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美食

顯示第 16117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獨生女年過30單身,媽憂「大家都抱孫了」急催婚!兩性作家嘆:父母逼婚是愛還是為面子?

tCol 2022-12-02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76

獨生女年過30單身,媽憂「大家都抱孫了」急催婚!兩性作家嘆:父母逼婚是愛還是為面子?

Q:我是文芬,今年59歲,老公61歲,有位獨生女33歲,她在大企業上班,收入還算安定,自己在公司附近租屋住。我覺得她差不多該找對象了,但她說不喜歡小孩,一點也不想生孩子,如果結婚對男方過意不去,而孩子若給她這樣討厭孩子的母親扶養非常可憐,因此沒有結婚念頭。她下班後總是一個人,問她為何不跟其他同事或朋友聚會、出遊?她說自己從小學到高中都因人際關係搞得疲憊,不想積極交朋友。回想起來女兒大學時雖然有朋友,但從沒出現一群人開心大笑的場景,也很少看到她跟別人打電話聊天,我實在不知該如何開口跟她談這件事?看她每天不開心,臉上鮮有笑容,好像所有事全都自己扛起來,不跟別人訴說,喜怒哀樂都逐漸稀薄化。即使薪水、年終獎金進帳也不會特別開心,也不大花錢,說是為了今後人生不能不節省、存錢,一點也不想用在玩樂上。不旅行、也不添購衣物或吃 美食 ,對於快樂開心的事都躲得遠遠的!像我們聚餐,她吃東西也讓人覺得是為了活下去才吃,無法享受吃喝本身的快樂,做什麼都是不得已,作為母親的我,看了覺得很心疼。她的人生還很長,我希望她能積極享受人生,每天都開心過日子,但不知該從哪裡勸起,才能讓女兒變開朗、多跟人來往,即使吵架也可以,別跟所有人保持距離地生活。如果可能,還是希望她能結婚,不要孤零零地一個人,否則我連死都無法安心,覺得必須活得比她久,才不會讓她獨自活著!一個人能活得很好也罷,但作為父母,還是期待她有人相伴,才不寂寞,而且我的朋友們都抱孫了,讓我去參加同學會也感覺很不是滋味!

閱讀更多

無論哪對夫妻,彼此內心都住著貓!每個人都需屬於自己時光,感到孤單時從互相依偎、分享體溫中感受幸福

tCol 2022-11-23

李政燮

無論哪對夫妻,彼此內心都住著貓!每個人都需屬於自己時光,感到孤單時從互相依偎、分享體溫中感受幸福

結婚一年後,我們夫妻開始分房睡,但完全不是因為經歷了「你到底為什麼這樣?我再也沒辦法跟你一起睡了,我們分房吧!」那種激烈的爭吵,只是為了生活上的方便,很自然地決定在各自的房間睡覺罷了。從結婚那刻起,我們就事先考慮到「這種時候」,準備了各自的房間和床鋪。

閱讀更多

婚後我發現,所謂犧牲奉獻根本鬼扯!當無法如我所願的事累積越來越多,就會無形中擺出不耐煩的臭臉

tCol 2022-11-23

李政燮

婚後我發現,所謂犧牲奉獻根本鬼扯!當無法如我所願的事累積越來越多,就會無形中擺出不耐煩的臭臉

「婚後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呢?」幾天前在酒席上,一位後輩如此問我。後輩即將結婚,算是在徵詢前輩的建言,但這個問題一如往常地難以回答。「我也不太清楚,好像沒什麼變耶。」「可是您原本是一個人住,後來才和大嫂住在一起,應該會有些限制之類的吧?」

閱讀更多

獨子婚後搬離「剩寡母孤零零」!媳邀同住又怕壞感情…婆媳當酒肉朋友就好,放生彼此才幸福

tCol 2022-11-18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75

獨子婚後搬離「剩寡母孤零零」!媳邀同住又怕壞感情…婆媳當酒肉朋友就好,放生彼此才幸福

Q:我是惠英,今年59歲,丈夫在10年前去世,我31歲的獨子要結婚,雖然該高興,但因為媳婦繼承了房產,婚後兒子要搬過去,以後家裡就剩我一個人孤零零,想到都要流淚。媳婦邀我跟他們同住,我很想答應,但朋友都勸我千萬別同居,覺得一旦一起住,就會出現許多生活上的歧異,分開住才能維持好關係。但我相信自己不會斤斤計較,有決心可以付出最大忍耐,難道這樣也不能跟兒媳同住嗎?現在住家離兒媳住處約40分鐘車程,我想1天住那裡,1天回自己住處,這樣兒媳也有自己的空間。其實我想要的,只是兒子下班時能像現在一樣打聲招呼,或許一起吃飯、聊幾句話,當然也包括媳婦一起。如果能隔天住在一起,我就能隨時看到兒子,這樣應該不過分吧!我知道老後日子很長,最近也積極去上些繪畫、園藝課程,但想到若無法跟兒媳同住,心情就沉重,上課也不專心。朋友要我養狗、養貓,但我想要的是每天跟我說話、生活的兒子!我承認對兒子依賴很深,但我願意為此付出代價,否則太寂寞了!婆媳同居大多不圓滿,但我只要看得到兒子就能忍受一切,如果現在不接受媳婦好意,以後更不可能同住了。我兒子很孝順,媳婦看起來也不錯,同住應該可以圓滿生活,難道還是不行嗎?

閱讀更多

人妻淪夫廉價勞工,產後6個月竟被離婚!老公藏秘密情人,她陷「寂寞孤島」問:該堅持下去嗎?

tCol 2022-11-04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74

人妻淪夫廉價勞工,產後6個月竟被離婚!老公藏秘密情人,她陷「寂寞孤島」問:該堅持下去嗎?

