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0
王雅倫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五二○成了一個告白的日子。五二○過去了。該告白的、該領證的、該送花的、該撒糖的、該搶電影檔期的……應該都完成任務了。而被告白的,無論是完全被驚喜的,還是心中早有期待的,應該也都刷完朋友圈了。我也努力想要完成一項告白的任務,我沒有特別選擇五二○,而是整個五月。但是我沒法確定對方是不是收到了。我的告白對象,沒有朋友圈。
閱讀更多
2023-03-08
郭美懿
73歲的退休老師鄭偉民,是花蓮門諾醫院 最愛 笑的志工爺爺,4年來在癌症資源中心服務,梳理租借假髮並陪伴癌友,爽朗笑聲加上十足親和力,幫助許多患者度過病痛幽谷。但在幽默笑容下,很難想像他曾是名胃癌患者,8年前兩度逃避醫師要求的健檢,想不到第3次檢查,就確診胃癌第1期。
閱讀更多
2023-03-01
蔡碧月
陳艾妮,這位曾經家喻戶曉的名女人,73歲依舊活力十足,說話速度像機關槍,她自認前半生都在做好女兒、好太太,到現在才能隨心所欲享受生活當畫家,如願再婚嫁給機長老公。不怕被笑老不羞,她坦然面對情慾需求,「我們第一次的婚姻都是懵懵懂懂,現在身心成熟,又不怕懷孕,才是真正談戀愛的好時機。」
閱讀更多
2023-02-23
翁申霖 整理
玉山金(2884)在2月20日公告盈餘分配案,每股配發現金股利 0.2 元、股票股利 0.4 元,總計配發股利 0.6 元,創下2010年以來13年最差!消息一曝光立刻震撼市場,也讓投資人擔憂,連金融股中的資優生—玉山金(2884),其配發股利的水準都大不如前,今年金融股的股息恐怕會有不少家大打折扣,憂心存股到最後變成「存骨」。
閱讀更多
2023-02-22
陳美儒
編按:選填志願總是讓高中生們好糾結,究竟怎麼決定才是最客觀最正確的呢?到底志願該怎麼填?該選校還是選系?對許多人來說,選擇不只攸關未來職涯發展,也包含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父母能尊重孩子的意願,著實不容易,但是當孩子的志向,無法符合父母的期望時,究竟該怎麼辦?作者陳美儒老師於建中任教40年,看遍了各式各樣優秀頂標的青春少男少女,仍然感嘆──青春真的不容易。(原文刊載於2021/8/19,更新時間為2023/2/22)
閱讀更多
2023-02-17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81
Q:我是莉芳,跟老公同樣49歲,結婚20年,18歲女兒正準備考大學。我1週前發現老公跟2年前宣稱已分手的小三依然火熱,那女人傳來鹹濕訊息,還附上露點私密照,我這次的震憾遠比過去3次發現老公外遇或一夜情更強烈,覺得他跟那女人是分不開了,我該怎麼辦?老公這次的外遇大概有5、6年,那女人在他公司附近開了小酒吧,老公原是她顧客,後來演變成親密關係。2年前老公突然傳訊說「 最愛 妳了」,讓我起疑,質問他「是不是傳錯了?」他說「不是」我當然不信,因為之前3、4年他總藉口加班或應酬,每天都搞到深夜才回家,連晚飯都很少在家吃。那時我當是婚姻倦怠期沒有多想,他不吃晚飯,反而落得輕鬆。但這樣的老公怎麼可能突然傳訊說愛我?大概連他自己都覺得是笑話,馬上說是應酬逢場作戲,但我發現那是間小到不行的酒吧,根本不像是公司應酬的場子,他才承認是外遇。但那女人不肯承認,硬說老公只是客人之一,我要她承諾不再來往,她不置可否,氣得我直接扯她頭髮打起來。老公當下允諾分手,直賠不是,女兒也主動撒嬌要爸爸早點回家,那之後他真的收斂,除了偶而出遠門去釣魚或出差,都沒有外宿,我還真以為他們分手了!現在想來那都是兩人出遊的藉口,況且他是業務,時間原本就很自由。這次是女兒說要測試老公手機的APP,我趁機看一下,竟看到鹹濕訊息,才知這2年多來他們一直沒斷過。我憂鬱到沒有食慾,請醫師開了安眠藥才能睡下,醫生擔心我想不開,也開了抗憂鬱藥物。其實老公以前也有過2次外遇,一次是10年前跟已婚同事上床,當時從他換洗衣物裡幾次出現女人長髮而發現,我出面找她,她也想顧及自己家庭,當場同意分手。第2次是7年前跟酒店小姐有染,我從老公手機裡發現對方一直要他去,看似已有私情,但畢竟對方是專業的,我要老公帶我找她一次後就真的斷了!老公很疼女兒,多少顧及女兒考生心情,這次也說會分手,但卻說需要多安撫那女人才能斷,手機也特意上鎖,讓我無法再相信他。雖然這些年除了女兒的事,我們已經沒有什麼話好聊,也6、7年沒有性愛了,但我還是愛他。我曾想過等女兒考上大學就提出離婚,但仍不捨、不甘願;也擔心離婚後自己一個人的收入,不足以給女兒好的生活條件,我該怎麼辦才好?
閱讀更多
2023-02-07
郭美懿
60歲影帝梁朝偉以一雙滄桑電眼奠定「憂鬱小生」地位,私生活也極為低調、害羞,甚至給人自我封閉的印象。但近期他卻釋出紀實短片《這一刻,梁朝偉對你說》,罕見提起童年的悲傷與遺憾,以及原生家庭對自己性格的影響,何以從一個活潑開朗孩子,變得敏感、膽怯,甚至有點社交恐懼症。
閱讀更多
2023-02-06
小虎文
安寧醫師朱為民的演講中,往往以父親的故事開頭:「2013年,我的父親81歲。一天清晨,他在家裡運動的時候,不小心跌倒撞到頭,然後就倒地不起,不省人事了…。」從父親倒下、失智、無法行走,到2017年離世,他寫下父親的生命故事,也分享他在安寧病房的觀察,影響和啟發許多人重新思考「我為何而活」,又要如何跟父母好好告別?而最終獲益的仍是他自己,「父親離世時身上不插一根管子安祥地走,是每個人最終的心願。」
閱讀更多
2023-01-25
林韋伶
做公益喜歡衝第一線的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在災難發生後,總是第一批抵達現場協助的援軍之一,要保持如此高的機動性與行動力,規律作息、簡單生活、清淡飲食是她維持最佳狀態的祕方。
閱讀更多
2023-01-06
女王
成為母親,我從不說犧牲,也不稱偉大。很多人常說母愛很偉大,所以當了媽媽就要犧牲自己。也有人說,媽媽就是要無我,要把孩子放第一位。聽起來有道理,但真的成為母親後,我並不認為這是絕對的真理。因為,我一點也不想當個總是說:「媽媽好辛苦、好委屈、好可憐,為了你,我多麼犧牲自己、放棄自己的夢想。甚至為你忍受不幸福的婚姻,我過得好辛苦,你應該要孝順我、聽我的⋯⋯」這種情緒勒索型的媽媽。
閱讀更多
7/ 30
第 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