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3
羅子琦
【前情提要】原本帶著教養問題來諮商的玉晴,在會談中揭露自己無法和丈夫發生性關係,而當我們繼續探索,才發現她曾經歷丈夫的出軌背叛。在那之後,強忍著傷痛、努力恢復日常生活的她,也擁有了一段難以言說的祕密──她與老同學發生外遇,但不久便默默結束,先生並不知情……
閱讀更多
2022-12-20
郭美懿
「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後悔!我沒辦法叫癌細胞消失,但我希望可以跟我愛的人好好說再見。」28歲的癌末患者陳雅君,歷經5年多的抗癌治療,最終仍無法阻止癌細胞擴散。在得知藥物治療已到達限度,她決定為自己辦一場「生前告別式」,邀集至親好友齊聚,一起聊從前、好好說再見。
閱讀更多
2022-11-25
黃明惠
大眾運輸幾乎都有設置所謂的「博愛座」,意旨讓老弱婦孺可優先乘坐,不過卻時常引發道德輿論爭議。日前有名男子上公車後要求坐在博愛座上的南一中學生讓位,但因為還有其他博愛座位,因此男同學堅持不讓,男子竟打電話到學校投訴要求懲處學生,整段過程被一旁民眾拍下上傳「爆料公社」,引發網友討論。(原文刊載於2022/9/6, 更新時間為2022/11/25)
閱讀更多
2022-10-14
瓊・李維
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茱莉安.霍特-隆斯達〈Julianne Holt-Lunstad〉透過研究來挑戰這個問題。她檢視上萬人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從飲食與吸菸習慣,到婚姻狀態與運動,試著釐清導致人們長壽的因子。在進行為期七年的追蹤研究後,她終於獲得答案,而且答案還出人意料。
閱讀更多
2021-08-23
彭南元法官
大陸來臺的新住民,在臺灣本來就處於比較敏感的地位;雖然同文同種,但生活習慣與文化水平的迥異,夫妻雙方對婚姻的圖像落差大,維繫大不易。這些年,隨著中國大陸的崛起,兩岸矛盾叢生,在在都影響了尋常的婚姻角力。例如,本文中指出,在調解或開庭時,男方就不時流露出一些歧視污衊女方之語,諸如「一旦離婚了,希望她立刻離開臺灣,放棄中華民國國籍,滾回大陸去,永遠不准回來。」案例中夫妻雙方都有外遇,各自婚外生活璀璨,只是苦了夾在中間的孩子。因此,案子不算複雜,但調解委員責任重大,處理棘手與耗時甚久。經過多次調解、諮詢和法官開導,要怎樣取得最美善的結局?
閱讀更多
2021-07-16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40
Q:我是彩雲,49歲,老公42歲,結婚13年了,當初是奉子結婚,兒子現在也13歲,13年來幾乎是無性生活,雖然期間老公也曾來求歡,我就是很不想,或許帶孩子、參加小學活動等,還有兼職工作太累,我推三阻四,就是一直迴避。老公是很溫和的人,對孩子而言也是好爸爸,但相當有活力,他在6週前終於跟我攤牌了,表示「這樣下去,我們一起生活,對我是很傷的,非常不公平!我想搬出去!」我說:「你已經是爸爸了,不能這麼不負責任,如果是性生活問題,我願意努力!」到昨天為止,我都努力實行我的承諾,做了很多次,但老公依然不滿意,表示他很沒感。他對我說:「雖然我不能不照顧你們的生活,但對於未來,我必須全盤重新考慮,因為跟妳在一起覺得很寂寞!」我很擔心以後老公如果要求我做愛,我沒法拒絕,或是他真的要求分居、離婚怎麼辦? 我真的不喜歡做愛,覺得男女以孩子的父母身分也可以一起生活,一起養育孩子,不一定非要用夫妻的身分生活;老公在攤牌前,也都很快樂享受家庭生活,難道不能就這樣維持下去嗎?我有點年紀了,對未來也很不安,現在被分手,沒有展望,兼職收入有限,生活也主要是老公在維持;老實說,如果一定要做,我也是OK的,甚至覺得老公在外面找專業女人解決也OK。但老公開始跟我談具體的婚姻存廢問題,表示「我想在有愛的環境下工作及生活!」我覺得現在也是有家族愛,實在不想就此分手!如何是好?
閱讀更多
2021-07-02
吉兒
今生將不再見你,只為再見的已不是你,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現,再現的只是此滄桑的日月和流年。席慕蓉【悲歌】
閱讀更多
2021-07-02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39
Q:我是阿泰,32歲,老婆37歲,有6歲跟3歲的兩個兒子,我們以前是保險業同事,交往2年才結婚,結婚7年,半個月前才簽字離婚了,原因都在我身上!7年來,為了國考,我情緒控管不佳,考上後在監獄上班,長期累積壓力,下班後常在家裡發洩;雖然我有疼愛孩子的時候,但稍不對勁就拿孩子出氣,罵孩子,老婆總是耐心排解,忍受一切。而老婆其實有不時出血的狀況,我因為很久沒做愛,生理需求大於對她身體的關心,在她停止出血後的2天跟她求歡,導致她全面爆發;她細數結婚至今我種種不貼心、不關心,我知道她是徹底對我失望了,她冷戰了好幾天決定要跟我離婚,簽字後老婆願意為了孩子還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的確,我的 性需求 比較強烈,完全沒站在她的角度為她想,不時出血到底是怎麼回事!事發一個多月,簽字半個月了,我很想跟她復合,但她總是拒我千里之外,近10年的相處,卻變成這樣?我好後悔忽略她的感受。同住一個屋簷下,卻宛如陌生人,非常難受!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決心好好彌補這段關係,但我要怎麼做才能挽回呢?
閱讀更多
2021-05-16
李易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5/16新增207例確診個案,其中206例為本土,最小不到5歲、最早4/6發病。新增的206例本土個案為90男116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4/6至5/15,居住縣市分別為台北市89例(萬華58最多)、新北市97例(板橋32最多)、彰化縣9例、宜蘭縣及新竹縣各3例、桃園市及基隆市各2例、臺中市1例。指揮中心說明,其中茶藝館相關105例、萬華活動史相關44例、某社團相關5例、宜蘭遊藝場相關3例、南部進香團1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閱讀更多
2/ 3
第 2頁,共 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