存快要到期了,所以就前往銀行,打算要辦理續存。到了A銀行後,理財專員小黃在幫老王處理定存的事情時,就跟老王說:「伯伯,我看你的錢一直存在定存耶!但是現在投資型保單的利率隨便都比定存還高,而且年齡超過80歲就不能再購買投資型保險囉!看你要不要乾脆把錢拿來買投資型保單還比較好!」
閱讀更多
2024-02-27
NOW健康
牙科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加上現代人對於牙齒健康和愛美意識提升,矯正的需求愈來愈普遍。對此,牙科醫師指出,事實上牙齒矯正並不受年齡限制,透過牙齒矯正治療,不僅可以找回完美笑容、提升自信,也是對健康的長遠投資。
閱讀更多
2024-02-27
NOW健康
低溫與心肌梗塞發生率息息相關,醫師提醒,如果氣溫低於15度,心肌梗塞風險可能增加到近20%,高血脂是心肌梗塞的一大風險,國內成年人盛行率達26%,罹患心臟疾病風險為一般人的3倍,民眾在寒流來襲時,請務必做好禦寒措施,規律用藥為佳。
閱讀更多
2024-02-26
郭美懿
「很多人以為南部長輩不會寫遺囑,其實我們平均每周承辦2件以上,因為現在不動產價值越來越高;尤其是周邊有比他年輕的人走掉,或是另一半過世,看到小孩有爭執的時候,他會想不如自己先寫好!」經手過1200件遺產繼承的地政士李宜玲,一語點破傳統迷思。
閱讀更多
13/ 30
第 13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