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6
偉文隨筆
「我不在家裡,就在咖啡館。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這句流傳了數十年的經典名言,不只是膾炙人口的金句而已,而是許許多多的人,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
閱讀更多
2022-12-22
崔芝淑, 金瑞玄
還記得《先別急著吃棉花糖》(Don’t Eat the Marshmallow...Yet!)這本書嗎?居然已經是十五年前的書了,就算不知道整本書的內容(其實我就不知道),許多人也知道「棉花糖」在這本書中的含義。那是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者以孩子為對象的一個實驗,獨自一人在房間時,能夠忍住不吃棉花糖的話,之後就可以多獲得一個棉花糖;但如果馬上把棉花糖吃掉,就不能拿到多的棉花糖。十年後,忍住棉花糖誘惑、多獲得一個棉花糖的孩子,比那些馬上吃掉棉花糖的孩子更瘦、更會念書,也更成功。這世界上真的有各式各樣的實驗,更有趣的是,該書作者的理論隨著時間推移,又發展出更多樣的理論。
閱讀更多
2022-12-18
翁申霖 整理
過去曾是《聯合晚報》、《中時晚報》記者,後來踏入政治評論界,闖出一番名號的政治評論家陳立宏,2015年確診第四期腦癌,儘管醫生透過「開頭爐、摘腦瘤」想跟死神搶命,他卻仍在2017年不幸逝世,知名主持人鄭弘儀近日在《新聞挖挖哇》揭露陳立宏生前因一場場車禍,發現「異狀」到醫院檢查後才得知長腦瘤。
閱讀更多
2022-12-16
瓦基(莊勝翔)
設定目標的方式,我分為長期、短期和微型目標,這是幫助自己貫徹「以終為始」的思維,讓每個行動都圍繞著最終極的目標。我們已經學會用「十年願景」設定長期目標,用「兩年封面故事」給予自己一段試驗期,設定短期目標。但你可能會覺得這兩個目標還是太大,具體應該做什麼呢?我把每一天、每一刻都可以做的事,稱為「微型目標」。
閱讀更多
2022-12-15
John Lee
我認識一位目前已經退休的公務員,他當初錄取後、分發前的空閒時間去補習班授課。他現在持有的唯一財產是一間公寓,那是他用授課半年的薪水買的,後來當了一輩子公務員,卻沒能存下任何積蓄。當年他一度成為最受歡迎的講師,補習班也試圖挽留,但最後他還是選擇當個公務員。當時他為何沒想要留在補習班呢?如果他選擇繼續當講師,說不定早就成為有錢人?
閱讀更多
2022-12-15
John Lee
我回到韓國後,我發現許多人都在努力讓自己變窮,太多人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像有錢人而變窮,我對這個現象感到非常訝異。我不清楚昂貴的名牌包和名牌服飾是否能讓人看起來像有錢人,但實際上是和有錢人之路漸行漸遠,因為這樣的行為等於在破壞自己的財富。
閱讀更多
2022-12-14
樂透人生─吳家揚
巴菲特執掌的波克夏2022年Q3斥資41億美元,首度買進台積電ADR,成為波克夏第10大持股公司。台積電是台灣的護國神山,股神大舉買進的股票有什麼特徵?他買進的時間點,又能讓小股民得到什麼啟發呢?
閱讀更多
2022-12-08
郭美懿整理
金鐘主持人廖科溢昨宣布與TVBS主播秦綾謙閃婚,各界給予祝福之餘,竟有多任「前女友」跳出來控訴被劈腿,其中一女更指稱與廖科溢同居1年,獨力負擔愛巢水電費、房租,還借錢給他,事後憑借據才把80萬元拿回來。網路作家「莎莉夫人」因此聯想到日前大S與前夫汪小菲的借據,感嘆寫下:「當愛已成往事,借據就是證據」。
閱讀更多
2022-12-08
郭美懿整理
曾獲2座金鐘獎的行旅節目主持人廖科溢,日前自曝與TVBS女主播秦綾謙再婚,消息曝光後不少人給予祝福,但同時也驚爆廖科溢不但劈腿多人,更疑似在前段婚姻尚未結束前就婚內出軌,震驚演藝圈。愛情的世界裡誰是誰非難以論議,但心理師提醒:愛得猛烈卻無法給予承諾、喜歡依賴卻又以自我為中心,這樣的情人類型恐有「彼得潘症候群」,愛上「卡慘死」。
閱讀更多
23/ 30
第 23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