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2
郭美懿
韓劇常出現「失憶」情節,現實中真的也會發生嗎?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日前有位熟齡病患因記憶錯亂來就診,她不僅忘了幾年前的事,連女兒結婚、 家族 旅遊等近期大事都忘記,讓女兒焦慮媽媽是否失智。醫師檢查後發現,婦人罹患的是「短暫性全面失憶症」,這樣的狀況可能持續數小時到1天,不過多數人會在24小時內會恢復,但即使恢復,仍會有一小段記憶想不起來,像是用橡皮擦擦去一樣。
閱讀更多
2023-12-22
NOW健康
肺癌連續18年位居台灣10大癌症死因之首1,根據最近國健署公布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連15年居首位的大腸癌,被過去位居第2位的肺癌擠下,肺癌躍升發生人數最高癌症2。其風險因子與菸害、空氣汙染、 家族 史等因素有關,隨著政府推廣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有助於民眾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但臨床觀察早期肺癌儘管術後搭配輔助性化療,復發率仍相當高,所幸輔助性治療目前已進入到精準治療的年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內科主任、胸腔內科主任、肺癌團隊負責人涂智彥醫師表示,特別是這幾年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的輔助,有機會可以幫助患者降低疾病復發率進而延長病患的存活率。
閱讀更多
2023-12-22
NOW健康
冬天天氣冷是腦中風好發季,想要及時搶救患者,民眾一定要記住「FAST」口訣,利用「微笑、舉手、說你好」檢測前兆,把握黃金3小時內送醫!中風是容易復發的疾病,若患者還有三高、糖尿病等慢性病,應按時用藥控制,日常飲食忌油忌鹹,以免血壓持續飆高。
閱讀更多
2023-12-20
洪惠風
早上的門診結束時,已經下午3點多,診間的門又被推開,進來了一對母子,兒子看起來17、18歲,他們送給我一盒水果。「醫師,你不認得我們了吧?」那位母親問。我看了看他們,真的沒什麼印象。「6、7年前,你幫他通了腎臟的血管。」我還是沒什麼印象,媽媽接著繼續說:「小兒科劉醫師轉來的。」我看著少年,實在認不出來,6、7年前他只有11、12歲,和現在的長相應該完全不一樣,也許我看到心導管照片就會想起來,但當下卻一點印象都沒有。「那時他的血壓都高到200多,你幫他通了以後就正常了。他今年考上台大,我們特地來謝謝醫師。」我突然覺得有一條久未被觸弄的心弦受到撩撥,有些不能自已。那麼久以前的事,病人竟然記到現在。對我們醫師來說,常常只是日常的一部分,有時甚至只是門診簡單的一席話,卻可能改變病人的人生走向。醫師的影響力,往往超過自己的想像,這些,才是支持同仁們堅持下去的力量,但是一位醫師能接觸到的病人畢竟有限,藉著寫作或者其他傳播方式,才能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閱讀更多
2023-12-15
照護線上
「醫師,我最近發現有血尿的狀況。」58歲的陳先生說。「會痛嗎?」醫師問。「解尿的時候不會痛。」陳先生想了想說,「倒是經常腰痠背痛。」
閱讀更多
2023-12-13
樂透人生─吳家揚
日前參與財金活動為民眾回答投資理財、退休規劃和保險實務的大小事,過程中,發現民眾對「投資型年金保險」普遍認知錯誤,特別想提醒退休族群別一廂情願,以為可以單靠投資型年金保單領年金過晚年。
閱讀更多
2023-12-11
林暐鈞
最可怕的新國病!肺癌權威楊泮池提醒,過去20年來,肺癌已超過肝癌,成為國人的國病。最近衛福部國健署資料,肺癌發生率、死亡率都躍升第一。而肺癌之所以難纏,在於沒有症狀,照X光就算照到也已不是第一期,五年存活率大幅下降!要遠離新國病,要靠得是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LDCT)。
閱讀更多
2023-12-10
郭美懿
國人愛喝手搖飲,每年可喝掉10億2000萬杯,有些人甚至把手搖飲當白開水喝,卻忽略可能引發腎結石危機。台南有位20歲妙齡女子,平日常把手搖飲當白開水喝,日前因發燒、右腰疼痛就醫,發現腎臟長出0.5至2公分大小不等的結石,手術取出後竟有300多顆!醫師提醒,7大因素恐提高腎結石風險,特別是男性結石比例比女性高3倍,5年內復發率更高達三分之一。
閱讀更多
2023-12-07
郭美懿
台灣花式撞球名將「撞球之子」楊清順昨(12/7)驚傳肺癌病逝,享年45歲,消息傳出後震驚撞球界。楊清順13歲開始打球,18歲拿下日本花市撞球錦標賽冠軍,成為賽史上最年輕的冠軍。據悉,楊清順去年中發現肺部有腫瘤,由於位置包覆血管無法動刀,只能採取保守治療。今年中病情一度好轉,不料仍在昨天早上病逝。肺癌連續19年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一位,早期幾乎沒有症狀,一半以上的患者發現時都已是晚期。醫師呼籲,高風險族群每年應至少照一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早期肺癌存活率仍可達9成。
閱讀更多
2023-12-07
尚瑞君
當了媳婦,我們會增加許多角色與關係,想把這些複雜的事變簡單,就要在房子跟孩子這兩件事上考慮清楚,如果沒有先與另一半達成共識,不但會影響婚姻的品質,也會干擾到身心的自由度。
閱讀更多
11/ 30
第 11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