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3
HEHO健康網
近日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大部分患者皆以輕症及無症狀為主。指揮中心宣布調整輕重症分流收治條件,明訂 69 歲以下、無懷孕或無血液透析的輕症個案可居家照護,以維持醫療量能。 但是「居家照護」、「居家檢疫」及「居家隔離」三者究竟有什麼分別?一樣都是在家為何差很大?如果沒有配合是否會遭到開罰?在這裡整理三者所針對的對象、天數、規定、篩檢形式,讓你不再傻傻分不清楚。
閱讀更多
2022-04-26
李易紓整理
台灣疫情進入新階段,週二(4/26)本土確診更超過6200例!隨著每天確診數字跳增,指揮官陳時中說,未來全台可能會有460-470萬人確診,萬一收到簡訊需要進行隔離,究竟是要去醫院?或者是只要居家照護?或者要去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今周刊》整理圖表,讓讀者可以快速釐清自己屬於哪一種身分,第一時間不用擔心!
閱讀更多
2022-04-18
郭美懿整理
近日本土疫情持續擴散,已連3天單日新增破千例,繼新北市啟動輕症在家照護,台北市、高雄市陸續跟進,未來輕症居家勢將成為常態。究竟哪些人屬於輕症在家照護的對象?若居家照護又該準備什麼藥物?可以和未確診的家人同住嗎?
閱讀更多
2022-04-01
郭美懿
一般人對於癲癇的刻板印象,往往是忽然倒在地上,眼神上吊、口吐白沫、四肢抽搐。但除了全身性抽搐之外,也有一些「安靜」型的癲癇,例如:發呆、失神,或是短期內突然有心智功能惡化、人格改變等情形,讓人誤以為是罹患失智症。
閱讀更多
2022-03-22
郭美懿整理
有「14A總裁」封號的中央銀行前總裁彭淮南近日換屋,高齡83歲的他從台北市大安區麗水街的老公寓,搬到每坪近150萬元的電梯大廈裡,強調換屋並非投資,而是考量年紀大了,想換到有電梯的房子。
閱讀更多
2022-02-24
翁申霖
新冠(COVID-19)疫情在全球肆虐已逾2年,至今有國家採取與病毒共存的策略,也有國家仍持續「清零」,目前台灣則在兩邊拉鋸著,也準備往開放的路前進。面對多國持續放寬政策,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指出,台灣最後一哩路,最大的難題是「要如何讓台灣人離開舒適場域」,開始面對病毒入侵本土後的現實面。
閱讀更多
2022-02-22
林芷揚
編按:又一波大陸冷氣團報到,北部最低溫將下探10度!近日因氣溫下降誘發中風、心血管和腸胃道等急重症患者也急遽增加。尤其中風患者有年輕化現象,熬夜滑手機、作息不正常、天候變化未注意補充足夠水分,都會埋下誘發中風的危險因子。屏基神經內科主任陳昶宏提醒,民眾應注意溫度變化加強保暖,不要在最低溫的清晨外出運動、泡溫泉不要超過15分鐘,以免造成心血管壓力引發急症。
閱讀更多
2021-12-28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歲末天寒,當大家開心歡慶跨年煙火及新春團圓之際,社會角落中仍有許多孤單弱勢長輩需要關心。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每年11月到隔年春節期間,啟動「寒冬助老,刻不容緩」獨居弱勢長輩關懷計畫,今年邁向第13屆,將向社會募集整年度用於獨居弱勢長者的服務經費,透過服務讓老人家不被社會遺忘,志工們隨時提供他們最需要的關心,才能安心生活。
閱讀更多
2021-12-22
黃柏威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養了多年的孩子,其實不是自己的親生骨肉,而你的孩子現在生活在另個家庭。這時的你,會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1-07-07
楊雅馨
夏天到來,最討厭家裡有蚊蟲,叮咬後搔癢難耐、抓傷留疤,快跟著專家做,只要簡單幾個步驟,就可以有效除蚊,輕鬆遠離登革熱。
閱讀更多
2/ 5
第 2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