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規律

顯示第 819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開會時腦袋一片空白!50歲男突記憶力喪失…醫揭4習慣害失智:出現這症狀是「大腦發炎了」

tCol 2023-09-06

郭美懿

開會時腦袋一片空白!50歲男突記憶力喪失…醫揭4習慣害失智:出現這症狀是「大腦發炎了」

截至2022年底,全台失智人口已超過32萬,台灣失智症協會數據更顯示,未來20年台灣每30分鐘就會增加1名失智人口,防範失智至關重要。營養醫學專家、醫師劉博仁指出,許多人以為記憶力變差沒什麼大不了,但卻可能是「大腦發炎」的警訊,最後造成認知功能障礙,甚至失智。

閱讀更多

好好的人怎會突然要洗腎?50歲科技男動一下就累、連講話也喘…醫揭「1日常習慣」很致命

tCol 2023-09-02

黃明惠 整理

好好的人怎會突然要洗腎?50歲科技男動一下就累、連講話也喘…醫揭「1日常習慣」很致命

總是感到疲憊不堪,休息也沒用嗎?要特別注意是不是肝腎出問題。一名50歲從事科技業的男性,2年前因疫情在居家辦公,那段時間總感覺很疲憊,稍微動一下就覺得好累,每次遠距辦公完,一下班後就癱在床上不想動;後來連講話都會喘才緊急就醫檢查,結果已是急性腎衰竭,且須終身洗腎。

閱讀更多

92歲張忠謀「活得老又活得好」5大養生秘訣曝光!三餐菜色把握這原則,早餐必喝1飲品

tCol 2023-09-01

中時新聞網 郭冀銘

92歲張忠謀「活得老又活得好」5大養生秘訣曝光!三餐菜色把握這原則,早餐必喝1飲品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近日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暢談半導體人生。事實上,張不僅擁有傑出工作成就,92歲的他也很紀律的在經營健康。營養師高敏敏先前就整理出張忠謀的5大養生秘訣,除了擁有長壽基因外,包括放慢說話速度、不加班不應酬等;此外,也非常注重三餐搭配,早餐會喝一杯新鮮蔬果汁,午晚餐菜色則簡單健康為主。

閱讀更多

為何心跳會忽快忽慢?心律不整原因與治療方法全解析

tCol 2023-09-01

NOW健康

為何心跳會忽快忽慢?心律不整原因與治療方法全解析

正常人的心跳會呈現 規律 的跳動,只有在特定的狀況下,才會突然加快或變慢,如人體在激烈運動時心跳便會加快,而休息或睡覺時心跳則會變得較為緩慢,但有些人卻可能會因先天或後天身體出現問題,而導致心律不整。究竟什麼是心律不整?心跳1分鐘跳幾下才正常?常見的原因與症狀有哪些?若有心律不整該如何治療?平時應該如何預防心律不整?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病房主任黃奭毓醫師將帶大家一起了解。

閱讀更多

Lulu遊日「行李被搜、扣留9小時」,帶藥出國規定一次看!醫籲:慢性病帶2倍藥、千萬別托運

tCol 2023-08-30

郭美懿

Lulu遊日「行李被搜、扣留9小時」,帶藥出國規定一次看!醫籲:慢性病帶2倍藥、千萬別托運

女星Lulu(黃路梓茵)與好友去北海道遊玩,沒想到同行友人過海關時被質疑攜帶非法藥品,遭搜身扣留9小時才成功出機場。Lulu將過程影片上傳YouTube個人頻道,提醒大家出國旅遊若攜帶藥物,最好帶著處方籤、保留完整包裝,標示不清的藥物容易被海關查扣。醫師則建議,出國時藥物最好放在原廠包裝中,以免入境海關要求核對;另外也建議攜帶處方箋及藥品使用清單,並翻譯成當地語言,以備旅遊期間藥品不足或臨時需要就醫時,能夠作為參考。

