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計畫

顯示第 29130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肺癌4期的她,仍寬恕面對:好不容易能分擔家計,結果罹癌好不甘心,不想放棄,身邊的人需要我

tCol 2023-07-12

商沛宇

肺癌4期的她,仍寬恕面對:好不容易能分擔家計,結果罹癌好不甘心,不想放棄,身邊的人需要我

妮芙是我到癌症醫院工作後,接觸到的第一位年輕病友,也是我和門診個案管理師合作的開端。個管師將妮芙轉介給我時,告訴我,大學剛畢業的妮芙幾個月前因為久咳不癒就醫,被診斷為肺癌第四期,最近又發現癌細胞轉移到骨頭,需要緊急住院動手術。

閱讀更多

72歲老董喊裸退,純當投資人「每年配息用布袋裝錢」…買地種田、玩遍世界「下半場活得更盡興」

tCol 2023-07-12

今周刊編輯團隊

72歲老董喊裸退,純當投資人「每年配息用布袋裝錢」…買地種田、玩遍世界「下半場活得更盡興」

6月15日,成衣股王儒鴻召開股東會,董事長洪鎮海一句「我做到明年6月30日!」的退休宣言,在市場投下震撼彈。

閱讀更多

「她這麼堅強還是撐不下去!」從李玟輕生談憂鬱症照顧…心理師:接住心中的苦,別再喊「加油」

tCol 2023-07-10

林靜君談心室

「她這麼堅強還是撐不下去!」從李玟輕生談憂鬱症照顧…心理師:接住心中的苦,別再喊「加油」

CoCo李玟身亡震驚全球華人圈,她是橫跨幾個世代人的集體記憶,隨著她的離去,自己的某些部分也不見了,取而代之是失落與個人生活現實的困難被喚起。因為是熟悉的名人,我們在哀悼與惋惜之際,會在她生命故事裡的章節,投射出個人的議題,尤其是有憂鬱傾向或是憂鬱症的患者,當這些消息環伺在生活周遭,更激化原本就無法停止的負面思考……

閱讀更多

昔日受氣小媳婦,為何現在變惡婆婆?心理師:3練習撫平內在傷痛,不讓婆媳問題無限循環

tCol 2023-07-06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昔日受氣小媳婦,為何現在變惡婆婆?心理師:3練習撫平內在傷痛,不讓婆媳問題無限循環

婆媳關係是一個家庭中最特殊,又牽扯涉廣的關係狀態,我們鮮少接收到比較正向的婆媳關係,通常聽到的是媳婦需要咬牙忍耐、披荊斬棘、調整自己才能在嫁入的婆家裡生存下去。當媳婦經歷諸多苦難,終於「熬」成婆時,那些內在酸甜苦辣、心裡的傷好像就突然可以有一個出口了!

閱讀更多

就愛「這款」早餐,連吃20年體內長出巨大腫瘤!肝癌胃癌都跟它有關…醫揭養出癌症11大因素

tCol 2023-07-04

營養醫學博士 劉博仁

就愛「這款」早餐,連吃20年體內長出巨大腫瘤!肝癌胃癌都跟它有關…醫揭養出癌症11大因素

多年來,癌症一直高居台灣十大死因首位,所幸,進步的醫療為眾多癌友爭取到更多生存的機會,也因此,除了勇敢對抗,病人更需學習如何與癌細胞和平共處。本書從治療、調理、日常保健三個面向切入,解除大家對癌症的各種疑惑,幫助癌友用最有效,也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重拾健康。

閱讀更多

不菸不酒、不煮飯還是得肺癌!公費LDCT肺癌篩檢揪出早期肺癌,上路1年救531個家庭

tCol 2023-07-03

郭美懿

不菸不酒、不煮飯還是得肺癌!公費LDCT肺癌篩檢揪出早期肺癌,上路1年救531個家庭

肺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19年,發生率也是排名第2,每年死於肺癌者就超過1萬人。《今周刊》早在2017年率先以封面故事報導「新國病肺癌」,當時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肺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陳晉興,就疾呼國民健康署應在既有的「四癌篩檢」外,另將國人死亡人數高居前2位的肺癌、肝癌篩檢納入。經過5年奔走,國健署自去年7月1日起開辦第5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上路1年就揪出531個確診肺癌個案,新診斷的四期(末期)肺癌個案比例更從57.9%下降為109年度的51.1%,減少近7個百分點,對於四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一大進步。

