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9
聯合報 / 記者黃惠群
國健署今公布「2018年癌症發生資料」,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6131人,較2017年增加4447人。2018年女性肺癌發生人數首度超過女性大腸癌,乳癌、甲狀 腺癌 、子宮體癌標準化發生率持續上升,標準化死亡率持平,但甲狀 腺癌 女性為多數,而男性惡性機會較大。男性口腔癌標準化發生率及死亡率呈上下震盪趨勢,其中30至49歲口腔癌發生率降幅2成,可能與年輕族群嚼檳榔及抽菸率下降有關。
閱讀更多
2020-11-13
李易紓
攝護 腺癌 已躍升為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5位,由於早期沒有明顯徵兆,只有尿急、頻尿或小便不順和夜尿等症狀,與良性攝護腺肥大症類似的症狀,患者往往延誤到骨骼轉移才有疼痛現象。醫師說,攝護 腺癌 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基因、遺傳、發炎、感染、高脂飲食都是危險因子,常見症狀包括頻尿、排尿困難、血尿等等,預防方法除了定期檢查外,日常均衡飲食,少吃油炸等高脂食物、攝取充足蔬果和全穀類,補充番茄、黃豆及其製品都很重要。
閱讀更多
2020-10-30
神尾哲男
發現自己罹癌,大多數人的反應是憤怒、怨嘆:「為什麼偏偏是我?」「為什麼我會得癌症?」但我卻不然。當然,罹癌的消息還是令我非常震驚,但是我絲毫不覺得「為什麼得了癌症的偏偏是我」,因為生活中我能想到的致癌原因實在太多了...
閱讀更多
2020-10-12
李易紓
20210623編按:46歲藝人徐若瑄近來深受「火燒心」胃食道逆流所苦,甚至擔心再也沒辦法唱歌!她在臉書分享,因為胃食道逆流導致乾咳1個多月,她已經多天沒有碰最愛的咖啡、酒、巧克力等其他甜食,吃東西也只吃七分飽,說自己超級乖了,但「胃食道逆流」還是無解!幸好在開始吃胃食道逆流的藥後、搭配不碰咖啡、酒、油炸品、巧克力、甜食、茶,讓她終於舒服多了,說火燒心、火燒喉、乾咳都有好轉,也開心大喊會繼續做自己喜歡的表演工作,要粉絲們陪著她「白頭偕老」。
閱讀更多
2020-10-05
NOW健康
統計顯示,30年來,台灣肺癌的發生率增加了3倍,更可怕的是發生率還在繼續上升。而國健署的癌症統計顯示,國人被診斷出罹患肺癌時有6成左右是已經轉移,無法手術治癒的晚期(第4期)癌。在台灣,剛診斷出肺癌的平均年齡是65歲,但是從55歲開始發生率就有快速升高的趨勢。
閱讀更多
2020-09-11
李易紓
台灣去年約9700人因為「新國病」肺癌不幸離世,患者多是出現呼吸道症狀而前往醫院求診,但是有民眾卻是因為心跳常常超過100下、爬樓梯容易喘,以為是心臟有問題掛了心臟科,沒想到竟然是罹患肺 腺癌 !
閱讀更多
2020-09-10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王先生有家族遺傳的高血壓,25歲就開始吃藥控制,服藥長達20年,加上工作壓力大,使他的情緒起伏很大,常常控制不住發脾氣。心情不好,連帶免疫系統也變差,蕁麻疹頻繁發作,還是只能吃藥抑制症狀。他表示進入中年後,想要運動卻力不從心,因為體力不好,很容易疲累。
閱讀更多
2020-09-10
林芷揚
「台灣的醫療實力很深厚,這次因為武漢肺炎被國際看見,但其實我們從日本時代開始到現在,已經營了一百多年。」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台灣在防疫上的反應相對快速,一場「瘟疫」意外提升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醫療實力也獲得肯定。亞洲泌尿科醫學會秘書長、台灣低侵襲性泌尿外科手術先驅邱文祥認為,國內醫療水準高,可發揮更大價值。今年他發起亞洲第一個為期6個月的達文西手術訓練計畫,預計徵選6名亞洲國家的主治醫師參加,下月將公布入選名單,入選學員未來可在台灣多家醫院學習、接受專家指導,盼增進醫師的手術技能,同時提升台灣在國際醫療的能見度。
閱讀更多
2020-08-27
陳衛華 醫師
陳衛華醫師是一位心臟內科醫師,32歲那年起接連罹患骨癌、腎臟癌、甲狀 腺癌 三種嚴重的癌症,25年來歷經無數次大小手術,數度與死神交手,在冥河邊岸踱步,如今他60多歲,不但抗癌成功,身體完全康復,而且容光煥發、神采奕奕。
閱讀更多
2020-08-17
今周特刊
在安寧病房與父親告別。她分享了陪伴父親走最後一段人生路的心境,為父親能在安適的照護中離開而欣慰。
閱讀更多
17/ 30
第 1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