閱讀更多

洗牙讓牙縫變大、牙周病易致心臟疾病?醫破解常見迷思:把握「1關鍵」一口好牙很簡單

tCol 2023-08-28

郭美懿

洗牙讓牙縫變大、牙周病易致心臟疾病?醫破解常見迷思:把握「1關鍵」一口好牙很簡單

許多國人把看牙醫視為畏途,特別是長輩遇到蛀牙、掉牙、牙齒痛都寧可尋求偏方或先忍一忍,更別提會每半年定期找牙醫師洗牙一次。而坊間更是充斥許多錯誤偏見,如:「洗牙會讓牙縫越洗越大?」、「罹患牙周病,細菌會跑到心臟?誘發心臟疾病?!」民眾害怕看,卻又恐懼不去會有後果,如此矛盾心情,常讓民眾耽誤了就診時機。

閱讀更多

勇敢求職吧,這世界比你想像更美好!中高齡重返職場,除了自己快樂、經濟獨立,也做回自己

tCol 2023-08-22

林暐鈞、郭美懿

勇敢求職吧,這世界比你想像更美好!中高齡重返職場,除了自己快樂、經濟獨立,也做回自己

傳統60、65歲屆齡退休才是享福的觀念,隨著台灣走向高齡化社會而逐漸鬆動,有越來越多案例顯示,老後依舊活躍職場,也是另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

閱讀更多

台灣逾22萬人「不知已罹糖尿病」!成人每3位就1人血糖過高…專家解惑:怎麼治?會好嗎?

tCol 2023-08-22

段詩潔

台灣逾22萬人「不知已罹糖尿病」!成人每3位就1人血糖過高…專家解惑:怎麼治?會好嗎?

2023.08.22今周刊編按:糖尿病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6位,僅2022年就有逾1.2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據國健署統計,目前全國有超過250萬名患者,且每年持續增加2.5萬人。糖尿病危害國人健康至深,但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發現,台灣未診斷糖尿病標準化盛行率約1%上下,估計約22萬人不知道自己罹病,提醒民眾若空腹血糖值大於100,就應有警覺心。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鍾仁華團隊,利用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6萬多名成人資料串接健保資料庫發現,2012年至2020年未診斷糖尿病標準化盛行率約在1%上下,若以全國約2200萬成人估算,1%相當於22萬人。研究團隊並彙整7大重要風險因子,包含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BMI)、腰臀比、糖尿病家族史、教育程度、嚼檳榔等。糖尿病就像隱形殺手,早期不容易察覺,但高血糖卻會對全身帶來傷害,併發症更令人害怕,千萬別讓迷思與誤解耽誤了治療。(原文刊載於2023/04/26,更新時間為2023/08/22)

閱讀更多

今夏濕熱有感!濕疹、汗皰疹易爆發,中醫教你改善方法

tCol 2023-08-18

NOW健康

今夏濕熱有感!濕疹、汗皰疹易爆發,中醫教你改善方法

專家預測今年聖嬰現象發威,全球高溫可能再創新高,加上台灣隸屬於海島型氣候,今年夏天濕熱特別有感,白天高溫炎熱、午後雷陣雨,雨停太陽又露臉,照射在雨後潮濕地面,導致水氣向上蒸發凝聚。這種濕熱現象不利於體質敏感、排解濕熱氣能力較弱的皮膚病患,使得濕疹、汗皰疹容易爆發。

閱讀更多

66歲退休師顧孫被嫌棄,竟迷賭博輸百萬!不讓「退休壓力症候群」來亂,醫教3招找回生活重心

tCol 2023-08-18

郭美懿

66歲退休師顧孫被嫌棄,竟迷賭博輸百萬!不讓「退休壓力症候群」來亂,醫教3招找回生活重心

許多人對退休充滿嚮往,但沒有好好規劃生活重心,也可能出現適應不良的身心症候群!66歲的蘇老師原在國中教數學,但1年多前退休後出現失眠及憂鬱情緒,更迷上賭博電玩,1個月狂輸1百多萬元!精神科醫師建議,許多熟齡者退休後頓失生活重心,可能出現精神官能症、甚至是負面情緒,稱之為「退休壓力症候群」,除了尋求醫師協助,也應為生活找回新的目標與動力。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