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生產力

顯示第 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47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醫療費逾6200億元!健康投資報告籲:投資全民健康建立永續環境

tCol 2023-08-02

林暐鈞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醫療費逾6200億元!健康投資報告籲:投資全民健康建立永續環境

2025年起,台灣將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2050年65歲老年人口更將達到高峰,約攀升至超過700萬人,預估屆時老年人口醫療費用將超過6200億元!為此,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IRPMA)委託資誠普華國際財務顧問有限公司(PwC)進行「2023台灣健康投資報告」,結果顯示台灣現今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CHE,主要包含醫療服務、藥品消費支出等)的GDP遠低於其他比較國家,僅占6.1%,藥品支出更只占1.2%。對此,IRPMA於今(2日)舉辦「2023台灣健康投資報告記者會」號召各界共14個團體共同倡議,呼籲跨黨跨部會,醫療支出是投資,不是成本,投資全民大健康,才能建立堅韌、永續的醫療環境。

閱讀更多

即便缺乏某些事物, 也不影響我們過快樂而滿足的生活!專注於感恩也能過得幸福

tCol 2023-07-11

ChatGPT

即便缺乏某些事物, 也不影響我們過快樂而滿足的生活!專注於感恩也能過得幸福

對於某些事物的缺乏,會左右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傾向、追求和目標。至於跨越這種匱乏感、進而創造充實的生活,也會充滿難度。然而,即便要面對種種缺乏的感覺,我們還是有可能去發展出有助於提升幸福感與滿足感的習慣及日常活動。

閱讀更多

頭暈目眩、肢體無力、口齒不清!多發性硬化症警訊與治療策略,神經科醫師圖文解析

tCol 2023-06-21

照護線上

頭暈目眩、肢體無力、口齒不清!多發性硬化症警訊與治療策略,神經科醫師圖文解析

「可能睡一覺醒來,就突然變得視力模糊、肢體無力、手腳發麻,讓人沒辦法正常上班、上課,生活大受影響。你可以想像,多發性硬化症會對患者造成多麼大的心理壓力!」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張國軒醫師指出,「幸好現在已有多種藥物可以使用,能夠減少復發的機會,將病情控制得很穩定。只要和醫師好好配合,便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現正熱議的債券ETF,存股助理電子報半年前就納入追蹤

tCol 2023-05-12

謝富旭

現正熱議的債券ETF,存股助理電子報半年前就納入追蹤

鑒於債券價格大跌,以及著眼於債券型ETF未來幾年將是創造穩定現金流,兼具價差成長空間的投資標的。我們將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以及元大美債20年(00679B)列入存股池追蹤。(原文發表於2022-10-5,更新於2023-5-11)昨天我們的群組討論債券ETF折最近出現明顯溢價的情形,有位訂閱戶提到:「最近許多理財節目都在談債券(比我們電子報慢太多了),仔細看,每檔債券ETF的成交量都明顯增多」。我想這就是存股助理電子報的存在價值,早在半年之前,就幫訂閱戶研判趨勢、做好功課、挑選標的,訂閱戶只需要決定「我在好標的進入好價格時,要不要買?要買多少?」,繁雜、瑣碎的研究工作交給我們就好。

閱讀更多

寒潮引爆》6大類電暖器優缺點一次解析!達人:使用時這5件事務必注意

tCol 2022-12-19

黃建誠

寒潮引爆》6大類電暖器優缺點一次解析!達人:使用時這5件事務必注意

冬天保暖防寒必備物品絕對少不了電暖器,尤其家庭成員若有銀髮族、小朋友,更是需要它。不過電暖器功率不低,從500到破千瓦(W)都有,以700 瓦(W)來算,寒冬每天使用3小時,30天下來也用掉了63度電,約莫315元,若學會節電使用,積少成多,省下來的費用也相當可觀。

閱讀更多

年紀愈大後才明白,金錢能買到快樂!要開始思考,究竟要用錢做什麼,才能真正讓自己快樂

tCol 2022-10-24

德瑞克・金尼

年紀愈大後才明白,金錢能買到快樂!要開始思考,究竟要用錢做什麼,才能真正讓自己快樂

如果你真的想要得到快樂,就拿錢去做好事。做個慷慨的人。

閱讀更多

擺脫孤單帶來的疾病,這小島掌握長壽密碼!依靠1種關係,百歲人瑞成世界最多

tCol 2022-10-21

瓊・李維

擺脫孤單帶來的疾病,這小島掌握長壽密碼!依靠1種關係,百歲人瑞成世界最多

從健康的角度來看,孤獨帶來的傷害,幾乎和每天抽一包香菸不相上下,因為孤獨不僅會造成心理上的影響,更是帶來細胞層級的改變。

閱讀更多

決定壽命長短的不是飲食和運動?維持好2關係,生命從不是一個人的旅程

tCol 2022-10-14

瓊・李維

決定壽命長短的不是飲食和運動?維持好2關係,生命從不是一個人的旅程

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茱莉安.霍特-隆斯達〈Julianne Holt-Lunstad〉透過研究來挑戰這個問題。她檢視上萬人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從飲食與吸菸習慣,到婚姻狀態與運動,試著釐清導致人們長壽的因子。在進行為期七年的追蹤研究後,她終於獲得答案,而且答案還出人意料。

閱讀更多

工時變長、工作效率越來越差...養成1個「好習慣」讓大腦脫胎換骨,腦力回春到25歲超簡單

tCol 2022-09-08

山田知生

工時變長、工作效率越來越差...養成1個「好習慣」讓大腦脫胎換骨,腦力回春到25歲超簡單

史丹佛大學教授紐森(Eric Knudsen)數十年來的研究顯示,只要改變「面對事物的方法」,即使過了25歲,仍能和兒童或25歲以前的年輕人一樣,甚至擁有更好的成長空間。在25歲之前,學習新知是人的本能,就算不用刻意練習,人也會自然而然地學會許多新知識;然而成人會因為大腦「偏愛簡化」的機制,盡可能選擇已知的事物、排斥變化,為了不受限於大腦本能,成人更需要有意識地專注、行動與休息。

閱讀更多

退休後,要人際斷捨離!人生走著走著終究是一個人,務必善待永遠不離不棄的朋友:自己

tCol 2022-04-21

田臨斌(老黑)

退休後,要人際斷捨離!人生走著走著終究是一個人,務必善待永遠不離不棄的朋友:自己

將家人連結在一起的不是血緣,是相互之間的尊重和喜悅。 —巴哈,小說家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