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枡野俊明
編按:「世界最尊敬的100位日本人」禪僧枡野俊明認為「凡事適度不過度」,每天改變一點點,就能培養幸福的體質。他希望透過新作《剛剛好,就是最好:每天改變一點點,禪定養心的98個日常練習》幫助大家調整好日常生活,步上健康有活力的人生。學重視「適度」的概念,提醒人要不偏頗、不走極端。特別是身心不適的人,無論是飲食、工作、花錢、用手機等各方面,都要能從「不過度」的觀點,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只要能掌握適度的感覺,必定能減輕身心負擔。
閱讀更多
2024-11-22
林靜芸醫師
整天盯電腦或是滑手機,眼睛會痠脹、視力糢糊,這種常見的現象被形容是眼睛壓力。造成的原因不單只是盯螢幕,其他包括閱讀、寫作、針織、撿菜、工筆畫、拼布、程式設計等。為什麼眼睛會有壓力呢?有幾個原因,人們專注盯著螢幕或閱讀時,常停止眨眼,我們靠眨眼來潤濕眼睛,而減少眨眼會讓淚水蒸發,眼睛變乾,造成視力糢糊、刺痛或是眼內有砂礫的感覺。
閱讀更多
2024-11-11
郭美懿整理
很多人透過中醫調理體質,但對於所謂的「體質」卻一知半解,常以為疲憊、很累一定是「氣虛」,口乾舌燥就是「燥熱」。其實「體質」會受到先天遺傳的影響,同時也會因後天的生活習慣、飲食、運動、環境、甚至年齡等因素而改變。若是未經診斷就自行進補,恐怕適得其反,沒達到 養生 目的,反而傷身。
閱讀更多
2024-11-06
郭美懿整理
49歲女星徐若瑄去年12月才結束9年婚,近期忙著宣傳國片《乒乓男孩》,今(11/6)日卻爆出她在年初健檢中發現罹患甲狀腺癌,幸好只是零期。據悉當時她正歷經離婚低潮,得知消息時愣了5秒,一度無法接受「怎麼會是我?」但隨後即勇敢面對,隔天住院火速接受治療。而徐若瑄稍早也在IG表示「別擔心,我現在很好喔」。她指出,由於家族遺傳基因,因此全家都有固定健檢的習慣,才得以提早發現並且治療,也呼籲大家要定期固定做健檢,「畢竟有些問題,身體不會感到不適,但需要去處理的」。甲狀腺癌位居女性十大癌症第4位,發生率是男性的3倍,尤其好發在45~55歲中壯年族群,在民國99年時,台灣一年新增個案數僅2486位,到110年已經成長到4626位,每年平均新增5千例。甲狀腺癌主要以沒有症狀性的頸部腫塊為最常見,其餘為有快速長大的頸部腫塊,初期幾乎是零症狀,當病人覺得喉嚨吞嚥時有「卡卡」的異物感、原本比較尖銳清脆的聲音變得沙啞,都已是中晚期。不過甲狀腺癌在所有癌症中預後算是很好,良好且完整的治療非常重要。
閱讀更多
2024-11-05
蔡曉萱 整理
立冬到來,許多人愛以麻辣鍋、薑母鴨等進補鍋物暖身,但一名60歲女性因熱愛麻辣鍋,雖然2個月內成功減重8公斤,血壓卻不降反升。
閱讀更多
2024-11-05
宋默
恬淡是養心第一法。────弘一法師《格言別錄》 恬淡,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恬靜淡泊。古人認為:「恬靜養神,弗役於物。」意思就是說,恬靜可以養神,使人不拘於外物。恬靜講的就是一種「退」的處世態度,萬事不縈於懷,保持這種心境的人,在養心方面必然可以做得很好。現代越來越多的人在追求「 養生 」, 養生 包括養心、養性和養身。但很多人只熱衷於養身之法,認為只要身體養好了、健康了,就能更長久地享受生活。所以,很多人能堅持每天鍛鍊身體,吃健康的食物,但很少有人能夠堅持每天養心。有一個朋友的媽媽非常注重 養生 ,每次見到她,她都會不厭其煩地向別人宣講 養生 的道理,告訴別人每天要吃什麼東西,吃多少、怎樣吃,每天要運動多長時間,等等。她一次又一次地申明:只有這樣,才能不生病!可是,我每次聽到這些卻很奇怪,一個人每天從早到晚都為如何給自己準備健康的食物而忙個不停,害怕自己一頓飯吃得不好就會生病。一邊 養生 卻一邊為身體而焦慮,唯恐自己生病,唯恐自己不夠長壽。每天都這樣擔心,怎麼能開心?
閱讀更多
2024-10-09
翁申霖 整理
藝人汪建民因肺腺癌離世,享年56歲,而現年75歲的台灣首富、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也曾在2005年被診斷出罹患肺腺癌,透過積極治療及注重 養生 ,林百里這19年來未見癌細胞復發,顯見抗癌相當成功,他究竟是怎麼辦到的?(原文刊載於2024/8/23,更新時間為2024/10/9)
閱讀更多
2024-10-07
郭美懿整理
據內政部最新「戶口統計資料分析」,截至2024年8月底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達441.6萬人,占總人口的18.87%;若成長速度不變,預估明年就會來到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儘管如此,隨著醫療科技進步、 養生 觀念興起,過去被視為「高齡」的60歲世代,無論是體力或外表都跳脫傳統「阿公阿嬤」或「阿伯大嬸」印象,甚至多數都自認只是「中年人」。在65歲以上國民占總人口29.1%的日本,近日就有一項有趣調查——有43.3%的高齡者不願慶祝「敬老日」,受訪者普遍表示「我還沒那麼老」,其次則是覺得「慶祝敬老日,讓我感覺自己老了!」
閱讀更多
2024-09-28
李季洋
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2026年預計將突破20%門檻,進入「超高齡社會」。面對快速老化的人口結構,政府、民間和高齡族群自己該如何確保老年生活品質,已成為不容擱置的議題。《今周刊》於9月27日舉辦第八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其中富雅退休生活邀請嘉裕西服前總經理、《退休練習曲》作者江育誠、台灣樂齡建築發展協會理事長李柏憲及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副署長周道君分享,除了妥善利用政策提供的社區資源,多培養興趣、多運動和妥善選擇生活空間也都是幸福熟齡人生的關鍵。
閱讀更多
2024-09-27
郭美懿、林暐鈞
台灣將在明(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然而活到老,也要活到好、活得有尊嚴與健康,這就需要預先做準備。《今周刊-幸福熟齡》於9月27日舉辦第八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特別邀請永豐銀行信託處資深協理林麗真、普華家事與高齡權益部門主持律師賴芳玉,以及北市聯合醫院前總院長黃勝堅,針對「理想熟年規劃」來做分享。
閱讀更多
1/ 30
第 1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