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人,善於管住自己的嘴!1故事教我們的事:會說話是能力,但懂得不說話才是更高智慧

自律的人,善於管住自己的嘴!1故事教我們的事:會說話是能力,但懂得不說話才是更高智慧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達志

自律不僅僅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是即使不喜歡的事情也可以堅持達成目標。

 

每次打開QQ 郵箱,登錄頁面的那句話一直能夠吸引我的目光:「你說我是錯的,那你最好證明你是對的。」原版來自邁克爾·傑克遜的一句歌詞: You tell me I’m wrong. Then you’d  better prove you’re right.

 

我很幸運,擁有差異非常大的兩類朋友,一類是朝氣蓬勃的九○後,另一類是介於四十至七十歲的人。這兩類朋友的生活狀態、社會地位和個人成就截然不同,雖然我欣賞他們的著眼點不同,但我對他們的欣賞程度是一樣的。

 

九○後、○○後自信、大膽,有獨立的思想,不按部就班、不喜歡俗套,很酷、很瀟灑。他們對於需求的表達直白很多:你要什麼就說,你不說我怎麼知道你想要什麼呢?我想要什麼也會直接告訴你,所以你不必去猜我到底想要什麼。

 

而年長的朋友們,見過許多人,遇到過許多事,經歷過許多曲折。穩重、含蓄,對人對事有洞察力,對局面有掌控能力。與他們對話,不能完全與九○後們相同,直言不諱未必是最恰當的做法。

 

從這兩類朋友身上,我都能領略他們不同的特點和優勢,學到東西。這也是我肯定自己的一個方面,即接受不同,接受多元文化。我從不會認為哪一類人是標竿,或者可以成為一種絕對正確的標準。

 

九○後、○○後無所畏懼,更注重自己的感受:快不快樂?這生活是不是想要的?現在的高離婚率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反應了一種覺醒,用實際結果修正老一輩逼婚的錯誤。再比如一種消費觀念:喜歡的東西,就算不是奢侈品,只要覺得酷,花費哪怕比購買奢侈品更多的錢,也寧願買心頭好。

 

關於經驗,我常諮詢一些前輩,他們能理解我所不能理解的事,給出切實可行的建議。一位朋友這樣說:「不用覺得佩服,因為這些都是我們在犯過的錯誤中得到的血淚教訓。很多東西的總結看似精準,實際上,背後是真實所付出過的代價。」

 

更多的經驗,大概就是前輩相較於年輕一代所擁有的財富。然而,經驗都有用嗎?都是解決困難的利器嗎?並不是。對於不善變通、不懂審時度勢的人來說,經驗可能會導致固執。他們會因某種經驗曾帶來成功,而認為那是好的。

 

被譽為華爾街教父的本傑明格雷厄姆說:「好主意帶來的麻煩可能比壞主意還多。」畢竟,人們會忘記,好主意也有侷限。好經驗也是這樣,因為時代不同,很多元素都變了。經驗的「固執」還體現在「識人」上。看人第一眼,就覺得自己看穿了這個人的「前世今生」、「九重人格」,用經驗中的標準去判斷新時代、「新物種」的優劣,必定不會客觀!

 

不自作聰明才真聰明

 

電視劇《歡樂頌》裡有這樣一幕:安迪和奇點,事業有成的兩個人,在房間裡優越感滿滿地評論著他們的朋友,言語之間像是把自己當作了一個標竿,有錢即有理的價值觀幾乎溢出螢幕。窮朋友在這部電視劇裡的作用就是烘托精英,他們什麼事都搞不定,而這些精英一下子就解決了困擾別人工作和生活的難題,帶著對「套路」的沾沾自喜,任意地干涉朋友們的交友、事業、家庭、觀念……

 

影視劇內外,都有太多人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評判別人。可是你無法瞭解另一個人的全部故事,你看到的只是他呈現出來的一個角度。你怎麼知道自己一定比別人更明智,一定能洞悉全局?沒有人是上帝。你不瞭解別人的個性需求,你的情有獨鍾也許別人不中意,你以為的無足輕重,對別人而言可能至關重要。論風格,那是別人的風格;論人生,那是別人的人生,你無權干涉。

 

分享一個親身經歷。我曾在某個專案的合作中,遇到一位創業老闆,他過去是一家公司的高級管理人之一。用他自己的話說,他以前性格比較急,脾氣也不好,創業後,因為一些緣故開始吃素,也愛看一些關於佛理的文章。見到我第一眼,得知我來自上海,加上我的穿著打扮及談吐都與其他台灣夥伴不同,於是他貼給我一個「上海女人」標籤。

 

比起台灣朋友,我的表達直接許多,少了客套地寒暄,在傳統且年長者心中也許顯得不夠尊敬,於是他貼給我第二個標籤「不謙虛」。既然是標籤,就意味著與該標籤相應的形容詞都會伴隨而來:她一定很精明,一定得罪過很多人,大家都不太喜歡她,她沒什麼朋友……

 

