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1
天下雜誌出版
美國做過調查:百分之八十的人希望在家裡臨終,但是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在醫院裡往生。現代世界最「違反人權」的應該就是這件事吧?朋友悲傷的眼睛流下了止不住的淚水,七十歲的老男人泣不成聲,「她唯一的願望,我都做不到……」
閱讀更多
2018-06-26
愛在三采閱讀
有一位澳洲籍的主治醫師,他是一位相當知名的靈性照顧醫師,常應邀到臺灣及世界各地教學、演講,有一次我出席在菲律賓召開的「亞太安寧會議」,這位主講醫師開場的第一句話竟然是說:「其實今天我的內心是充滿著深度哀傷的,因為我高齡九十二歲的父親,就在我要出發來此地的前兩天,在家裡往生了......。」
閱讀更多
2018-06-21
林芷揚
急診室裡,突然送來一位骨瘦如柴、喘得上氣不接下氣的老先生,醫師一看立刻對病人兒子說:「你父親現在呼吸衰竭,如果不插管很快就會走了!要不要救?」救人是醫師的天職,簡單一句問話卻讓家屬的心狠狠揪成一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說,急診室常常送來這樣的病人,醫護人員有告知義務,也必須尊重家屬,但「你這樣問我,我怎麼回答?」
閱讀更多
2018-06-13
林芷揚
生前極力提倡安樂死合法化的傅達仁,7日在瑞士當地機構「尊嚴」接受協助自殺、安祥辭世後,遺體也在瑞士火化,今(13)日由家人帶著骨灰返抵台灣,將擇日安葬於金山的基督教平安園。
閱讀更多
2018-06-06
廖元鈴
首創「壞壞壞,連三壞」、「蓋火鍋」等棒、籃球術語,前資深運動主播傅達仁的播報特色,陪過許多人走過年少歲月,更雜揉著輸贏的歡笑與淚水,如今85歲的他,因膽管阻塞切除膽囊,胃切一半、開刀6回,讓他感嘆站也站不住、坐也坐不住,也因病痛纏身,曾上書總統蔡英文求「安樂死」合法化。
閱讀更多
2018-05-23
銀髮心棧
電影 The Leisure Seeker,在對岸的翻譯是「愛在記憶消逝前」,台灣的片名比較接近英文片名的意思,因為Leisure Seeker其實是那輛露營車的名字,同時,兩者都有表達到這露營車更抽象的意涵。不過,台灣片商的宣傳用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陪你一起慢慢變老」,倒是呼應了對岸的片名。
閱讀更多
2018-05-03
林芷揚
失智症晚期和癌症末期一樣,都是威脅生命的重大疾病,但台灣社會普遍對此認知不足,因此對失智症晚期仍積極救治,使得許多病友在生命末期仍承受諸多痛苦。
閱讀更多
2018-04-16
林芷揚
孫夢萍女士原從事舞蹈教學工作,獨自撫養兩個子女長大,日前發生車禍,幾乎使她全身癱瘓。為了不讓孩子未來在她病床旁忍受悲傷的同時,還要為了做出醫療決策而痛苦,孫女士根據《 病人自主權利 法》,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與預立醫療決定,與孩子達成臨床情境的共識。
閱讀更多
2016-06-02
整理/陳玉華、楊明方
一位是罹癌後,在社運街頭重尋生命力的導演;一位是從偏鄉到首都,閱歷近六千名死亡的安寧醫師。一紙「預立醫囑」,讓兩人激盪出生命思辨,透過尊嚴告別的整理,讓活著的人生更精采、踏實。
閱讀更多
2016-06-02
撰文/陳玉華、研究員/楊明方
人生,終有一死,但我們一輩子在逃避這個結局。在科技發達下,越來越多人在醫療現場被延命加工,一息尚存,卻毫無尊嚴。年初,亞洲第一部善終法案《 病人自主權利 法》立法通過,開啟「自己善終,自己來」的新紀元。死亡,不再是禁忌與懼怕,而是生命的凝視與整理。清楚交代,告別摯愛。人生最後一哩,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
閱讀更多
6/ 6
第 6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