閱讀更多

星巴克一天的咖啡銷售額有多少?用1種估算法,你也能知道它的獲利關鍵

tCol 2023-06-30

劉奕酉

星巴克一天的咖啡銷售額有多少?用1種估算法,你也能知道它的獲利關鍵

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如何解決問題就是一項難題了。但一流自雇者劉奕酉在他的最新著作《高產出的本事》提出,在處理問題之前,還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確認問題、找到與問題相關的數據因素,方向對了,後續才能成功解決問題。而關於如何找出問題的數據與脈絡,作者提供了一個有趣又有準確度的方法供讀者參考。

閱讀更多

現在投資會配息股票,是累積財富更好方法!學習投資2個目標,將小錢滾成大錢並不難

tCol 2023-06-29

朴成賢

現在投資會配息股票,是累積財富更好方法!學習投資2個目標,將小錢滾成大錢並不難

投資要在何時開始才好呢?就像「收集灰塵後仍舊是灰塵」這句話,如果只用少少的錢去滾動獲利,似乎沒有太大的作用,那麼難道必須等到存下大筆錢後才能投資嗎?也不全然如此,因為投資並非加法遊戲,而是乘法遊戲,灰塵再加上灰塵的話就只會有兩粒灰塵,但灰塵乘上灰塵的話就會成為塵土、再成為砂土,最終就能成為高山。要如何讓小錢滾動,再讓大錢滾動?那就是一邊存錢一邊進行投資。

閱讀更多

現實中「做自己」很難,染上旅行的癮,不再顧念不重要的人事物!畢竟此生最重要的,是你自己

tCol 2023-06-29

謝雪文(雪兒Cher)

現實中「做自己」很難,染上旅行的癮,不再顧念不重要的人事物!畢竟此生最重要的,是你自己

流浪四百天踏上返鄉的路不到一個月,旋即訂了飛往東京的來回機票,朋友說:「過去一年怎麼還玩不夠嗎?不好好存錢,怎麼又要出門花錢?」我回:「一旦染上旅行的癮,即便再窮都要旅行。」

閱讀更多

他65歲光榮退休以為自己很老了,每天都在等死…95歲生日後悔流淚:「白白浪費30年」

tCol 2023-06-27

李承憲(Ilchi Lee)

他65歲光榮退休以為自己很老了,每天都在等死…95歲生日後悔流淚:「白白浪費30年」

寫這本書是我步入60歲之前,回顧前半生時出現的一個構想。我想知道接下來的餘生,我 計畫 要做什麼。在我年輕時,認為活到60歲就已足夠了,因為當時的平均壽命不是很長,能活到60歲已經算很不錯了。但時至今日,情況早就不同了,比起60歲,多活20~40年已經很常見。但遺憾的是,我們的文化仍然被過去這種活到60~65歲就夠了的觀念深深影響著,導致超過這個年齡層的許多人都抱持著得過且過的心態活著,失去了生活的目標與熱情。最重要的是,大多數的老年人不知道如何維持健康和活力,從而剝奪了他們積極生活的能力。現在我們的壽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長,每個人都想知道如何在晚年活得更好。所過得有意義。這種心靈目標可以讓我們在每個當下都活得鮮活有意思。缺乏靈性的生活,即使活到80歲也會感到無聊和毫無意義。寫這本書時,我主要想的是那些超過40歲的讀者,他們正開始思考如何規畫後半生的生活。但是,這本書也可以幫助到任何人,不論年齡大小,只要是想擁有一個有意義的充實生活,都可以從這本書獲益。畢竟有一件事是不可避免的:除非我們不幸早逝,否則總有一天會步入老年期。規畫美好的老年生活,應該像規畫職涯或繳納退休金一樣正常。每一個人都要面對「老之將至」這個事實,而你現在的生活方式將對你今後的幾十年生命產生巨大的影響。

閱讀更多

3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