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慢性腎臟病

顯示第 213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75

居家抗疫飲食不正常,膽固醇易失控!醫師圖文重點提醒,遠離動脈硬化

tCol 2021-08-11

照護線上

居家抗疫飲食不正常,膽固醇易失控!醫師圖文重點提醒,遠離動脈硬化

正值壯年的黃先生雖然才四十多歲,不過在幾年前便已體驗過心肌梗塞的慘痛經驗。出院之後,黃先生開始注重自己的健康,很積極與醫師配合控制高血脂的狀況。

閱讀更多

傷腎臟原因多!不想洗腎,糖尿病、高血壓、抽菸、痛風9個常見風險不可不慎

tCol 2021-01-08

照護線上

傷腎臟原因多!不想洗腎,糖尿病、高血壓、抽菸、痛風9個常見風險不可不慎

民眾平常解尿的時候,若看到很多泡泡,大家心中都會緊張,擔心是不是敗腎或腎臟出問題,而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能傷害腎臟的因素,究竟應該如何「顧腎」,又或是罹病的 慢性腎臟病 患者,平時應如何自處呢?請腎臟專家醫師來為你解說。

閱讀更多

痛風當心!尿酸過高不只關節痛,還可能會洗腎,醫師圖文解說、減少併發症

tCol 2020-12-25

照護線上

痛風當心!尿酸過高不只關節痛,還可能會洗腎,醫師圖文解說、減少併發症

隨著天氣轉涼,熱呼呼的火鍋愈來愈受歡迎,四十多歲的王先生在周末和親朋好友聚會連續兩天吃了火鍋大餐,隔天清晨突然被痛醒,右側大腳趾關節又腫又痛,不得已只好下床吃止痛藥,但右腳踩到地板的那一剎那,卻讓他痛到冷汗直流。經過一番折騰,王先生只好搭車到急診室求助。

閱讀更多

冬至大口吃湯圓 營養師:湯圓人不圓靠這招

tCol 2020-12-21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陳建志院長 創健 營養師

冬至大口吃湯圓 營養師:湯圓人不圓靠這招

「冬至」是24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日,依照傳統習俗會在這天吃湯圓應景,除有團圓、圓滿的象徵外,也意味又長了一歲。但家家戶戶都在團圓吃湯圓時,減肥民眾卻是好孤單一口都不敢吃嗎?創健健康管理陳建志院長叮嚀,民眾日常控制體脂肪、血脂、血糖是好事,但心情愉快也是常保健康之道,冬至不妨應景吃一顆湯圓,只是口味選擇相當重要!

閱讀更多

增強上呼吸道、消除疲勞!中醫師給5良方,用自體免疫力對抗武漢肺炎

tCol 2020-11-02

李易紓

增強上呼吸道、消除疲勞!中醫師給5良方,用自體免疫力對抗武漢肺炎

武漢肺炎疫情,在秋冬可能再次爆發,專家預言,此新冠病毒將會跟流感一樣,與人類共處,怎麼樣提升自我免疫力顯得更為重要。中醫師建議,可以從這5方面下手,來預防感染新冠病毒。

閱讀更多

有「三高」嘴要更挑,才能遠離腎臟病!營養師教你這樣吃減少負擔

tCol 2020-09-29

李易紓

有「三高」嘴要更挑,才能遠離腎臟病!營養師教你這樣吃減少負擔

台灣飲食類型豐富又精緻,一般人容易不經意就吃了過量的蛋白質食物,隨著年紀漸長,過量的蛋白質,更是無形間增加腎臟不少負擔。營養師說,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的慢性病患,可能都是 慢性腎臟病 的候選人,若有必要時,建議可以採取「低蛋白飲食」,來減輕腎臟負擔。

閱讀更多

腎臟不會痛,有問題早期難發現!出現5病徵「泡水高貧倦」,別拖快就醫

tCol 2020-09-22

李易紓

腎臟不會痛,有問題早期難發現!出現5病徵「泡水高貧倦」,別拖快就醫

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民眾,因為長期需要服用慢性藥,因此在預防腎臟病方面要固定監控數值,「5控3避」變得非常重要的。一旦出現「泡、水、高、貧、倦」5種症狀,也就是尿液有泡沫、下肢水腫、血壓居高不下、不明原因貧血以及持續疲倦感,就要當心是腎臟出了問題,醫生呼籲千萬別拖要立刻就醫治療。

閱讀更多

腎功能不佳,採低鈉飲食很危險?出現3症狀,要留意鉀離子過高恐致命

tCol 2020-08-20

NOW健康

腎功能不佳,採低鈉飲食很危險?出現3症狀,要留意鉀離子過高恐致命

不要吃太鹹選擇低鈉鹽,這有可能讓許多人陷入迷思,低鈉等於少鹽,購買食用鹽或食品時,只要看到標註低鈉,就會有種安心感;然而事實上低鈉不等於低鹽,部分低鈉產品為了保持口感,會用鉀代替鈉,如果腎臟功能不佳鈉排出困難,再加上正在使用部分降血壓藥物,最危險有可能發生心律不整導致死亡。

閱讀更多

緩解便祕,還能降膽固醇、控血糖!減肥好幫手,膳食纖維多多的9種好食物

tCol 2020-08-04

今周特刊

緩解便祕,還能降膽固醇、控血糖!減肥好幫手,膳食纖維多多的9種好食物

膳食纖維不只能緩解便祕,還有助於降膽固醇、控血糖、控制體重,更是腸道益生菌的食物來源。

閱讀更多

C型肝炎,可能引發癌症!要及時「保護肝臟」,避免人生變黑白

tCol 2020-07-27

照護線上

C型肝炎,可能引發癌症!要及時「保護肝臟」,避免人生變黑白

「醫師,聽說治療C肝全口服新藥會影響肝功能,該怎麼辦?」患者一進到診間便憂心地問。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