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4
胡肇芳、翁申霖、郭美懿整理
女星朱芯儀先前宣布罹患乳癌2至3期,歷經一整年18次化療、乳房切除及重建手術,宣告戰勝病魔。日前她上節目談到癌症的醫療費用,化療1次就要10萬元,「我那時候就心想天啊好緊張,我又沒有辦法賺那麼多。」台灣癌症發生率在全球排名第十位,平均每4分19秒就一人罹癌,由於癌症治療負擔驚人,民眾在醫療保險上,最好能將「癌症險」規劃於內。專家建議,除了防癌險之外,還有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2張保單可轉嫁負擔,這2張保單都是一次給付保險金,在罹癌初期就能有一大筆錢可供患者調度選擇治療方式。
閱讀更多
2023-07-11
NOW健康
衛福部公布最新國人10大死因,糖尿病高居第6位,由於現代人飲食西化,嗜吃油炸、含糖飲料等、少運動,長期不良行為累積導致體內胰島素失衡,臨床發現糖尿病患逐漸有年輕化的趨勢。
閱讀更多
2023-07-06
NOW健康
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都有一個共通特點,就是難以察覺,容易被輕忽!為了提升民眾的健康意識,東生華製藥與健康傳媒於6月10日在台中舉辦「2023啟動心航線 全台護心大串聯」公益講座,邀請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系主治醫師呂尚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 腦中風 暨神經重症科主治醫師黃偉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任蔡青峰分別以「心絞痛保命3步驟」、「避免二次中風的關鍵因素 血壓控制」、「打擊高血脂症」等主題,來探討心血管保健的重要性,同時呼籲這些疾病的病兆,讓民眾能在第一時間就找對科別就醫。
閱讀更多
2023-07-05
NOW健康
許多人會認為老人家記憶力變差、走路經常跌倒是身體老化的現象,更會將其與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經系統疾病畫上等號,但事實上,長輩有可能是因罹患了水腦症,才會使腦部無法正常運作,而出現上述症狀。究竟水腦症是什麼?跟失智症有何不同?台中長安醫院朱彥澤醫師將帶你一起了解水腦症的成因、症狀與治療方法,以利及早發現、儘早治療。
閱讀更多
2023-07-04
NOW健康
心肌梗塞不只好發於寒冷的冬天,炎熱高溫的夏天也可能因為人體血管擴張,流汗過多、水分補充不足,導致體內血液變得濃稠,進而出現冠狀動脈堵塞的情形。尤其三高患者、肥胖不運動、飲食過油、好菸酒等,不分季節都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應多加留意。
閱讀更多
2023-06-21
照護線上
「醫師,我的手錶有偵測到心房顫動耶!請問這是代表什麼意思呢?」王伯伯掏出手機打開心電圖紀錄。「你有感到不舒服嗎?」醫師問。「有時候會覺得心悸,有點頭暈。」王伯伯想了想,憂心地問,「聽說心房顫動會中風,接下來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3-06-20
中時新聞網 施春美
飲食中過多的鈉會使血壓飆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醫師表示,許多食物因用含鈉量高的醬料,會害人血壓飆高,除了鹽、醬油外,吃來不鹹的番茄醬等也是鈉含量高的調味料,民眾應用天然辛香料及食材,來取代加工過後的調味料,以確保心血管的健康。
閱讀更多
2023-06-16
郭美懿
出門沒鎖、買菜迷路、叫不出親友名字…這些看似「失智」的症狀,背後成因卻可能是其他疾病!衛福部彰化醫院近日收治一位64歲周女士,她半年來出現與失智丈夫相似病況,甚至要丈夫反過來照顧,家人以為她罹患失智症,但直到因跌倒送醫,才被確診為「常壓性水腦症」。手術引流後,失智情況大為改善,幾乎恢復原樣,讓家屬驚呼「太神奇」!
閱讀更多
2023-06-13
樂透人生─吳家揚
日前媒體報導,台南一名水泥師傅3年前買了醫療險,未料今年初因肺腺癌末期接受化療,原本保險公司依約給付實支實付,理賠2次近40萬元醫藥費,但第3次卻以「未出現副作用、無須住院」等為由拒賠,太太只好向親友借款40多萬元支付後續療程。但45歲水泥師傅仍決定放棄第6次治療,還想拖著病體回去工作還債,「不想拖累太太和孩子…」目前水泥師傅已申請金融消費評議,想為自己討個公道,但如果遇到保險公司莫名其妙拒絕理賠時,我們到底該怎麼保護自己?
閱讀更多
2023-06-09
NOW健康
「藍醫師,我的膽固醇偏高很多年了,每次健檢都是紅字,但是我都沒有不舒服,應該不需要擔心或是處理吧?」這往往是門診病人共同的疑問。
閱讀更多
6/ 30
第 6頁,共 30頁