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9
照護線上
台灣洗腎人口龐大且逐年增加,據健康保險署最新統計,我國洗腎人口已超過9.2萬人,更是被冠上「洗腎王國」的稱號。民眾們普遍將洗腎的元凶歸咎於飲食習慣或糖尿病,然而卻有很多人不知道,約有10%接受透析治療(即洗腎)的患者,是因遺傳疾病—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導致腎功能快速下降而洗腎。
閱讀更多
2021-04-27
翁申霖
現代人生活忙碌,很少有時間自己下廚做飯,如果想要維持飲食均衡,攝食到蔬菜,第一個想到的大多會是「自助餐」,一整排琳瑯滿目的佳餚令人看了食指大動,多元的菜色看似可以吸收到各種營養,不過,自助餐菜餚其實隱藏了不少地雷!
閱讀更多
2021-02-24
林靜芸醫師
身為醫師,常在各種場合被問到,如何變得更健康?尤其最近餐敘多,朋友常是邊吃著大餐邊喝著酒,認真地問我,讓我覺得有必要好好回答。以下是我的建議:
閱讀更多
2020-12-03
李易紓
不忌口又能維持體重,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狀態,在不久的將來,民眾就能把「天然植物小分子」吃進去,除了輕鬆控制體重外,還能改善血糖、脂肪肝,提升免疫力!周四(12/3)在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上,長春藤生物科技舉辦研究發表會,針對再生醫學如何在 體重控制 ,以及周邊血幹細胞的應用進行討論。
閱讀更多
2020-11-25
李易紓
隨著國人飲食習慣日漸西化,食物中的油脂含量也額外增加、纖維的攝取量減少,不但導致心臟血管疾病增加,大腸直腸癌罹患率也節節上升,10大癌症排行榜中,無論男女,大腸直腸癌都牢牢佔據第1名。
閱讀更多
2020-07-17
楊雅婷
水果含有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纖維素等豐富營養,可促進身體健康,但如果吃法不對,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衛福部苗栗醫院營養師李孟穎表示,在營養諮詢門診中,幾乎每位病人都會問「水果應該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可見這個問題普遍是大眾的迷思,而答案則是因人而異。
閱讀更多
2020-06-02
林芷揚
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106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1,684人,較105年增加5,852人。因為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預料仍將持續上升。106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與105年同為63歲,部分癌別發生年齡中位數較早,如乳癌為55歲,口腔癌為57歲,食道癌為58歲及甲狀腺癌為50歲,與105年相比較,除口腔癌老1歲,其餘與105年相同。
閱讀更多
2020-03-02
林芷揚
大腸癌高居我國罹癌人數第一位已超過十年,但其實根據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指出,21-25%的大腸癌可以透過運動 、 體重控制 來預防;而透過定期大腸癌篩檢,早期癌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8成5,大腸癌可說是最可預防的癌症類型之一。
閱讀更多
2020-02-27
健康醫療網
邱淑媞解釋,腹部肥胖、腰圍過大就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可能使代謝異常。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2014年死於心臟疾病的女性人數近8千人,是女性的第二大死因,比第三死因糖尿病多出3千人左右。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婦女停經(更年期)後,罹患心臟疾病、三高疾病的機率,每五歲,多一倍!
閱讀更多
3/ 6
第 3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