有一次,他、我的搭檔Wendy和我,在一家素食餐廳用餐。這家餐廳環境雅致,古色古香。但實際上,全場卻是彌漫著轟隆隆一片聊天聲,幾乎能十分清楚地聽到鄰座扯著嗓子在聊些什麼。我們這桌大概是全場最小聲的,我需要往前湊,把耳朵豎起來,才能聽到創業老闆跟我說的話。

 

他說:「哎,你們說奇不奇怪,我們公司有個員工,原本個性很強悍,說話非常不客氣,是個上海人,大家都不喜歡她,當然她自己是意識不到的。但現在你們一定想不到,透過參加公司組織的幾場禪修,聽聽佛理、泡泡禪茶,她居然變了,待人處事變溫和了,同事們也願意和她交流了。所以,人確實是可以被感染的,只要我們公司堅持溫暖的文化,傳播善的理念,員工之間互相影響,所有人都會越變越好的。」

 

接著,他轉頭盯著我看。我回應:「我覺得形式主義不是關鍵,關鍵是本質。」回到住處,Wendy看著我,欲言又止,仿佛我沒有領會到那位創業老闆的好意「他在點你,你沒聽出來嗎?」

 

「我怎麼了」我問。Wendy是台灣人,身材瘦弱、說話細聲細氣、常把善掛在嘴邊,比我大七歲。她總是給我一種很矛盾的感覺,比如她對我說錢不重要,但擇偶標準卻是要找有錢人;比如她總是對客戶表現出一副不經世事的無辜模樣,但心思卻很深。我儘量避免和她聊專案以外的話題,因為她太能說了,一開口能把善和自己的優點說上兩小時。

 

Wendy用她一貫溫柔的口音說:「你們上海女人哦。」我不禁笑出聲來,然後繼續發問:「上海女人怎麼了?你對上海女人瞭解多少?他對上海女人瞭解多少?上海女人是一群人還是一個人?還是一個人可以代表一群人?」Wendy被我問住了。

 

我繼續說:「首先,他故事中的那位員工我不認識,不便於僅憑短短幾句話就做評判。其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為人處世風格,沒有優劣之分。掛在嘴邊的善叫善,沒有說出來的就不是善嗎?善、謙虛、低調,有沒有標準?如果世間默認只有一種標準,就是你們認定的那一套,那我確實是不謙虛、不低調。你們常說自己在修行,個人愚見,我覺得還有一種修行叫作不在背後定論或者妄議他人。」

 

兩個月後,我負責的部份任務完成,便回了上海,Wendy繼續留在那裡完成她的任務。

 

七個月後,我收到那位創業老闆的一條短信:「童童你好,抱歉打攪。請問你對Wendy瞭解嗎?你走後,她對我們的項目不僅沒有做出有價值的任何方案,而且團隊交給她,她居然每天睡到中午才起來,讓大家等她,還動不動給員工擺臉色,要大家哄著她……感覺我花鉅款請了一尊菩薩回來供著。更氣的是,她居然以甲方不給錢為由,拒付設計師的費用,還偷偷買了機票打算溜走!這女人用心之險惡,對利益之貪婪,對別人之不負責任,完全無底線。C總一再給她機會,她卻陽奉陰違,可氣可恨。她沒打算為我們做事,從頭到尾就是行騙,連給設計師的費用都要吃差價……」

 

偏見是缺乏判斷的意見

 

我很怕標籤,也總是提醒自己,不要任性地給他人貼標籤。這不但是對他人認知的偏頗,也是對自己做判斷的侷限,對人於己都不公平。

 

你說我是錯的,那你最好證明你是對的。在為人處世的態度方面,沒有一定的標準,箇中對錯誰也無法定義。所以,我特別害怕那些把自己當作標準的人,動不動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要求他人,這本身就不夠善良、不夠公平。

 

教導主任就該戴著黑框眼鏡、手拿教鞭?

 

上海女人就一定精明算計,不好相處?

 

把佛經掛在嘴邊的人一定心善?

 

我曾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話:現在人和人之間的矛盾,來自於用聖人的標準衡量別人,用凡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初讀不以為意,細想頓覺鞭辟入裡。

 

我之所以不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是因為別人看到的我不是真實的我,只是他眼裡的我。螃蟹總覺得身邊其他動物都是斜著走的,卻不知道真正斜著走的,是自己。人所看到的外界,只不過反應了他的格局,天真的人看到世界都無邪,陰險的人看到別人都在耍詐,攀比的人看每個人都是虛榮的。

 

越長大,「別人眼中的我」越不重要,「我心裡的我」越重要。

 

 

你可以謙虛低調,奉行中庸之道,那是你的自由;你要張揚、高調,愛聽讚歌,那也是你的自由。但是,請不要拿你的自由來要求我,讓我不自由。自律的人,都善於管住自己的嘴,不會對任何人、任何事妄加評論。

 

會說話是能力,但懂得不說話才是更高的智慧。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沒有自律,還談什麼夢想:不要讓任何人阻止你追逐夢想,包含你自己》,沐光出版,童小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