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復健科

顯示第 516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25

慢性發炎可能增加癌症、高血壓風險 醫師:出現6個症狀,一定要留意

tCol 2020-08-07

黃智群, 張芸瑄

慢性發炎可能增加癌症、高血壓風險 醫師:出現6個症狀,一定要留意

傳統上,各醫學專科的病理學研究都是朝著該器官或組織特有的狀況去探究與分析,然而這樣的取向可能會有見樹不見林、或過度化約的疑慮。如果讀者看過流行病學資料或接觸過臨床個案,便可以發現有多種疾病經常會發生在一起(共病),且其嚴重度彼此連動。

閱讀更多

想靠爬樓梯減重,膝蓋卻好痛?醫師:養好膝蓋骨,運動前自我衡量是關鍵

tCol 2020-07-22

楊雅婷

想靠爬樓梯減重,膝蓋卻好痛?醫師:養好膝蓋骨,運動前自我衡量是關鍵

一位45歲的楊先生,因自覺體重增加,便以爬樓梯當運動來減重,一段時間後,兩邊膝蓋開始出現晨間僵硬的情形,如果久坐不動,膝蓋就會有緊緊、卡卡的不舒服感,原本靠復健可以緩解症狀,卻因不小心拐到腳後,膝蓋開始出現明顯的疼痛和嚴重的緊繃僵硬感。

閱讀更多

常疲倦、焦慮,可能是「巴金森氏症」前兆!醫師:別輕忽這9個症狀

tCol 2020-07-13

楊雅婷

常疲倦、焦慮,可能是「巴金森氏症」前兆!醫師:別輕忽這9個症狀

巴金森氏症病兆多,若出現長期便祕肢體僵硬或手抖等症狀,應及早就醫。一名60多歲林先生兩年前陸續右邊的肩膀容易痠痛、睡眠不安穩、動作愈來愈緩慢,甚至寫字也變得不太靈活。

閱讀更多

停經、愛喝咖啡要注意!初期無症狀、嚴重易骨折,醫師:9大族群慎防骨鬆

tCol 2020-06-29

林芷揚

停經、愛喝咖啡要注意!初期無症狀、嚴重易骨折,醫師:9大族群慎防骨鬆

骨質疏鬆症是門診常見的問題,指的是骨頭的質量減少,內部結構孔隙變大,骨頭變得脆弱且易發生骨折。

閱讀更多

出門玩「蹲」不下去,人生就少了樂趣!拒絕肌少症,你需要4個重要處方

tCol 2020-05-21

小虎文

出門玩「蹲」不下去,人生就少了樂趣!拒絕肌少症,你需要4個重要處方

要先有「肌力」與「體能」,再去發展其他項目才會變好。就算是爬山、跑步、游泳,看似簡單的運動,也需要有相對的肌肉量,退休後才能長期維持興趣,快樂地度過熟齡後的人生。

閱讀更多

毛巾擰不乾、罐頭打不開?「肌少症」是老化現象,醫師2招減緩肌肉流失

tCol 2020-05-05

林芷揚

毛巾擰不乾、罐頭打不開?「肌少症」是老化現象,醫師2招減緩肌肉流失

患有肌少症的病人,日後也較容易跌倒、失能,一旦罹患內科或外科疾病,也會有較多的併發症和較高的嚴重度及死亡率。因此,正確認識肌少症,可說是高齡社會的一項重要議題。

閱讀更多

媽媽中風給我的啟示 吳若權:每一個能力,都是恩典;每一個失去,都令人警惕

tCol 2020-05-04

吳若權

媽媽中風給我的啟示 吳若權:每一個能力,都是恩典;每一個失去,都令人警惕

當考驗突如其來,願意臣服宇宙的安排,讓我省去討價還價的時間,我只會向內心深處自問:「這其中深藏著什麼意涵嗎?」以及:「接下來,我該怎麼做?」

閱讀更多

40歲後小心骨質流失,肌少症也跟著來!醫師:做對3件事,遠離骨質疏鬆、肌肉無力

tCol 2020-04-15

林芷揚

40歲後小心骨質流失,肌少症也跟著來!醫師:做對3件事,遠離骨質疏鬆、肌肉無力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沉默的疾病」,多數無明顯症狀,易被忽略,尤其骨質疏鬆症的患者也容易有肌少症。大約在40歲後,肌肉流失也會逐漸增加。提醒民眾從日常飲食和運動加強保養,並定期追蹤骨質密度,提前預防骨質疏鬆症與肌少症。

閱讀更多

遠離失智、骨質疏鬆、肌少症!趁年輕儲備3本「健康存摺」

tCol 2020-04-02

林靜芸

遠離失智、骨質疏鬆、肌少症!趁年輕儲備3本「健康存摺」

外子是心臟外科醫師,專長心臟瓣膜修補。開完刀,他習慣留在加護病房照護病人至狀況穩定。因此他下班回家的時間,可能是凌晨,或是數天之後。作為他的太太,我知道手術是救命的事,也許自己也是外科醫師,了解手術難免有風險,每遇丈夫沒有回來的日子,我常忍不住胡思亂想,經常食不知味,睡夢中也擔驚受怕。

閱讀更多

低頭滑手機、姿勢不正確,頸椎間盤突出上身!出現痠麻痛應提高警覺

tCol 2020-03-12

林芷揚

低頭滑手機、姿勢不正確,頸椎間盤突出上身!出現痠麻痛應提高警覺

一名44歲的男性工作需長時間坐在電腦桌前,下班後的消遣就是用手機上網,是個標準的低頭族。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最近更少外出,低頭滑手機的時間倍增。沒想到,頸椎間盤突出因此找上門!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