Q:我是德美,今年32歲,老公43歲,才結婚1年半,有個6個月大的兒子。現在原該是我最幸福的時光,但跟老公相處卻越來越不和諧,他甚至還提出離婚! 老公認識我1週就求婚,因為在同行業,初時說話很投機,都愛唱卡拉OK,雖然差了9歲,但愛唱的歌居然差不多,加上兩人住處近,多少覺得是命中注定。當時雖然還有其他男人追求,但我覺得他最有魅力,所以3個月就閃婚了。老公是會計師,認識時他剛獨立開業,我原本在另一家會計事務所上班,算是資深熟手,工作風評不錯,婚後就辭職幫他,但老公每月只給我1萬5,不到我原來薪資的1/3,還說「這不是給妳零花的,而是為了我們的將來」!他在我生產時雇用一位年輕女生,新人什麼事都不會,起薪竟竟給她3萬元,我才從月子中心出來,就得加班補她各種漏洞與積壓的工作,但不到半年,老公又幫她加薪5千,我問為什麼?他非常生氣說:「妳不要對我的事業出嘴!」我等於做白工,當然想問呀!不僅如此,老公婚前一直拿錢給體弱而無業的前女友,時間長達7年。我以為只要結婚,他跟那女人的關係自然會消失,現在看來也還持續中,我曾質疑過,老公就翻臉不說話了。而且我性急、有話不吐不快,只是希望有人聆聽,但老公總不耐煩,其實我也只是抱怨一些日常瑣事,這根本是普通生活對話啊!他從我在月子中心時就嫌棄,明明是月子中心隔音不佳,我卻被隔壁孕婦投訴製造噪音等,我跟老公解釋,他非但沒站在我的立場,還當是我個性有問題。我彷彿陷入孤島,變成寂寞的人,沒人聽我說話,正想是否結錯婚時,老公居然先來跟我提離婚,理由是老被我「拷問」為什麼,或老聽我說別人壞話,讓他在家無法呼吸!雖然覺得他一點也不體貼,但兒子剛出生時也曾對我獻殷勤,如果老公能恢復過去幾分溫柔體貼,我還想維持下去,我該如何思考我的婚姻呢?

閱讀更多

中年轉行體驗人生,沒想到當代駕司機時薪才213元…他辭職後頓悟:以前只要撐著,總會等到發薪日那天

tCol 2022-11-02

金夏永

中年轉行體驗人生,沒想到當代駕司機時薪才213元…他辭職後頓悟:以前只要撐著,總會等到發薪日那天

媒體上經常出現類似「一日體驗記」的報導,但仍難解我的好奇心與鬱悶感,所以我決定自己找答案,在2020年1月毅然決然辭去工作,投入外送市場。我在酷澎物流中心做日薪制兼職人員;加入外民擔任 美食 外送員;還當過Kakao代駕司機。從不同的工作中,傾聽所遇到的各種故事。 我當了18年的記者,若採訪貨運司機、 美食 外送員和代駕司機,對我來說會是比較熟悉也方便的方式,但這一回我想成為當事人,不是旁觀者,因為成為當事人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東西。然而才剛開始投入,馬上就面臨巨大的改變—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 美食 外送及貨運的需求大增。外送員不足,貨運司機也因突然暴增的貨運量而頻頻傳出過勞的不幸消息。我們的社會再次等到付出生命代價,才開始正視問題。另一方面因疫情影響,聚會減少,人們避免面對面接觸,導致代駕司機的收入減少了一半。 美食 外送和貨運、代駕司機均是「特殊僱傭勞動者」,又稱「平臺勞動」、「訂購型勞動」,都是智慧型手機誕生後,因技術變化而產生的職業。科技不斷變革,職業的型態也會跟著變化,但當我實際投入現場才發現,技術發展超前,但制度卻很落後...

閱讀更多

昔家貧吃不到「甘納豆」爆哭,詹宏志曝罹糖尿病只能忌口…專家:3種豆吃免驚還有助血糖控制

tCol 2022-10-31

聯合報 / 記者林琮恩/綜合報導

昔家貧吃不到「甘納豆」爆哭,詹宏志曝罹糖尿病只能忌口…專家:3種豆吃免驚還有助血糖控制

知名作家、Pchome網路家庭創辦人詹宏志日前透露自己罹患糖尿病多年,喜愛 美食 的他因此必須忌口,連最愛吃的「甘納豆」也忍痛放棄。不過專家解釋,糖尿病患者只要吃對種類,黑豆、納豆等豆類食物,其實有助於促進胰島素分泌,進而降低血糖。

閱讀更多

張忠謀已習慣一醒來我就不見…火車出軌、地震、疫情都有張淑芬身影,謝夫從不阻擋「只有拍拍我」

tCol 2022-10-27

林韋伶

張忠謀已習慣一醒來我就不見…火車出軌、地震、疫情都有張淑芬身影,謝夫從不阻擋「只有拍拍我」

台灣有許多善心人士在做公益,但若要說到每次總是衝到第一線了解弱勢族群需求的人,那就非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莫屬。張淑芬因為在公益的付出,獲頒2022年遠見高峰會傑出公益服務獎,在頒獎典禮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愛相隨」,張淑芬感性地說:「做公益是把我和先生的福報拿出來分享。」

閱讀更多

擺脫孤單帶來的疾病,這小島掌握長壽密碼!依靠1種關係,百歲人瑞成世界最多

tCol 2022-10-21

瓊・李維

擺脫孤單帶來的疾病,這小島掌握長壽密碼!依靠1種關係,百歲人瑞成世界最多

從健康的角度來看,孤獨帶來的傷害,幾乎和每天抽一包香菸不相上下,因為孤獨不僅會造成心理上的影響,更是帶來細胞層級的改變。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