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生死

顯示第 15116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父母插滿管、七孔出血子女仍救到底!暖醫:「天邊孝子症候群」是善終的最大阻力

tCol 2021-06-11

陳志金

父母插滿管、七孔出血子女仍救到底!暖醫:「天邊孝子症候群」是善終的最大阻力

天邊孝子症候群是最常發生在重症患者家屬身上的併發症。加護病房裡住的,是面臨 生死 存亡關頭的病人,有的正在努力地和死神搏鬥,企盼抓住一線「生」機,但有的病重患者可能無法支撐下去了,這時候,就得靠家屬(通常是晚輩)來選擇「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下去?」偏偏天邊孝子一出現,原定計畫就可能整個翻盤!

閱讀更多

除了輕微發燒沒別的症狀,卻差點送命...一個從鬼門關回來的新冠故事,讀完可能會救回你一命

tCol 2021-05-24

拿督鄭博見DAC(Dato'Anthony Cheng)

除了輕微發燒沒別的症狀,卻差點送命...一個從鬼門關回來的新冠故事,讀完可能會救回你一命

編按:曾獲「華人楷模年度人物」、馬來西亞拿督鄭博見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原本症狀輕微、在家自我隔離的他,染疫14天後病情急轉直下一度命危。從鬼門關走一遭回來,拿督鄭博見公開染病全過程,他以自身經歷奉勸確診病患一定要做血液和肺部X光檢驗,了解自己的真實病情。 事實上,台灣與國外都曾發生多起COVID-19 患者,猝死在家中的悲劇,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說明,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如果合併「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該患者的症狀會讓許多醫師大感驚訝,原本認為這些缺氧的人應該已經處於休克狀態,但他們往往卻意識清楚可以正常應答,甚至還能滑手機。由於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發現不對勁要送進急診時,往往已經太遲了。 然而,在疫情延燒時期,冒然衝急診是很危險的舉措,那麼,在家自我隔離的確診者,該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出現「隱形缺氧」呢? 黃軒醫師強調,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德國研究顯示,COVID-19確診者中,只有32%會出現「隱藏缺氧」症狀。另外,出現合併隱藏缺氧症狀的染疫者死亡率只有18%,甚至比出現合併典型呼吸困難衰竭症狀的染疫患者死亡率約30%,還要來得更低。 黃軒醫師建議, 若是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不安心,可以考慮購買「血氧濃度計」或是有些智慧手錶就有提供血氧偵測功能,若低於90%就要提高警覺。 美國的作法也很值得參考,一開始由醫護人員確認輕重症、分艙分流後,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在家自我隔離期間,由家庭醫師遠端視訊看診、隨時掌握病情,這也值得台灣借鏡。 最後,再次提醒,此時千萬不要輕易衝急診室,不但讓醫療量能負擔加劇,由於急診室可能充滿各種變異病毒,不小心帶病毒回家就得不償失囉。 以下是大馬拿督鄭博見染疫的親身告白:

閱讀更多

死亡是真愛告別,生命旅程相送的笑容!希望老公比我多活幾年,讓我早些優雅離去

tCol 2021-04-29

沈中元, 張雪芳

死亡是真愛告別,生命旅程相送的笑容!希望老公比我多活幾年,讓我早些優雅離去

婚姻的 生死 觀,我們不是英雄,但是可以試著在有生之年,愛自己,愛家人,愛健康,愛夢想,離開人世時的相送,自會留下生命旅程的笑容,留有「回施有情的春風」。

閱讀更多

最好養生之道,是身心平衡!50後保持謙卑、敬重萬物、放下執念,才能真正享受人生

tCol 2021-04-21

吳若權

最好養生之道,是身心平衡!50後保持謙卑、敬重萬物、放下執念,才能真正享受人生

在生命面前,沒有人是強者。現實生活裡愈是意志堅強的人,將愈早體驗這個無奈。承認自己的極限,順服於生命,我們才會開始學習如何和自己相處,讓種種壓力來去自如。

閱讀更多

中年的悲傷,必須適可而止!除了繼續前進,還要自成堅實濃密的樹林,庇蔭後方旅者

tCol 2021-04-01

詹慶齡

中年的悲傷,必須適可而止!除了繼續前進,還要自成堅實濃密的樹林,庇蔭後方旅者

久違的老同學稍來新年問候,附帶提及過去一年生活裡的經歷種種,包括她母親的辭世,讀著訊息,腦中閃過幾年前大夥聚餐時,老人家爽朗健談的笑顏,無以名之的悵然再度升起,又是一個家庭的 生死 離別事。

閱讀更多

多想一點未來的事,就多一點力量!因為自己過去發蠢,才能學會聰明一點、活得更好

tCol 2021-03-30

劉宥彤

多想一點未來的事,就多一點力量!因為自己過去發蠢,才能學會聰明一點、活得更好

人生若在低谷,考驗絕對不會只有一個,我之後的經歷只能證明這世上沒什麼「不可能」。

閱讀更多

排汗是感冒最好的良藥!台大醫師這樣做治癒身體疾病,與癌細胞和平相處45年

tCol 2021-02-22

李豐 醫師

排汗是感冒最好的良藥!台大醫師這樣做治癒身體疾病,與癌細胞和平相處45年

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的李豐 醫師,赴加拿大進修,就讀研究所第3年時罹患淋巴癌。返回台灣後,曾任教台大醫學院及擔任台大醫院病理科醫師,專業是細胞病理。當年為她治療的醫師,有人已過世了,李豐卻還活得很健康。若問為什麼,可能的答案是:她現在每天的生活都很「尊重細胞」。李豐醫師說:「我的細胞病理專業讓我明白,生病都是咎由自取。是我們置自己的細胞於死地,讓身體沒有機會復原。罹癌後,我開始自我反省,改變了飲食、作息、運動與對 生死 的看法,朝對的方向堅持下去,至今已和我的癌細胞和平相處超過45年。」

閱讀更多

因為無常,才更該珍惜日常!要記得,每次出門都是離別、好好把握每個簡單不過的一天

tCol 2021-02-20

劉軒

因為無常,才更該珍惜日常!要記得,每次出門都是離別、好好把握每個簡單不過的一天

因為有一天我們都會離開這個世界,所以更是要把握每一個當下、每一次相聚、每一個簡單不過的一天。

閱讀更多

升主治醫師後接連失去3個病人,李明哲嘆:若這些病人我有幫忙,或許都還有機會

tCol 2021-02-17

李明哲、吳宛霖

升主治醫師後接連失去3個病人,李明哲嘆:若這些病人我有幫忙,或許都還有機會

或許你看過不計其數的病人死亡,但這些死去的人,都是其他人的唯一。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