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2
歐文‧亞隆, 瑪莉蓮‧亞隆
為了瑪莉蓮的治療,我們和腫瘤醫師M做了一次重要的會面。化療的副作用太過於嚴重,瑪莉蓮無法承受,M醫師先是表示同意,但實驗結果顯示,劑量太低就沒有效果。因此,她建議另闢蹊徑,採取免疫球蛋白療法,每星期注射一次,直接攻擊癌細胞。對此她提出了重要的數據:注射結果,百分之四十的病人有明顯副作用,包括呼吸困難及出疹子,但多數可以用強效抗組織胺應付。這當中,三分之二的病人熬過了副作用,獲得重大改善。她的話令我十分不安,換句話說,如果瑪莉蓮是在另外那三分之一的病人內,這種療法對她無效,那也就沒有希望了。
閱讀更多
2021-04-29
瑪格麗特・萊斯
有時我們會將舊與新融合在一起,打造出進一步的做法。在現代,我們有更多途徑去接觸不同的想法,並擺脫嚴格的宗教傳統。我們擁有更多的自由,以各自的方式來表達自我。
閱讀更多
2021-04-29
瑪格麗特・萊斯
要「回家」過世的意念非常強烈。澳洲的第一份相關資料,是根據南澳洲一份研究在二○○○年至二○○二年收集到的數據,當中顯示,有百分之七十的澳洲人想在自家床上過世。其他國家廣泛引用的數據也很類似。不過在澳洲,僅有約百分之十二的人在家中過世。
閱讀更多
2021-04-20
張志偉醫師、莊永毓醫師
方先生在2年前診斷出肺癌,到了和信醫院治療後情況穩定下來。可是半年前開始經常出現腰酸背痛,喘咳症狀加劇,檢查後發現,另一側的肺部有轉移的腫瘤,脊椎骨也有多處轉移。醫師趕緊給予新的藥物治療,可是這次腫瘤似乎特別頑固,對新藥反應不佳。隨著病情惡化,不僅喘咳的症狀加劇,疼痛也變得更厲害。3個月前因喘得厲害再度住院,發現腫瘤不僅未縮小,又有新腫瘤,而且骨轉移的情形也更嚴重了,因此不得不召開家庭會議,說明病情與討論未來治療計畫。
閱讀更多
2021-04-12
劉墉
同樣子女、同樣成就,在不同年齡父母的心裡,可能完全不一樣。不是因為子女變差,而是父母不一樣了!
閱讀更多
2021-03-30
鍾奇峰醫師
「求你們救救我女兒!」隔著長桌,聲音雖然微弱,但我的心卻感到無比的沉重。在旁的社工師及個管師想必也肩頭沉重。「她每天回家都一直哭。」30歲未嫁的女兒,即使早已成年,也還是70多歲老爸的心頭肉。
閱讀更多
2021-03-23
黃亞琪
走過百年一役的2020年,是「危」抑或「機」,端賴一念之間。聲譽縱橫全球,布局遍及歐美、日本、中國和東南亞等超過50多個國家,2021年是法藍瓷成立品牌20週年,從來不諱言營運起落的創辦人陳立恆,面對疫情衝擊首次娓娓道來當時心情、行動和未來轉型方向。逾兩小時對話間猶為記憶深刻的是,他罹癌母親 臨終 的一席話……
閱讀更多
2021-02-22
李豐 醫師
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的李豐 醫師,赴加拿大進修,就讀研究所第3年時罹患淋巴癌。返回台灣後,曾任教台大醫學院及擔任台大醫院病理科醫師,專業是細胞病理。當年為她治療的醫師,有人已過世了,李豐卻還活得很健康。若問為什麼,可能的答案是:她現在每天的生活都很「尊重細胞」。李豐醫師說:「我的細胞病理專業讓我明白,生病都是咎由自取。是我們置自己的細胞於死地,讓身體沒有機會復原。罹癌後,我開始自我反省,改變了飲食、作息、運動與對生死的看法,朝對的方向堅持下去,至今已和我的癌細胞和平相處超過45年。」
閱讀更多
9/ 24
第 9頁,共 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